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全职中医 > 第483章两个人的结合

第483章两个人的结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霍震洋突然抛出问题,让不少人都为之一愣。

特别是比较了解霍震洋的福州省中医医院的医生们,差点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最主要的是,从霍震洋的语气还有问题的描述来看,霍震洋的这个问题并不算是刁难,而是有点虚心求教的意思,这就更让大家诧异了。

霍主任那是什么人,那可一直都是很自负的,即便是郑仁军这个喷子很多时候和霍震洋两个人都是难分上下的。

郑仁军和霍震洋两个人作为福州省中医医院的科主任,职务相当,职称一样,两个人可是经常开干的。

其实就中医方面而言,中西医结合这个话题也是争议性相当强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一旦抛出来,往往都是能引战的。

这要是在网上,双方肯定会有大量的簇拥,然后展开相当激烈的辩论,吵得相当热闹,同时还有一群中医黑在边上看热闹,嗑着瓜子,喝着饮料,看的津津有味,同时对边上的人说:“你瞧瞧,这就是中医。”

郑仁军也讶异的看了一眼霍震洋,心中猜测,难道说是昨天的患者情况有了变化?

“还是我先抛砖引玉吧。”

首先说话的依旧是宋稳杭。

宋稳杭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缓缓的道:“其实要说中西医结合,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西医为基础,中医为辅助的结合模式,另一种是以中医为基础西医辅助的结合模式,第三种则是两者平等结合的模式。”

“但是事实上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基本上都是西医比重大,中医比重小的中西医结合模式,这样的结合其实是已经严重偏科的。”

“我在县级医院多年,是了解一些情况的,其实省市级的中医医院相对要好一些,但是县级的中医医院,生存是相当艰难的,早些年,医院是经常发不起工资的,患者少,收入低,医院基本上是靠着拨款维持生活。”

“当时医院的医生护士不少都闲的上班时间织毛衣,纳鞋底,一整天,科室连个人都没有,好不容易来个患者,也就是几块钱的医药费”

其实宋稳杭说的这种情况,和江蓝县中医医院的情况一样,

像三甲医院,多少还能找到点有水平的中医,哪怕水平不是那么高,在一些小病或者常见病方面还是有一点疗效的。

现在好中医难找,但是不少人真要有中医需求,基本上都是挂三甲医院的专家号,绝对不会去小医院,三甲医院的专家号还有可能碰运气遇到好医生,可小医院,大概率是遇不到,还怕被坑钱。

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医院也只能挂着羊头卖狗肉了。

以至于现在不少名字上带着中医两个字的医院,西医水平大都要比中医水平高,各种设备那是一点也不比西医西医院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医学肯定是占据优势的,同时中医专科医生就业困难,进入医院之后也不得不适应环境,导致中医占比越来越小,出现严重偏科。”

“我个人认为,中西医结合,至少应该是平等地位的结合,亦或者说是以中医为主的结合,这样的结合才是正确的结合模式”

之后宋稳杭又举了不少例子,说了不少情况。

然后林江宇也补充了几句,作为在江蓝县中医医院待了六年的医生,林江宇在这方面和宋稳杭是有着不少共识的。

等到所有人都说完,然后就是方彦,所有人也都看向了方彦,霍震洋也想听一听方彦有什么说法。

“要认识中西医结合,首先要明白中西医结合这个概念诞生的原因。”

方彦缓缓道:“中西医结合这个概念是五十年代初期开始提出的,当时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我国当时的医疗条件相当差,医务工作者严重短缺,根本无法满足当时的医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倡导中医,发展中医,弥补当时在医疗方面的短缺,这是所谓结合的一种说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