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女主渣化之路 > 第12节

第1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对于芳姨娘一进门来就打的鸡血,众姨娘都觉得很是莫名其妙,事实上芳姨娘没来之前,她们几个人之间感情还不错。虽然不能称得上情同姐妹,但见面打个招呼平日说说话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可自打这个芳姨娘进门……大家就都乱了套了。也不知这她是哪儿来的奇葩思想,非认为别人跟她亲近是要害她,平日里吃的是小厨房,府里送过去的吃食从来不肯先吃,都得银针测毒,然后下人试吃,确定没有问题了,才敢入口。

就连府里每个月送到各个院子的头油跟用度,她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看了叫人真是不知说什么好。

还有这说话,字里行间都阴阳怪气的,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非要拐弯抹角,转个十七八个弯再说,真是说的人不累,听的人累都累死了。在芳姨娘的“熏陶”下,整个尚书府的人说话都朝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奔去……如同脱缰的野马,拽都拽不回来。

现在两人一见面,互相寒暄几句,都要细细思考对方话里有没有陷阱,是不是真心,就连随口说一句今天天色不大好,都要被怀疑是不是怪着弯儿骂人……

本来那嫉妒心也不是没有,只是大家彼此都能克制,并且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是以一直相安无事。可芳姨娘的到来把格局都打乱了,后宅乱成一团,可笑向和安还不知道后院起火,兀自以为妻妾们仍旧像以前一样相处融洽。

就跟一群鲫鱼里突然窜进来一条刀鱼,不互相为食就是好的了,平日咬一咬打一打,那还不是家常便饭?

清欢的怀孕让所有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向和安已近而立之年,她们跟在他身边也有数年之久。可这些年下来,谁都没能成功受孕,使得向和安一直膝下无子。大夫也看了,药也抓了,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

老夫人急啊,向和安急啊,尉氏急啊,姨娘们都急啊!

终于,清欢怀上了。可以说,这个孩子是所有人都万分期待的,但同时他的出现,也让某些人的心思活络起来。赵姨娘跟钱姨娘包括尉氏都希望这胎是个女儿,能生得出孩子,就证明老爷没问题,那样的话,儿子可以由她们来生。唯有芳姨娘跟其他人想的不一样,不管这孩子是男是女,她都要清欢生不出来!

想让一个孕妇滑胎还不简单?食材里随便下点药就够她受的了。

清欢身边最值得信任的大丫头叫翠儿,其他几个贴身都是二等丫鬟,清欢也不曾从女鬼红鸾口中得知她身边还有谁是值得信任的。在不知道自己院子里有没有眼线之前,她事事都交由翠儿去做,无论如何,小心谨慎点总是没坏处的。

老夫人对她很好,昂贵的补品流水似的朝她院子送。不仅如此,还彻底免了她的问安,相反的,她老人家还亲自到清欢的院子里来,叮嘱她些需要注意的事宜,就连她身边的老人王嬷嬷,都派到了清欢身边。对这个孩子的看重可见一斑。

向和安多年无子,如今一朝有孕,老夫人如何能不看重?!天知道日后她的儿子还有没有生儿子的命!所以,无论如何,这一胎都得好好养着,决不能有任何纰漏。

在这样的关怀和小心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芳姨娘还能得手,红鸾还会流产,也难怪自此事以后,向和安便彻底厌弃了她,再也不肯看她一眼了。说来也是神奇,向和安妻妾五人,多年来却惟独红鸾先后有孕,本是十分庆幸的事情,可到了最后,发现红鸾偷人,也难怪向和安会大发雷霆了。在芳姨娘的刺激和暗示下,他会想:之前那次怀孕,是不是也是假的?怪不得那么多人看着孩子都保不住,合着根本就是怀孕的人不想生!

这样一想,将红鸾沉潭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越是高官越是爱面子,如何能容得人爬到他头上逍遥。是以不管红鸾究竟偷人与否,对向和安来说,关系都不大,他只要将这个“耻辱”处理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第二碗汤(七)

女鬼红鸾之所以惨死,芳姨娘的阴险狠毒是一方面,向和安的冷酷无情,也是一大原因。哪怕他心中对她有一丝情意,或是有一分拿她当人看的意思,都不至于如此。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将女鬼红鸾沉潭,还不是因为这个世间,男子对女子弃如敝屣,将自己的妻妾当做可以转手且随意践踏的物品么?

这世间的情情爱爱,根本就靠不住。可惜女鬼们总是参不透这一点,否则为何女鬼红鸾在踏上了奈何桥之后,都还要对向和安念念不忘?嘴上说着恩断义绝,实际上还是爱着的,不然如何会说出让他去地底陪伴她的话来呢?

清欢喝着王嬷嬷泡的茶,看着翠儿在一旁忙碌的收拾来收拾去。这几日向和安一直都宿在她这里,虽然她身子沉重不能与他交欢,然而只是手与口,便足以让向和安神魂颠倒了。他虽开脸的早,又看过几本春宫图,奈何除了芳姨娘是家生子外,其他几名妻妾皆是正经人。而即便是芳姨娘,也只不过是床笫之间放得比较开,又有一副好嗓子,这才勾的向和安的魂。可那点小手段,和做了十年花魁始终艳名远播的清欢相比,却是差的太远了。

芳姨娘虽然媚术不怎么样,容貌也是一般,但胜在掌握着一手好宅斗技能。她的上一个主人家的主母是显贵人家,终年争斗成性,在她的耳濡目染之下,芳姨娘也将那宅斗之术学了个十成十,甚至还更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没瞧见就连无欲无求的尚书府女眷都被她一把火烧起来了么。

