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十国帝王 > 第260节

第26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耶律德光阴沉着脸,“便是我军也分兵去应对,依照眼前局势,也无法完全阻止其军,而大军在各处混战,只会使乱象加剧,到得那时,倒正中李从璟了下怀了!这厮端得是奸诈、狡猾!”

稍作思索,耶律德光又道:“敌军今夜之战,核心还在李从璟身上,若无李从璟所部为根基,乱营的敌军将再无依仗。为今之计,唯有将李从璟所部击溃,才能收获釜底抽薪之效!你等可看摸清了,李从璟身在何处?”

“摸清了,在那边!”身边有人以手示意。

“好,随本帅去斩了李从璟!”耶律德光召集近卫精锐,拔马转向。

类似的对话,也发生在耶律倍和耶律斜涅赤身上,没多时,三人不约而同带领精锐近卫,从各处向李从璟所在方位奔驰而来。

李从璟所在方位之所以会暴露,实在不是什么难以想见之事,毕竟他所在之地,契丹军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经由部将提醒,李从璟闻听契丹军阵变动,心知必是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齐齐杀将过来,哈哈一笑,丝毫没有后退之念,“便是引其来战,好让我将其悉数斩之!”

听到李从璟这句话,众将士士气振奋,唯独跟在他不远处,率部参与混战的桃夭夭,恼火的骂了一句,“真是疯了,还知不知死活?!”

李从璟这边厢杀乱耶律阿保机本部半个营地,火光映照得正州城墙都一片通红,形势如此,大明邢岂不知胜负就在今夜?他在率部强突契丹营地同时,传令给正州守军,令其出城迎战。

在此苦战十多日的正州守军,不少早先都已心灰意冷,已作败退之准备,眼见局势扭转,有取胜之望,又见主将奋战在外,得令杀出城时,多士气激昂。虽然其大部被营外由攻城转为防守的契丹军拦住,但其奋勇战斗之态,却使得今夜之战,场面更加混乱。

契丹军空有七八万大军,却被限制在各处,无法形成合力,而黑夜里不断加剧的乱象,让这些早以为胜券在握的战士,在经受巨大心理落差后,开始人心浮动。这种心理变化,因为耶律阿保机就在营中,被有效降低,但却不会消弭无形。

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三将中,李从璟首先见到的是耶律德光,这并不难理解,换做李从璟是耶律德光,怕是也会如此急切赶来,迫不及待要一雪前耻。

第429章 数年之功见成效,渤海四战定大局(十)

除却阵前单挑,战阵中主将要捉对厮杀其实并不容易,当然这也并不绝对,毕竟主将所在方位,一般都会是冲杀最狠的存在,无论是防止己方阵型被破,还是要强破对方军阵,击溃对方战力最凶猛的阵型都是必要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大军陷入混战之时,就显得尤为明显。

李从璟率军攻入契丹营地,先是连破敌营,又与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鏖战,战斗已经持续很久,数万人的交战场面原本就极为震撼,此时已叫整片大营都沸腾起来,燃烧的大火铺天盖地。连营不比空旷地带,大军很容易陷入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状态,部卒约束大多以都、指挥为单位,到李从璟辨认出前方耶律德光的旗号时,随他阻击契丹援军的近半军力,大部已与敌军混战在一起。

亲军君子都不在,此时贴身护卫在李从璟身侧的,便是近卫都百余人,军情处锐士因为本身不在战阵序列,并不随李从璟充当冲锋陷阵的角色,因而离得稍远——在冲营这样的战斗中,尤其是在场面渐入混战之时,军情处的止戈部也加入战场。

即便是坐在马背上,桃夭夭修长的身躯也很是明显,虽不及近卫都虎背熊腰,却也别有风姿。制式的黑甲黑盔也不能掩盖她的卓约,反而让其更加英姿飒爽,长发长槊,平添几分霸气。因为一直注意着李从璟,桃夭夭也能看到耶律德光的旗帜,不过百战军自有护卫主帅的阵型,军情处这时也插不进去,她便只在外围游击策应。

见到耶律德光的旗帜,李从璟迎面冲上去,两方军阵随即厮杀在一起,离得近了,李从璟甚至能在火光中看清耶律德光的脸,对方没有如何苦大仇深,反而显得气定神闲——不说其他,这份气度倒是比之往先要强上不少。

李从璟大笑,长槊平举向前,道:“耶律德光,今日可敢与我一战?”

