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十国帝王 > 第343节

第34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亲卫急声道:“贼军袭营,前营后营皆有,声势浩大,看不清多少人!”

李绍城顿觉匪夷所思,那剑州军竟然敢来袭击大军营地?又喝问道:“李将军、石将军何在?!”问这话却是有原因的,静难军有剑门关鏖战,又马不停蹄克下剑门县,此番来攻剑州,李绍城便未守夜,今夜当值,乃是李从珂与石敬瑭轮换。

亲卫摇头以示不知,两番询问间,李绍城冷静下来,“传我将令:敌军人数不多,袭营乃自取灭亡也,倒省了我明日攻城之苦,命静难军集结待命,稍后随本帅杀敌!但凡妄动、喧哗者,斩!”

那亲卫应声去了,李绍城转身回帐,“来人,给本将着甲!”甲胄厚重,穿戴步骤纷杂,自己着甲太慢。

出帐的这片刻,李绍城已大致将营内外动静看在眼底,此时他手心冒汗,绝非表现的那般云淡风轻。

听声音,李绍城便知,来者分外凶猛,攻势甚急,深得劫营之法。十里大营,乱象不小,再加之,月黑风高,不辨来敌多少,那北山上下,角响鼓鸣,响彻行营,好似有千军万马,已将他们包围,让人胆寒,又且,先锋大军,现下可谓是孤军深入,主力尚未到剑门,此情此景,焉能不慌?

待李绍城披挂整齐,牵马出营,行营已是乱得不成模样,敌军尚且不见,己方将士已是开始四下奔逃,自相推搡、大呼小叫者多不胜数,奔跑间,撞翻了火盆,燃起军帐来,火光处处,更是加剧了乱象,闹哄哄一片,震得人头晕目眩、耳膜欲裂。

“李绍城在此,静难军何在?!”李绍城大声高呼,命亲卫打出帅旗,又问亲卫,去联络李从珂、石敬瑭的人,联络上对方没有——却是还没有。

黑夜里,营地炸开了锅,李绍城拼命聚拢士卒,得了数百人,奔往前营,去拦截贼军。半道上,被冲散了不少,急得他满头大汗,悠忽间,望见一员上将,乃是己方甲胄衣袍,奔过去一看,不是石敬瑭是谁,抓住他,李绍城劈头盖脸喝问:“石将军,缘何后撤?!”不等对方回答,高声道:“快随本将一道,率部迎敌!”

石敬瑭本也是满头大汗,见着李绍城,被对方拦住,听了对方的话,惊道:“袭营贼军,不知几何,兼且声势浩大,已乱入营中,当此之际,贸然迎敌,胜负难料?”说完,劝李绍城:“李将军,军营已乱,士卒聚拢不得,还是先行撤走,勿要让贼军趁乱,杀伤太多人才好,待得天明,收拢将士,重整旗鼓再战不迟!”

军营乱糟糟的,到处都是横冲直撞的将士,在身旁往来喊叫、奔走,让人头皮发麻,李绍城着急拒敌守营,扯开嗓门,痛陈利害:“今我方克剑门关,占据剑门县,局势大好,剑州就在眼前,稍微努力,即能稳占剑州,届时,两川反手可定!今夜一旦退却,剑州难克不说,贼军顺势追击,剑门县也得丢掉,大好局势毁于一旦!”

见石敬瑭眼神闪烁,左顾右盼,仍无拒敌之意,李绍城等不及,嗓音都变了调:“石将军!我静难军,半月奔驰千里之地,血染剑门七寨,死伤无数,好不容易打开局面,不敢言苦!可军情处五十锐士,为送地图出关,半路争相断后赴死,何等悲壮,竟致出关者,十不余一!十不余一啊,石将军!儿郎们鲜血,你便要这般无视么,石将军!此时退却,千百人命,毁于一旦啊,石将军!”

石敬瑭重重叹息,甩开李绍城抓他的手,“李将军,你缘何如此执迷不悟,夜半营惊,大势已去,敌军数量不明,来势汹汹,你可见过这样还能再战的……李将军,李将军……”

李绍城耽搁不下去,不再与石敬瑭浪费时间,驱马前奔,举槊大呼:“李绍城在此,尔等随本将杀敌!”

大营大乱,士卒争相往后奔逃,已成汪洋之势,眼见李绍城逆流而上,带着二三百人前奔,石敬瑭恨得直跺脚,却无相助之意,埋头继续奔逃。

走出未及百步,碰着李从珂,对方急问:“石将军,无恙乎?无恙便好!哎……可有看见李将军?!”

石敬瑭老脸涨红,往身后一指,“李绍城迎敌去了!”

