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纵横宋末 > 第四十七章、 茶醉春风(上)

第四十七章、 茶醉春风(上)(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茶文化从此绝矣!

因为赵家庄的诗充满的铜臭。

赵家庄的茶叶也充满铜臭。

不但如此在名声大力抹黑赵平。

而且王文赋还有后招。

因为县丞刘昂及县尉税宁还有学堂教授王海都是他们的人。

更何况刘昂掌控昌元县衙门。

田亮垂头丧气。

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条出路。

然而没有想到,新茶叶还没有出世。

对方已对通过种种手段把自己的茶定义为邪茶。

邪茶,其名必然与邪恶相关。

让人感觉恶心。

他这个还没有出世的“儿子”就被对方弄死了。

赵平听到田亮的眼浅汪汪的倾述之后,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

对方不但有经济实力,而且也知道自己的新茶的弱点。

那就是新茶没有名气,工艺的饮用法子确实与传统不一样。

从传统角度而言,对方说自己是邪茶也没有错。

自己就是要让天下人接受新茶。

正如散文取代骈文一样。

自己是就是要做敢为天下先的人。

几天之后,昌元县与昌州也流传一个消息。

赵家庄要举办茶与诗品茶比赛。

而且彩头非常丰富。

一等奖,花仙子十个。

二等奖,花仙子皂十个。

三等奖,仙皂十个。

物质其次,关键是诗是出版,而且是让天下人知道。

赵平把文人的心里全部抓住了。

不但给你财,而且还给你名。

这个名气太大了,是让天下人知道。

天下人知道,这个太让人心动了。

一些人不禁思考,赵家庄是如何让天下人知道。

这个怕有些难度吧。

不过,赵家庄的制作的物事已经是天下出名了。

大宋、大理、胡人都知道赵家庄的物事好用。

都是供不应求。

赵家庄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吧。

十天之后,茶商、文人聚集昌元县。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正性,比赛邀请了昌元县衙门的知县辛志才、县丞刘昂、县尉税宁以及学堂教授袁涛、学正钱绍、学录等人。

还有一位在四川有名的品茶大师--南天。

南天没有别的爱好 ,唯一爱好就是品茶。

当然,他也是一位精通琴棋书画的大师。

他还是严羽的第十代弟子,有小茶圣之称。

这些都是文人中的文人。

他们都是有品秩的官人,不会为铜臭就左右。

熊氏茶坊为了保证茶叶名声,特此邀请了昌州最有名的煮茶大师-刘一手。

刘一手不但是煮茶大师,更是品尝专家。

刘一手不愧为点茶,众人只看见他熟练地操作。

其一、烤茶,将团饼茶烤软;

其二、碾茶,将烤软或蒸青好的团饼茶,用研磨磨成茶末粉,遇坚硬时可用曲柄小锯;

其三、筛末,用茶罗细细筛取茶末粉,装入茶盒内贮存,用毛刷整理多余的末粉;

其四、煮水,将釜置于炉上,加水煮沸,装入汤瓶;或汤瓶直接放于炉上煮水;

其五、点茶,用茶勺取茶末,放入茶盏,用汤瓶注入少量沸水;

其六、调膏,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水要喷泻而入,不能断断续续,水呈适中;

其七、击拂,用“茶筅“边转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筅、击拂、泛花,使茶汤面上浮起一层白色浪花,众人称为“战雪涛”;

其八,分茶,手提执壶,使沸水由上而下,直接将沸水注入盛有茶末的茶盏内,竟然形成两只仙鹤。

其八、品茗,将茶盏置于盏托上,奉客,请评委品鉴。

各位评委先看看他的行云如流水的操作,还有击拂的茶形,这个确实已经达到分茶最高境界,个个在纸上标注“甲”。

接着他们把眼睛闭上,然后细细品尝。

最后,个个评委还是在纸上写上“甲”。

刘一手终于松了口气,这次他超水平发挥,无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是甲。

这是人生的顶峰。

他以后有可能再也不能达到这个高度了。

熊胖子与王文赋也松了口气,他们的茶叶已经达到双甲。

这是别人无法达到的境界。

熊胖子、王文赋、刘一手不禁向赵地、田亮他们看去。

熊胖子更加放心,他们没有请煮茶大师。

也没有分茶工具。

而且也只有两人。

众位评委也一起向赵地他们看去。

袁学正不禁眉头一皱,难道他们要放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