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十国帝王 > 第408节

第40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莫离笑容欢乐,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们哪里是桃大当家的对手……”

……

西楼,日暮。

大地将隐未隐,万物将藏未藏,黑夜将至未至,对内心孤独的人来说,夜幕如薄雾,更如浓愁,在此时真实得如能触摸,总能让人倍感孤寂落寞,也总是叫人格外想念一些人,一些事,亦或一些地方。

想念得久了,往往就会发现,旧时如彼岸,灯火辉煌,而自己在此岸,置身黑暗,对那些记挂的东西,永远只能隔岸相望。河水冰冷,河风浸湿了衣裳,无论是孤寂还是落寞,在此时就会愈发深刻,入骨三分。

这是西楼城里高度仅次于皇宫和城墙的阁楼,只要置身窗前,即便是坐着,也能将西楼看得完全。

结束一日忙碌的耶律敏,披上一件华贵的大氅在窗前坐下,她原本不过是想休息片刻,然而这一坐,就再也没有离开。她望着窗外,眼神飘忽,似是有些痴了。

又起风了。似乎这里的风永远都不曾停止过。

冷风不会使人迷醉,它反而会让你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窗外的西楼有万千人家,户户燃灯,却都跟自己没甚么关系。耶律敏不禁去想,若自己只是这万千人家中的平常一个,拥一盏灯,守一桌菜,等一个人,该有多好。

灯未灭时,菜未及冷,等的人却一定会归来,那样多好。

是谁曾跟她念过这样一首词:赌书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耶律敏轻轻念叨起这首词:“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千里之远有名幽州者,昔年之旧有一少女,尚且不谙世事,也曾寄居城中,得历此等之事。只可惜,彼时她还不识五谷,也煮不来一桌饭菜,所以她只能老是围在那人近旁,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没头没脑的去烦他。

直到她终于发现,这样的搅扰并不能让他多一分笑容,多在意她一些,甚至不能让他多看她一眼,她只能悻悻放弃。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万里江山。所以,她决定去帮他涂画这座江山,哪怕只能画一条线条,抹一层淡墨。

数年之后,便是眼界奇高的他,也会称赞她屯田办得好。然而她并不满足,甚至觉得失落,因为那个时候,他眼中只有欣赏,而没有爱怜。那不是她想要的。

她觉得自己做的可能还不够好,亦或许,他根本就不中意自己,许许多多的矛盾,使得她做出重回草原的决定时,脑子里其实都是懵懂的。

他应该会劝阻自己吧。当时她心存侥幸的想。

然而他并没有。

她说不清那时是伤心,是绝望,还是如释重负,亦或是愤怒。总之,彼时心乱如麻的她,内心绝不是平静的,也不会只有一种情感。

自那时归来,一晃已是四年。

“也许你说的对,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越是把自己寄托在感情上的人,最后只会被感情伤得越深。”耶律敏抚摸着自己白皙的手指,自己对自己呢喃,“因为人,本就是这世上最不确定的东西了,而感情,又是人身上最不确定的东西……”

窗外灯火似乎更亮了些,因为黑夜已经完全降临,黑暗更深了。

“宰相大人,有客来访。”在耶律敏起身前,有人来禀报。

第658章 一载相识十载别(一)

大唐与契丹“睦邻友好”的这些年,常有使臣往来,不仅中央朝廷屡屡各遣官吏互访,便是卢龙边镇,也因了各种原因,常有派人去契丹的情况。

此番耶律倍要发兵西征,风声自然没有瞒过有监视契丹之责的卢龙边镇,幽州节度使李彦超将此事禀报朝廷后,朝廷下令,让他派遣一支使臣队伍找个理由北上,去摸摸契丹虚实。

而承担这个任务的,便是李彦超的左膀右臂,也是他亲兄弟的李彦饶。

李彦饶到契丹已有几日了,朝堂上见过耶律倍,私下里也见过许多契丹权贵,契丹西征的情报早已确信无疑,按说事情都办完了,该返程才是,但他却不能立马回去,他还要等一个人。

