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第一文圣 > 第227章 我错过了什么

第227章 我错过了什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陶时之并没有过多的询问。

这段时间,他虽然远在丢失的两州之地深处,与蛮族交战,但是,他时刻关注着大魏中的动静。

对于徐小岳的消息,他更是毫无遗漏。

当然,惊世战诗之事,影响太过重大,剑王刘剑仲并不敢用传讯手段,告知于他。

陶时之走到书桌前,望着布满了批注的《经义》,眼中不由涌起一抹诧异之色。

他见过徐小岳写的诗文,手中更是还有一份传天下的首稿,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书法一境的字体,乃是徐小岳所写。

令得陶时之意外的是,这些批注极为深奥,一看就知道,批注之人对于《经义》有着极深的理解,绝非刚接触之人所能作出。

“你何时开始学习《经义》的?”

陶时之淡淡的问道。

“有两个月了吧?”

徐小岳思索少许,回道。

其实准确的说来,最多也就一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之所以说两个月,是因为他以前在李陌庭给的书籍中看过一本《经义》,当时也没有去仔细琢磨。

“两个月?!”

闻言,陶时之背在身后的手掌不由紧紧一握。

原本他已经想好了,就算徐小岳说,他钻研《经义》才一年半载,他都不会如何动容。

两个月的时间?

陶时之拿起桌上的《经义》,随手翻阅了几页,却赫然发现,每一页上的批注都极为详细,其中有几处注解,更是令他都觉得脑洞大开。

“这小子……”

陶时之越看心中就越为震惊,若不是他亲眼见到徐小岳一步步成长起来,他恐怕都不会相信,后者对于《经义》,真的只钻研了一两个月。

就算是大魏……不,哪怕是放眼整个五国中,即便再聪慧的儒道天骄,想要达到这种程度,至少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甚至更多吧?

而但凡资质愚钝一些之人,对于《经义》的理解能如此通透,恐怕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还算不错。”

陶时之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想要将整本书看完的冲动,将其合上,淡淡的说道。

“先生当年参加儒考时,准备了多久?”

见到陶时之如此超然的模样,徐小岳心中暗暗钦佩,同时好奇的询问道。

能成为半圣,由此可见,陶时之当初绝对是大魏,甚至是五国同辈中的佼佼者。

“一……”

陶时之刚准备说“一年”,但是,他似乎感受到了徐小岳炙热的眼神,到了嘴边还是忍不住改口道:“一个月。”

“一个月时间?!”

徐小岳心底一片震惊,眼中的崇拜之色不由变得更为浓郁了几分。

“不错,而且老夫还是……”

陶时之原本打算炫耀一下自己儒考时,乃是一州案首,不过,在想到徐小岳身上的光环时,他还是强忍着这股冲动,没有将其说出来。

一州案首又如何?

当初大魏可是有七州之地,一场儒考,足有七位案首!

而这小子呢?

他不仅都是案首,还是第一位双甲童生,第一位三甲秀才案首!

每一项成绩都是甲上!

这等恐怖荣誉,哪怕是自己年轻时,也难以与之争辉。

为了保留长者、半圣的威严,陶时之决定将此事隐瞒下去。

“徐小子,我听他们说,你在备考半月后的儒考?”

陶时之故意转移话题,问道。

“先生能一月考上儒生,学生也想尝试一下。”

徐小岳深吸一口气,眼神火热的回答道。

“……”

陶时之心底一阵茫然,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是同年去参加的儒考?

不行,不能在徐小子面前丢脸!

“不错,志气与老夫当初相比,也仅差一丝,你若是能夺得一州魁首,便可对外称呼老夫为师了。”

陶时之面带淡笑,一脸高人的模样。

“有王大人他们的指点,学生这才有所领悟,至于魁首……”

徐小岳神色有些尴尬,在这之前,他的目标是通过儒考,成为儒生,还从未去想过夺儒考得魁首。

“身为老夫的学生,岂能连这点自信都没有?”

陶时之眉头一皱,轻斥一声,道。

闻言,徐小岳一阵羞愧,心中不由暗想,您可是半圣啊……

一个月时间,不仅通过儒考,还夺得一州案首。

“老夫在大儒境时,曾写过一份关于《经义》的详细见解和心得,前几日又稍微修改了下。”

陶时之从袖袍中取出两本厚厚的书籍,放在桌上,道:“你先看看,有任何不解,随时可以来问我。”

见状,徐小岳连忙道谢,却被后者摆手示意无需多礼。

说起来,自己还得感谢这小子。

若不是因为他的那两句圣言,恐怕此时自己还“隐居”在魏沙县中,又怎么可能力战蛮族半圣,收复两州之地呢?

随后,陶时之也没有过多的交待,转身就向王文群的院里走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