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十国帝王 > 第313节

第31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而作为孟知祥的心腹,要想赵季良说出实情,又颇为艰难,李从璟首先要做的,就是冲淡赵季良对孟知祥的忠诚。

赵季良谦逊有礼站在李从璟面前,显得儒雅而有风度,上天有些时候的确偏心,给了一些人仪表,还不嫌多,仍要给他智慧,赵季良这幅卖相,让李从璟都感觉生不起气来。

招呼赵季良入座,李从璟开口道:“先生本为朝臣,庄宗在时,对先生颇为倚重,当年庄宗征战河南,以先生总理财赋,故能年年兵戎不熄,而将士甲胄完全,此功虽不曾彰显于天下,却为有识者敬之。”

“殿下谬赞,季良愧不敢当。”赵季良谦逊道。

李从璟笑了笑,“当年孤受庄宗之命,在淇门练兵,军费便是由先生经手,先生清正廉明,百战军军费从无缺斤少两,论起来你与孤也算同袍。”

“能与殿下同袍,乃季良之福。殿下英明神武,在淇门便已露峥嵘之色,殿下数年来能有震天之功,实是季良所期盼的。”说场面话来,赵季良也是口若悬河。

李从璟不会跟赵季良多客套,他虽也饱读诗书,知道与读书人打交道的门道,却不会沾染读书人的臭脾气,拉近完关系,李从璟直接切入正题,“想必先生也知,如今朝廷正在推行新政,先生本朝臣,历受倚重,无奈前时为小人排挤,才不得志,如今朝堂风气清明,正当用人之际,先生与孤亦有旧情,此番与先生在江陵不期而遇,也算天意,既如此,孤有意请先生归朝,助朝廷行新政,匡扶河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赵季良没想到李从璟突然抛出如此重磅炸弹,一时反应不过来,略微怔了怔。

趁赵季良发愣的功夫,李从璟继续道:“先生本是大才,又历任中枢,此番归朝,孤不敢保证先生能领户部尚书,但父皇知人善用,想必最不济一个户部侍郎是跑不掉的。”

先前的震惊还未平息,赵季良再受巨震,如此许官之态,他从未听闻。但这回他没有愣太久,回神很快,连忙拜道:“殿下,季良本是西川……”

李从璟摆摆手,不容置疑道:“西川地狭,非是先生用武之地,天下有贤才而朝廷不用,天下人岂不说我朝政不明?若是先生对西川颇有不舍,倒也无妨,西川乃我朝重地,朝廷对西川十分看重,先生主事户部,有的是机会与西川打交道。”

“朝廷任免官吏,当依章程,再者季良任职西川,职内之事尚未处理、交接,还请殿下容些时日,好让季良……”赵季良额头渗出汗水,但牙关还是咬得颇紧。

“赵廉使!”李从璟再次打断赵季良的话,这回他的语气带上了严厉之色,显现出几分刚硬霸道,他本是沙场宿将,自有铁血威严之气,利刃般的目光落在赵季良身上,有如实质一般,“孤不是在跟你商量,你可明白?”

廉使,当世对节度使的称谓,与“帅”同义,李从璟直呼其官职,就显得不那么客气了。

秀才遇到兵,赵季良无奈,却也死咬牙关,不做声应承。

李从璟站起身来,走到赵季良面前,俯身看着他,语气冰冷:“为官者,当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为臣者,当知尔爵尔位,国之重器。此非私授,乃出自君王,此非似有,乃系黎民之望!”

站直身,李从璟不再看赵季良,冷冷道:“先生此来荆南,所谋为何,孤无意追究。此非孤王仁慈,而是惜乎先生之才,是希望先生这身才能,能用于国家。否则,助纣为虐之才,百害无一利,孤当亲手取之!”

说罢,再不看赵季良,迈步离开。

赵季良怔在原地,良久不曾回神。

……

日暮,大风,长江波涛滚滚。

江边百丈之外,第五姑娘迎风而立,凝神远望江面,红裳猎猎作响,青丝缕缕飘飞。

不时,有军情处锐士急速赶来,在第五姑娘面前行礼,道:“林氏离开渔村,往江边去了!”