“这……这……”李从珂说不出话来。

“三哥,还等甚,快走罢,早些逃出去,也能尽早聚拢将士!”石敬瑭拉着李从珂就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李从珂踌躇片刻,恼火一叹,跟着石敬瑭走了。

李绍城奔去前营拒敌,路上敌军没碰到多少,却被己方乱军撞得东倒西歪、寸步难行,他索性下了马来,一面高呼李绍城在此,一面试图召集将士,却奈何,大势已去,士卒争相逃命,没几个听他号令的。

又且,前营将士,为明日攻城先锋,非是静难军所部,而是护国军、保义军,没什么人认得李绍城,不愿随之逆战,反倒是冲散了他们的队列。

李绍城不管不顾,终于接触到较多敌军,提刀上前,与之奋战。转腾间,所部杀敌数十,己方却伤亡数倍——之所以如此,乃被友军士卒践踏之故。

不知过了多久,杀尽眼前之敌,李绍城转顾左右,跟在他身旁的,已只二三十人,而军营乱如海啸,他已回天乏力。血染兜鍪,李绍城知事不可为,大恸悲呼:“大好局势,毁于一旦,毁于一旦!叫我如何面对秦王,如何面对秦王!”

高喊数声,却因心中郁积过甚,胸口分外难受,他忽的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几欲站立不稳。

“大帅!”

“大帅!”

部将丁茂,见状大惊,忙上前扶住李绍城,急的虎目含泪,“大势如此,非战之罪,大帅万勿自责过甚!”

李绍城身子晃了几晃,好歹站稳,抓住丁茂,“纸笔?纸笔何在?可有纸笔?”

丁茂四下扫视,瞧见躺在地上一名书吏,上前搜了片刻,得了一副纸笔,交给李绍城。

李绍城嘴润笔尖,就地奋笔疾书,写完,又是一口鲜血,正喷在纸上,顾不得太多,将信塞给丁茂,“交给秦王!”

“大帅……”丁茂见李绍城脸色太过苍白,心头有如刀绞,低头一看,见了信上内容,再也忍不住,泪涌如泉。信上写着:屯军北山,夜半遭袭,绍城守之不住,痛失好局,万死难赎!

“交给秦王!”李绍城再度叮嘱一句,推走丁茂,“走,快走!”

丁茂几欲咬碎了牙,然则军令难违,转身就走。没两步,觉得不对,他转过身,就见李绍城横刀喉前,仰天嘶吼一声“殿下莫怪,绍城去也!”挥刀自刎。

丁茂骇得魂飞天外,不及多想,纵身一扑。

……

注:原本历史上,作为先锋攻克剑门,而后屯兵北山的,是王思同、冯晖、王宏贽等率领的万余人,结果是被庞福诚、谢锽夜袭击溃,败走剑门关,十余日不敢再进军——王思同等三人,绝非庸才,都是一时之选,其中,冯晖军功累累,历任边境节度使,威名远播,封陈留郡王;王思同历任节度使、同平章事,深得李嗣源信任,多次为帅率军讨逆——而后石敬瑭率主力赶到剑门关(彼时石敬瑭是伐蜀统帅),两进剑州,数战无功,最后败走,两川遂成事。

第559章 耻与贼相识,不与寇同生(五)

李从璟看罢手中李绍城的血书,默然不语,将其收入怀中,让孟松柏牵来战马,一言不发上马而去。

李绍城所言不错,北山一役的败北,的确丢失了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原本,阆州虽破,遂州犹在,加之郭威进军合州,近则与夏鲁奇呼应,远则与北路军呼应,大军压境,两川马上就要陷入困境。若是剑州能够攻克,不说对两川震动多大,对两川军民士气打击有多大,三面夹击之下,两川覆灭在望。

而如今,大好局势,毁于一旦,先锋的确可以退守剑门,等待李从璟率领主力赶到,然则,剑州的援军,也在源源不断赶来,兼有北山之胜,可想而知,士气高昂,接下来的仗自然不好打。

此时,李从璟只知先锋军败,还不知导致万军溃散的蜀兵,不过千余人而已。若是他知道了此间细节,恐怕要气得吐血,他为将为帅这么多年,从五百人攻下新乡、共城、淇门,三千将士淇门建军,提百战军转战卢龙,联合各方马踏草原,还未吃过这样的亏。

当然,事后李从璟知道了北山一役的详情,也的确震怒,并且将其引以为生平用兵之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李从璟出了剑门关,李绍城、李从珂、石敬瑭等人,俱已回到关隘,闻听李从璟到了,都卸掉披挂,着了白衣,前来拜见,意为请罪。

李从璟出关之后,未去居处,而是披挂齐整,立于校场,下令横冲军集结。李绍城等三人来拜见的时候,看到的是面无表情、鲜衣怒马,在检阅将士的两川四面行营都统。

“末将拜见大帅!”三人在李从璟身前垂首参拜,良久,却只听见较场上将士往来奔驰声、甲胄相撞声,未曾听到面前的统帅有只言片语。

秋风萧瑟,不知等了多久,直到三人额头渗出汗水,才听到横冲军都指挥使高行周大步前来,在三人身旁,向统帅复命:“奉大帅令,横冲军集结完毕,请大帅训示!”

李从璟策马往前两步,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铁甲将士,开口没有训示,只简单下达了一条军令:“攻占剑门县,往北山扎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