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水浒之开局当皇帝 > 第163章 做天可汗

第163章 做天可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籍道:“孔子书院依然设在开封,并不迁往燕京。不过,孙武书院迁往燕京。其实,早在幽州大战时,孙武书院的广大师生已经离开了开封,来到了燕京。”

陈文昭道:“陛下,臣还有一个疑问,不知该不该问?”

赵籍道:“有话就说!”

陈文昭道:“听闻禁军的火枪火炮非常厉害,几乎打得辽军节节败退。陛下为何不趁机灭了辽国,永绝后患?”

赵籍道:“朕何尝不想灭了辽国,永绝后患。但这次宋辽开战,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大宋并没有做好灭辽的充分准备。前线二十万大军,只有八万余人有火枪,其余兵马还是刀枪剑戟等落后兵器。另外,火炮太少,只有七十门,对敌人构不成致命的危险。而辽人为了保卫家园,异常凶悍。幽州城破之际,双方发生巷战,辽军死伤十万人,我军死伤七万人。如今,宋辽双方都需要休养生息。”

陈文昭感叹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老臣还是低估了战争的残酷性!”

赵籍又道:“更何况辽人乃是游牧民族,行踪飘忽不定。而我大宋缺乏骑兵,如何有效追击?所以朕的议和条件之一便是辽国每年进贡马匹五千。三五年内,朕要训练两三万骑兵,横扫天下。将来,灭亡的不仅仅是辽国,还有高丽、西夏、吐蕃、大理。将来的大宋,幅员辽阔,远迈汉唐。朕不仅是汉人的皇帝,还是其他异族人的皇帝。朕要做像唐太宗一样的天可汗!”

陈文昭听闻,亦是热血沸腾,说道:“陛下英明神武,老臣愿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回到旧都开封的第六天,赵籍到孔子书院参加学生们的毕业典礼。这批学生是受到新思想熏陶的第一批学生,所以赵籍对他们还是非常重视的。将来基层推行新政,还要依靠他们。

在王进和林冲的帮护下,赵籍身穿龙袍,来到了孔子书院。赵籍的到来,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甲班的学生,他们曾经和赵籍同窗共读,更是激动万分。

“万岁,万岁,万万岁……”孔子书院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毕业典礼上,赵籍发表重要讲话。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孔子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首先,朕代表朝廷向你们顺利毕业表示热烈的祝贺。身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的你们,如何把握主动、开创未来,朕对大家提两点要求:

“一是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守住内心,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二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

“希望大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埋头苦干,努力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今天你以孔子书院为荣,明天孔子书院以你为荣。”

赵籍简短有力的讲话,引起了书院学生的强烈共鸣。毕业典礼结束后,赵籍和孔子书院的广大学生共进午餐。一顿午餐,拉近了皇帝和学生的距离,化为了一种激励,陪伴着莘莘学子在未来的岁月里勇往直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