第五姑娘一言不发,带领数名精锐,赶往那座林氏藏身了半夜一日的渔村。在村角一处逼仄角落,第五姑娘停下脚步。面前是一座废弃的房子,只余断壁残垣,内里野草丛生,高过人头。远近各处,可见零乱赃物,甚至是羊犬粪便。第五等人到此时,一只浑身长满癞子的野狗,吠了两声,惊慌跑开。

臭味夹杂在风中,清晰可闻,第五姑娘皱了皱眉秀气的眉头,问道:“这便是林氏栖身了半夜一日之地?”

先前那名军情处锐士走到一处角落,对第五姑娘道:“的确如此,第五统领请看,此处荒草虽被有意掩盖,仍可见压塌痕迹,可见有人在此休息过。”

第五姑娘眉头蹙得更深,她蹲下身,嗅了嗅,又捡起几节草茎。见第五姑娘面露疑惑,那军情处锐士道:“昨夜,林氏进村偷食,被人发现,逃跑途中跳入粪坑,这才没被抓到。这些草茎,想必是林氏万般无奈之下,聊以果腹之物。”

第五姑娘点点头,“这些时日,林氏被我等追得惨,精力早已不济,行动自然不会矫健。”林氏杀人潜逃,军情处自然要做出追杀的样子。第五嗤笑一声,“浴粪食草……倒是没有‘亏待’了她!”

这时,又有军情处锐士过来,向第五姑娘禀报:“第五统领,林氏上船了!”

江中渔船不少,点灯的却不多,可见渔民生活亦不轻松。零星火点中,却有明亮如昼之地——那却是达官贵人的船,亦或是青楼画舫。

天色已晚,视物已很勉强,赶到江边,方才那名军情处锐士指着一楼灯火通明的楼船道:“便是那艘船。这厮游水过去的,我等没料到这一点,让她给跑了!卑职已让人划船去查看,请第五统领治罪!”

第五观望片刻,露出莫名笑意,“尔等何罪之有?这楼船,可非是林氏借以逃脱之地,而是她此行逃亡的终点!”

左右闻言俱都惊愕不已,追问其故。

第五返身离开,“林氏这些时日,在荆州绕了这么些圈子,原来竟不是为了掩盖行程,而是她的目的地就在荆州!盯紧了这艘船,那可是下头杨吴来的!另外,回去禀报殿下,就说林氏出处,确为杨吴青衣衙门!”

……

天黑,襄州。

城外,某军营校场。

火盆吐舌,火光明灭。

五百君子都精骑尽数集结,他们身着精甲、背负马槊、腰挎横刀、携弓带箭,披挂整齐,肃立在战马旁,目视前方,纹丝不动。

林英在阵前来回巡视,目光如电,投在一个个面无表情的将士脸上。随着战马缓行,他的声音在夜空炸开。他说:“年少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殿下此言,尔等可还记得?”

“誓不敢忘!”五百将士齐声呼喝。

“好!但凡尔等不敢忘殿下,林英便再无赘言!”林英勒住缰绳,停在阵前,陡然下令:“上马!”

五百将士翻身上马,动作如出一辙,军阵中抖起一阵波浪,发出一阵清脆金属撞击声,五百骑士悉数落在马背。

“此行艰险,君子都却誓不敢令殿下失望,开拔!”

五百骑士,千匹战马,踏尘出营,奔入黑夜。

第512章 金口千军搬山易,袖刀翻入红掌中(二)

“徐知诰已至江陵?”李从璟微微皱了皱眉,随即颔首道:“他的确该来了。”

莫离嘿然道:“早知杨吴要派人过来,却不曾想是徐知诰亲自来,看来徐温对江陵看重得很。”

“第五的情报上说,林氏在荆州辗转数百里,最终到达江陵城外码头,上了一艘杨吴的船。通过比照金陵线报,可知林氏上的就是徐知诰的船。”桃夭夭捧着木杯在埋头喝水,这时抬头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