可惜就是身子不怎么样,否则也不会在勾引主人的时候被主母发现,从而转手送给了向和安。可叹向和安自以为得到了人生中最美妙的礼物,实际上却不过是捡了人家不要的破鞋。

不过从她身上,清欢倒是学到了不少。活着的时候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虽说是庶出,又不受宠,但内宅的争斗却瞧的不少,像是芳姨娘这般即使身为下人也能用的法子,她却少见。以往她不与人争,便做了姐妹之间的炮灰,如今才明白,这人活在世上,总有一些时候,你不去招惹麻烦,麻烦偏偏要来招惹你。

清欢就像是一块饥渴的海绵,如今身处的两个世界,她都疯狂的汲取着知识。无论贫贱无论高低,媚术也好,床术也罢,她都学的格外认真。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她才能报恩,也只有这样,她才能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才能让那具遍体鳞伤的身体慢慢复原。

只是……她仍旧觉得不够。四书五经,女戒女德,她都读得腻了,早已倒背如流,她不想终日沉浸在这样的争斗之中,她觉得自己可以变得更加强大!就像是女鬼柒柒的世界,她是那地上最卑微的泥,任人践踏鄙夷,可最后,华家与砺剑山庄尽数栽在她手中!那天边高高在上的云朵,高贵美丽受尽万千宠爱的华小姐,不照样成了她的手下败将?

可以的,只要她刻苦,没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

活着的时候,清欢虽也读过书,却都不深。女鬼柒柒的世界里,她作为青楼女子,鸨母也曾请过夫子教导读书,可那些东西,说到底,都是为了伺候男人取悦男人,根本就不曾深入过。清欢虽瞧不上向和安,但在做学问这一方面,向和安的确是奇才。是以怀孕期间,清欢皆以读书熏陶孩儿,让孩儿日后出世,也如同爹爹做个大官儿之类的话来哄向和安。向和安对她正是重新着迷之时,几乎是清欢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在读书期间,一旦遇到不解的难题,清欢便去请教向和安。

向和安自然是知无不言,因为每当他为清欢解答难题之后,那天晚上,她便会将他伺候的身心愉悦,快活好似神仙。

他从未想过清欢为何要读书,对于那拙劣的理由,他自然而然地就相信了。对于这样的向和安,清欢不知该说他是豁达,还是缺心眼,难怪后院起火了,他还在前头不紧不慢的,根本就是个反应极其缓慢的家伙。但也许,在向和安心中,女子就是再如何读书,也翻不起什么波浪来吧。

世界对女子太过苛刻,甚至扼杀了她们的智慧与能力。

清欢以前也曾羡慕过恩人杀伐决断,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可直到现在她才明白,在出口成章舌灿莲花的表面下,隐藏着多少汗水,不经过努力得到的成功,永远无法长久。

但愿她从此刻醒悟还足够挽回。

即使已经身死,即使已经心碎,她仍然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恩人,对得起那个将她留在奈何桥的小女孩。

说到小女孩……不知道她去了哪里,身在何处,过得好不好?清欢眯起眼睛,想了想,应当是好的吧,以一个幼女的模样,能制衡住忘川河无数冤魂,自然能力强大,只愿她安好,便足够了。

正暗忖间,王嬷嬷端来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精致的青瓷小碗,碗上用盖子蒙住。到了清欢面前,她将推盘放下,恭恭敬敬将瓷碗拿出,掀开盖子,放入调羹。

原来是一碗经过小火慢煨的燕窝。

“鸾夫人,这可是老夫人特意让厨房给您炖的,说是要您好好补补身子,可切莫委屈了未出世的小少爷。”

对于这种只重子嗣的话,清欢表示能理解。别说是老夫人了,就算是她,也头一回感受到“怀孕”这种奇妙的事情。活着的时候她早已丧失做母亲的资格,如今腹中胎儿不时地调皮动弹,清欢还觉得十分新奇。“我知道了,你代我回话给老夫人,就说红鸾多谢老夫人关怀,必当不负老夫人的美意。”

王嬷嬷很满意,她觉得这四个姨娘里头,就属鸾姨娘最是和气,也最是招人喜欢。不像那个芳姨娘,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真想看看有朝一日,那张脸上露出绝望卑微的神色来!都是奴才,何必装什么主子呢?最好那肚皮永远都别争气,什么都生不出来!

看着王嬷嬷的表情,清欢如何能猜不到她心中在想什么。淡笑着将燕窝端起,鼻间却突然闻到了奇怪的味道。

第二碗汤(八)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清欢将碗递到王嬷嬷手边,道:“嬷嬷,你且闻一下,这燕窝可否有问题?”

王嬷嬷闻言一愣,还以为清欢也被芳姨娘给传染了,有点什么吃的都要小心翼翼查探一番。但碍于人家是主子,肚子里又怀着第一个小少爷,心下不敢怠慢,便依着清欢的话轻轻嗅了一口,道:“鸾夫人,这……老奴闻不出啊!”

清欢便又将那小碗接回来,可不知怎地,她就是知道这碗汤她喝不得。眼角余光瞥见屋外檐下,一个粗使丫鬟手中正逗着一条小狗,她本欲让其将小狗牵来,却又不忍如此残害一条性命。半晌,道:“你将这燕窝浇了花吧。”

王嬷嬷为难起来:“这不好吧……鸾夫人,这可是老夫人特意让厨房给做的呀!”

清欢睨了她一眼:“我让你倒,你只管倒就是了,哪里来这么多的话。”

她身上竟有一股威仪之感,使得王嬷嬷浑身一激灵,立刻称是,转身便将要将燕窝倒掉,可清欢又叫住了她:“慢着,嬷嬷,还是将这燕窝送到府医那里去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