李嗣源给了李彦超一封密令,密令中提到,一员大臣会在此前后抵达西楼,让幽州的使臣队伍听其号令行事。

然则一连等了数日,也没见那位大臣露面,性子急躁些的随行官吏不免开始抱怨,甚至发牢骚说军情紧急,岂有在此浪费时间的道理,该赶紧赶回幽州谋划应对之策才是。

“契丹要西征黑车子室韦的消息,听说早先就由军情处上禀朝廷了,别人不知晓,我却是知道,军情处的消息绝少出错的,尤其是这等大事。这回北上西楼,明说是打探契丹西征的消息、代朝廷给耶律倍施加压力,实则可能大有文章。而这个文章,只有那位大人物知晓。所以你我眼下等人这件事,才是此行的关键。”

李彦饶安抚那些躁动的官吏,“你们大可想想,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在此久候?”

官吏们七嘴八舌,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李彦饶挥挥手,一副老子知道但老子就是不告诉你们的模样,让那些官吏退下。

实际上李彦饶也不知他要等的人是谁,他暗自琢磨:契丹西征,朝廷八成不会发兵北上,只能眼看这帮蛮贼撕毁当日协议。但以陛下和秦王的性子,是断然不会甘认吃亏的,此番遣人来契丹,又要我等听命行事,到底有什么打算?

李彦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忿忿放弃:这弯弯绕绕的算计果然不是人人都做的,老子只管打仗就行了,理会那么多作甚。

李彦饶当然不知道,李嗣源安排他们此来西楼,真正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帮李从璟隐藏身份。

李从璟的身份今非昔比,此番到西楼来自然不能偷偷摸摸,得有身份才行,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又不能公然以秦王身份出现,那样的话分量太重、太吓人,足够引起轩然大波。

——连秦王都到了草原,莫不是大唐军队要北上了?

——秦王亲自到了西楼,岂能眼睁睁看着昔日协议被毁?

所以幽州使臣的掩护,就成了必要之选。

当李从璟出现在李彦饶面前的时候,李彦饶差些惊掉了下巴,连忙行礼之余,他总算反应过来,原来那位大人物就是秦王,这让他既惊且喜。自同光四年之后,至今他都没机会再在秦王麾下效力,但平日里没少向部曲吹嘘:老子当年也是跟秦王并肩杀敌,扫荡过辽东、渤海、西楼的!今日得知又有机会为早已今非昔比的秦王鞍前马后,自然高兴得很。

李从璟将李彦饶的任务对他说明后,笑着道:“身份随便给一个就好,左右不奢望没人认出孤王来,耶律倍是聪明人,不会傻到戳穿孤王的身份,大家一起装聋作哑就是。”

这些事很好安排,随后李彦饶问李从璟有何吩咐,李从璟道:“带孤王到城中逛逛。”

李从璟说是在城中逛逛,就真的只是逛逛。整整大半日,他都没停下走马观花的脚步,这让李彦饶暗自感叹:大人物的心思与咱还真是不同。

对李从璟来说,西楼不算陌生,同光元年他初次北上,便是以商人身份,混进耶律德光军队中,被对方热情而隆重的带到西楼,还很是享受了一番推心置腹的朋友待遇。之后在西楼逗留多时,发生了许多事,耶律敏便是在那会儿结识。

与中原腹心的洛阳一样,自耶律阿保机经营西楼以来,作为草原上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西楼一片繁华。李从璟在城中闲逛时,如多年前一般,依然看到了来自草原各处,甚至是渤海和西域的商旅。不得不承认,至少西楼今日之繁华,比之同光元年并不多让。

不管李从璟、耶律倍各有怎样的心思,自同光四年之后,大唐与契丹就保持着正常的邦交关系,得益于当年的西楼协议,在契丹国中唐人的地位得到提升,方方面面的利益都有所保障,是以往来草原的商旅是日复一日多了。街面上随处可见各式装扮的唐人,他们昂首阔步、眉宇轩昂,就如同行走在自家的后花园一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