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水浒之开局当皇帝 > 第57章 何以解忧

第57章 何以解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歌妓静雅再次拨弄琵琶,边弹边唱:“……我乘风问水流,江中可见他的舟。邀月问星斗,请照亮他的路口。我问佛何解忧,佛说凡人怎可看透尘世愁。仙说情如是四季少春秋……”

李希林带着醉意道:“这歌好听。我问佛何解忧,佛说凡人怎可看透尘世愁。”

陈为人道:“高兴的时候,听的是旋律。难过的时候,听懂了歌词!”

一曲唱罢,李希林道:“别停下来,给本公子重复唱!本公子非常喜欢这首歌。”

歌妓静雅再次唱起这首《问佛何解忧》。开心时,听歌入耳;伤心时,听歌入心。有时候,喜欢听歌不只是因为歌唱的好听,而是因为歌词写的像自己。总有一首歌能够记录你的心情、收纳你的故事。李希林沉醉在这美妙的歌曲里。

李希林喝了不少酒,进入半醒半醉的状态。他举起酒杯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解忧,唯有听曲。”

陈为人道:“何以解忧,唯有做官。”

陈为人说出了李希林的真实想法。陈为人、李希林和钱守旺,三人均是太学生,但他们只是内舍生,不是上舍生,不能直接做官。太学实行三舍法,将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个等级。三舍法规定,初入太学的为外舍生,名额不限,大约上千人。外舍生经过一年学习,成绩优良的升入内舍,名额为二百人。内舍生经过二年学习,参加更为严格的考试,成绩分为三等,优良的升入上舍,名额为一百人。上舍生学习两年后参加行毕业考试,学习和品行都被评为优秀的,由主判、直讲推荐,不需要经过乡试、省试就可以直接授官。

李希林道:“你我二人,还有钱守旺,三人都是太学的内舍生。但你们的运气都比我好。钱守旺担任了工部员外郎。你呢,前些日子考入孔子书院,相当于成为太学的上舍生,学习一年即可直接做官。只有我,原地踏步,毫无作为。”

李希林和陈为人同时参加了孔子书院的招生考试,陈为人名列第一,而李希林名落孙山。不过,这时候的李希林还不知道陈为人已经被孔子书院开除的事情。

陈为人道:“李兄,实不相瞒。我在孔子书院学习多日,认识了书院的院长苏轼。有一次,我听苏院长说,朝廷迟迟没有修路,还是缺钱。只要有人捐10万贯钱,便可担任知县;捐15万贯钱,便可担任通判。”

其实朝廷没有马上修路,原因不是缺钱,而是缺少水泥。但李希林不明所以,信了陈为人的鬼话。卖官卖爵,自古有之。汉武帝时期,由于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为了弥补用度,汉武帝一开始也是卖爵位,但爵位只是虚职,没有实权,买者较少。为了更好地充实国库,朝廷试着给买者授以实权。价格从第一级17万铜钱起,每高一级多加两万铜钱。虽然价钱高,但人们买官还是很积极的。这下子,国库充实了,但汉武帝也开了“卖官”风气之先。

听了陈为人的话,李希林的眼前顿时一亮。他是十足的官迷,神情激动道:“陈兄,你是孔子书院的第一名。苏院长肯定很器重你,你能否帮我联系上苏院长,让我向朝廷捐钱,然后给我一个官做。只要事情成了,肯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李希林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陈为人的圈套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