“李将军,别来无恙。”处在拼斗的契丹战士背后,耶律德光像模像样朝李从璟行了一礼,从容的微笑道:“多日未见,李将军还是这般好战?”

四周都是双方交战的喧杂声,步步刀光血影,处处金戈铁马,人影幢幢,不时有战士倒下,稍远处有旗帜被砍断、掉落,角楼、营帐在火光中燃烧、散落。李从璟回应道:“既然你这么长进,为何蜷缩不前,不敢与我一战?”

耶律德光没有让李从璟的激将得逞,他很清楚,论个人武勇他怎么都及不上李从璟,若非如此两年前他也不会让天山剑子帮着对付李从璟,“李将军说笑了,眼下你我不是正在交战?”

耶律德光什么心思,李从璟洞若观火,他无非是想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到来,而耶律德光身处重重契丹战士护卫中,便是冷箭也没处可放,显然对方对此有防备。对这种认怂的行为,李从璟懒得再多言,同样在近卫都的严密防卫中,向前拼杀、推进,“你且稍待,看我如何破你军阵!”

李从璟发力拼杀,面前契丹将士血肉横飞,看得耶律德光不由得暗暗心惊,眼见对方步步推进,心道:两年没见,这竖子倒是又更凶猛了些。连忙调度左右战士去拦截。

不多时,耶律倍紧随其后赶了过来,看清面前局势后,他策马到耶律德光身侧,盯着战场,皱眉道:“要让李从璟这么冲阵,便是合你我两部之力,怕也顶不住。”

近卫都和随李从璟冲锋在前的百战军将士,个个人高马大,甲厚兵利,人马都包裹在铁甲里,防备严密到了极致,鞍边配有备用马槊,背后负矛,腰间横刀、劲弩,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冲杀时并非一味拿槊往前冲,往往是长槊、横刀、劲弩相互援引,配合默契,堪称天衣无缝。相比较而言,耶律德光、耶律倍所领虽也是精锐,军备、战法与之相比,都差了一筹。而李从璟本人也是如同下山猛虎,让人望而生畏。

耶律倍到了之后,耶律德光略微松了口气,这时浑不在意道:“无妨,我们人多,拖也拖死他,再等等便是。”

耶律倍眉头锁得更紧了些,耶律德光这话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推敲,面前李从璟率部前冲之势,可不是能拖住的,战事延续只会让其累积破阵的大势,但耶律倍却没有多言,微低的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这黑夜胶着的战场上,到处都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人人都隐藏在黑暗里,何况是人心?

耶律阿保机腹心部上将耶律斜涅赤赶到这边时,没有与耶律德光、耶律倍一样,只令战士出战,而自己在场外观摩形势,而是直接迎向李从璟。

司近部、腹心部是整个契丹帝国最精锐也是战功最为卓著的军队,如今司近部两万将士被君子都牵扯在北线,两万将士被三千人牵着鼻子走,却迟迟不能全歼对方,早已让耶律阿保机愤怒难当,这几乎是让契丹军不能忍受的屈辱。腹心部万余将士,精锐程度比之司近部有过之而无不及,建营也在司近部之前,平时戍卫宫廷,在契丹更是被称为皇帐兵,可见地位尊崇。

“有腹心部在此,区区李从璟,一介唐朝小小节度使,竟敢妄想威胁皇上?简直是自寻死路!”这是耶律斜涅赤的内心写照,他感到腹心部的尊严从未被如此亵渎过,他觉得他有义务教教那位年轻的唐朝将领,死这个字在契丹是怎样写的!

危险陡然逼近,战场直觉让李从璟眼神一凛,他抬头向前望去,就见一个巨大黑影猛然扑至,阵前的近卫精锐瞬间被斩杀两人。那道黑影随即现出他古铜色的皮肤,凶恶如鬼的面孔,巨大的斩马刀在月影下闪过一道青光,又是一名近卫都将士被斩下马。随这名契丹将领而来的军阵,猛然撞上近卫都军阵,两波巨浪相击生花。

“混账!”身在李从璟前方的近卫都都头孟松柏见状大怒,双腿狠狠一夹马肚,奔至耶律斜涅赤身前,长槊毫无花哨平直刺出,直取对方咽喉!

