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十国帝王 > 第216节

第21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收起折扇,莫离翻身上马,和桃夭夭一起,带领这两百余军情处锐士,再度踏上大道,迎着西面的那股马军,奔驰而去。

启程之后,桃夭夭颇为不解的问莫离,“先前你一直将演武院学生置于军阵中间,严密保护,如今死战在即,却为何又准许他们奋躯在前了?”

莫离回答道:“演武院学生都是宝贝,在有生之境,自然要护得他们周全,但在必死之境,我却也要他们告诉演武院那些后进者,他们演武院的学生,在面对死战时,要有一往无前的气势!演武院的学生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向前的道路上,死在战斗的道路上!”

桃夭夭微微一怔,随即了然点头。

奔行十来里,莫离等人发现了那股马军。这是一片地势开阔的地带,那股马军已经列好了阵型,摆在空地上,看样子是在等着军情处锐士过来。

对方以逸待劳,在看到他们的时候,并未立即动手,看样子是想堂堂正正交战。既然如此,莫离也不能让军情处以这种长蛇似的队列冲过去,他随即下令军情处锐士放缓马速,在空地这头,将阵型摆开。

黑夜视线不佳,虽有火把照耀,但双方皆不能看清对方阵中虚实,也不知道对方阵中有没有隐藏其他杀机。以不到三百人对阵千人,饶是以军情处的精锐,莫离也不敢想,今夜之战,能突围而出,顺利过营州南下的人,能有多少,这里面是不是有他自己。

阵型尚未摆好,对方阵中突然奔出数骑,直向军情处军阵而来。

这奔出的数骑近到数百步开外停住,其中一人又奔近了不少,用契丹话叽里呱啦喊了一通。

莫离叫来军情处中懂契丹话的人,问他对面的人在说什么。

那名军情处锐士侧耳细听之后,对莫离道,那是对方在请己方出战,他们要将领阵前单挑。

饶是以莫离的温文尔雅,也不禁啐了一口,骂道:“这帮蛮子,竟然还学起我们这套玩意来,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三百人对战千人,对方主动提出将领单挑,这对军情处来说,并非一个坏消息。

莫离看了桃夭夭一眼。论个人武艺,桃夭夭无疑是军情处中最好的。

桃夭夭当仁不让,拔出横刀,就要出战。

然而有人快了她一步。却是安重荣在听到对方阵前邀战之后,大感受辱,又因连日来积攒了太多戾气,明知今日凶多吉少,竟然没先得到莫离允许,就冲了出去,“区区小贼,何劳桃统率动手,让铁胡去斩了那厮!”

安重荣马快,桃夭夭不欲与他相争,哂然一笑,“倒是个有血性的。”

桃夭夭虽不出战,但和莫离等人一样,都目不转睛看着冲出去的安重荣,关注他的战况。

安重荣骤然冲出,明显出乎对方意料,那名来喊话的骑士,连忙拔马回头。几乎是在同时,那过来的数骑中,奔出一骑,迎上安重荣。

莫离、桃夭夭等人,听到安重荣一声大喝,手中横刀迅猛劈斩下去。夜里视野不明,火把能照亮的范围有限,安重荣又冲出了两三百步,莫离、桃夭夭等人,却是看不清安重荣的每一个动作,只能看到他和对方交上手,杀得难解难分。

安重荣本事如何,经过这几日相处,莫离、桃夭夭却是知道的,他虽然年轻,但绝对称得上是一员骁将。但即便如此,十数招过后,安重荣竟然没能奈何对方,而且看样子,却是逐渐处在下风了。

莫离和桃夭夭对视一眼,眼神微凛。看来对面敢主动叫阵单挑,不是没有依仗的。

莫离忽然“咦”了一声,嘀咕道:“对方的身手好像曾今见过,有些熟悉。”细想之下,却是一时想不起是在何处见过。去年在离开幽州之前,莫离也是随李从璟见过一些契丹将领的,不过那毕竟时隔已久了。

“不好!”桃夭夭忽然叫出声来。莫离举目望去,就见安重荣突然被对方击中,滚落马背,倒在地上,随即对方那员小将,长兵直指安重荣咽喉,伸出一只手来,将他抓起,虏回去了。