耶律斜涅赤轻蔑冷哼一声,在长槊及喉之前,以令人恐惧的反应侧头避过,沉重的斩马刀被他用作轻剑一般,向上挑起,转瞬到了孟松柏胸前。

孟松柏双眼猛然瞪得极大,作为近卫都都头,他随李从璟征战多年,历经战事无数,却从未见过反应如此迅捷之辈,避过他的杀招不说,竟然还能立即出手反制!孟松柏当然不知道,此时他面对的是有契丹军第一勇士之称的腹心部上将耶律斜涅赤!

近卫都将士铁甲很厚,而耶律斜涅赤的这一击怎么看都轻飘飘的,但孟松柏丝毫不怀疑,下一瞬他的胸膛就被撕开!他还年轻,不到二十五岁的年纪,他还未娶亲,李从璟在战前还答应过他,此番出征渤海若能凯旋,定亲自为他相一位标致的娘子。然而,这些在孟松柏脑中只是一闪而过,最终浮现在他脑海的,是浓厚的不甘,他心中奔涌着的是李从璟出征前的誓言:强虏不灭,征战不休!

斩马刀已经触及孟松柏的铁甲,但却无法再得寸进,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起时,孟松柏一个机灵,立即意识到有人为他挡下了对方杀招。他自然知道,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出人意料反应和应对的,只能是他身后、本来由他护卫的李从璟!

惊愕的神情还未来得及化为凶狠,张皇的眼神还未来得及化为冰冷,奔驰战马抬起的马蹄还未来得及落下,他果断弃了马缰,反手抽出腰间横刀,横斩向耶律斜涅赤咽喉!

落后一个马头与孟松柏并驾齐驱的李从璟,长槊在敲下耶律斜涅赤斩马刀后,压着斩马刀刀背,借着战马向前奔驰的趋势,长槊在刀背上滑过,这一条线随即火星四溅,电光火石之间,李从璟手中长槊就要顺势削掉耶律斜涅赤的胳膊!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耶律斜涅赤脸色大变,他本是猎人却在转瞬间成了猎物,这样的落差让他心潮起伏,他也是个狠人,面对这样的必杀之境,他果断弃了斩马刀,抬起铁甲裹着的手臂护住面门、前胸,另一只手则不顾其它,在孟松柏横刀及喉前将其握住!

李从璟嘴角微微翘起,居高临下的姿态显露无遗,两马交错而过之际,长槊顺势在耶律斜涅赤肩膀上带下一大片血肉来。孟松柏横刀被握住,他哪会让攻势如此去尽,眼见对方不能再出手,不用思考便是横刀反卷再狠狠带出,这一回耶律斜涅赤终于忍不住惨叫出声,握刀的手血肉飞溅,也不知给孟松柏削掉了几根指头!

这位有着契丹军第一勇士之称的腹心部上将,在与李从璟交错而过时,脸色已是一片惨白,靠着亲卫护卫,才没有给后续百战军将士给顺势斩杀。真正与百战军交上了手,他才知道何为战阵配合,也终于知道百战军今夜敢来袭营,可不是自寻死路。他个人再勇武,到了战场上没有战阵天衣无缝的配合,凭借蛮力逞英雄,又能翻腾起多大风浪?

羞愤难当的耶律斜涅赤被屈辱感埋没,这时候他或许能够稍稍明白,为何两万人的司近部,会在支援前锋时被孟平挡在山口,又为何历经数月而不能将仅仅三千人的君子都聚歼。

在耶律斜涅赤冲入战场那一刻,耶律德光眼中就闪过一丝阴霾,与李从璟交手数次的他,当然知道耶律斜涅赤的举动太轻率了些,然而这却也是大好机会,忍耐许久的他当即拍马而出,同时不忘招呼耶律倍,“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这一块营地里李从璟正对面的契丹军阵,在得到耶律德光、耶律倍、耶律斜涅赤的亲自加强后,百战军想要破阵,短时间已经不太可能,此消彼长,耶律德光这时候自然不再满足于仅仅抵挡住李从璟,而是要仗着精兵来围杀李从璟了。

与耶律斜涅赤交错而过,李从璟遂遇耶律德光、耶律倍联手来战。

李从璟带领的近万大军,此时奋战在各营地,与前来阻击的契丹军厮杀在一处,营中已经混乱不堪,绵延数里的战线上,到处都是血与火的战斗。而蒙三率部乱营,更是将战斗扩大到方圆好几里,去接应大明邢的部众,已经快要与其汇合。

第430章 数年之功见成效,渤海四战定大局(十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