莫离惊讶不小,他原本以为安重荣骁勇,这一阵能胜过对方,为己方提升一些士气,不曾想,安重荣竟是一阵而败,还被对方俘虏了去,这可是大为不妙。

桃夭夭见状,将归鞘的横刀再度抽出,纵马一跃,杀了出去。

莫离阻拦不及,眼睁睁看着桃夭夭奔到场中。她这一去,莫离看到,对方那出来的数骑,纷纷踏出,竟是一同与她战在一处。

交手没两个回合,莫离就听见桃夭夭说了什么,隔得稍远,听不清,随即,他意外的看到,桃夭夭和对方竟然同时住了手,对方那几将,更是向桃夭夭抱拳,做出行礼的样子。

莫离怔了怔,思维一时有些堵塞,没弄清楚这是什么情况。

只是须臾之间,被对方虏去的安重荣,竟然骑马回到场中,和桃夭夭碰了头,与其他几骑一起,向军情处军阵奔来。

看到这一幕,莫离心中陡然一动,好似预感到了什么,他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精彩起来,想起那个可能性,莫离竟然激动的身体微微颤抖。

果然,桃夭夭回到阵前,百无聊赖的挥挥手,走到一边去。而跟在桃夭夭身后的安重荣,则是一脸尴尬的笑,另外那几员对方的小将,同时下马,向莫离抱拳行礼,“见过莫先生!”

莫离看着眼前这几人,一时无言。

这几人,却是郭威、林英、林雄!

那方才将安重荣擒下的人,就是郭威。

一骑自场中奔来,悠忽而至,在距离莫离尚有十来步的时候,勒住马缰绳,在军马直立嘶鸣的时候,飞身下马,向莫离大步迎来。

“莫哥儿!”

莫离神色一动,这一瞬间,竟然喉咙生硬,他深深慢慢一礼,“莫离,见过军帅!”

来人,正是李从璟。

李从璟扶起莫离,仔细端详着面前的挚友,良久,感慨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余年不见,君竟已消瘦至此!此是我之罪也!”

北入渤海,这一年多来,历经无数艰险,饶是莫离素有英才,也难免心力交瘁,而说到底,莫离也不过刚过及冠之龄罢了。这样年纪,经历这样的凶险,并且最终将任务圆满完成,这其中的辛酸苦辣,别说一言难尽,就是千万言也难以说尽。而孤身离国,只带数百随从,不回头踏上渤海那片是非之地,为大明安这个素不相识的人出生入死,这一切的根由,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为了李从璟的大业。

说到底,还是为了李从璟。

这样的情义,让李从璟如何能不动容?有至交如此,夫复何求!

莫离摇摇头,道:“北上余年,所求者,唯不辱使命。今日功成,莫离心安矣!”

……

在这个除夕夜,有人欢喜有人愁,在李从璟与莫离阔别重逢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腹地,神都洛阳,如今大唐至尊李存勖,正在大明殿大宴群臣,时近夜半,场中已无歌舞声,只有群臣相互交谈、饮酒的喧嚣。

身处其中的李嗣源,位次极为靠前,距离李存勖不过咫尺之遥。

在如今的大唐,李嗣源的威望少有人能及,尤其是在李存勖“倒行逆施”,让许多河东旧臣都开始与他离心离德时候,为人一向正直宽厚的李嗣源,在河东旧臣中的人缘,对比下来也就与日俱增。在如今的大唐朝廷中,郭崇韬固然受到李存勖的信任重用,但郭崇韬毕竟是文官起家,少有经历沙场厮杀,虽然经过灭梁一战,不乏军功,但对于向来都是马上征战的节度使、武将们来说,李嗣源无疑能让他们看得更顺眼一些。

然而,在人缘愈发好的时候,李嗣源的日子过得却并不舒坦,至少他自认为不舒坦,这其中的缘由没有其他,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今的李存勖,对待李嗣源,已经再没有当初那样的信任。

当初李嗣源灭梁之后,迎接李存勖入城的时候,李存勖曾拉着李嗣源的手,对他道:“朕能取天下,都赖你父子二人之功,往后朕与你们共享天下。”这样一句话,可见那时李存勖对李嗣源的看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