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 > 第370节

第37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康熙和一群儿子们终于收到了胤禔的消息。

当康熙瞧见大儿子在军情折子上写,倭国的战事他已经打赢了,可倭国的天皇嘴很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做大清的自治州,而且因为他是暴力打进去的,倭民们也情绪很激愤,不愿意成为大清子民。

康熙拧着眉头与宝贝儿子商量一番后,直接把能说会道的八儿子、善于赚银子的九儿子,身份高贵的十儿子,以及性子混不吝的小儿子胤祯派去倭国援助只会打仗,嘴笨不会说话的大儿子了。

正月十五,胤禔正在倭国与性子狡诈的倭国天皇谈判,被对方给气得脸红脖子粗时,总算等到了他的八弟、九弟、十弟和十四弟。

胤祯奉行的原则是“能动手就不吵吵”,听着倭国天皇一口一句“你们满清鞑子是不通礼仪的野蛮人,是卑鄙无耻的侵|略|者,神和主都会对你们降下惩罚的!”

胤祯翻了个白眼直接拎着大铁锤“咣咣咣”的砸起了天皇的宫殿。

只用了半天,胤祯就一个人用俩大铁锤把宫殿给砸的只剩下几个支撑着屋顶的房柱子了,原本叽叽喳喳,嘴里翻来覆去“八嘎呀路”的天皇像是一只被人捏住脖子的尖叫鸡般,双眼惊恐的瞪大,像是瞧怪物似的看着胤祯,总算是不再腻歪了。

而后笑得一脸如沐春风的八贝勒胤禩就出场了,与天皇来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又用三寸不烂之舌一人与倭国的大臣们进行舌战。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则对着倭民们大力宣传大清的百姓们过得是什么样的好日子。

眼下大清不是在侵|略你们,而是在帮助、解放你们这些受到天皇压迫的可怜倭国的子民们!

倭国的人口加起来还没有大清一个省的人多,倭国的地盘连大清一个零头都没有。

大清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的,为何要特意来倭国呢,还不是为了你们这些倭民们!

倭国成为大清的自治州之后,倭民们就也是大清的子民了,可以到大清求学、做生意、娶妻生子,不用忧心时不时的地龙翻身和火山爆发了。

这多好啊!

倭民们刚开始还觉得这话是清兵们给他们的野蛮战|争蒙上的一层遮羞布,可一次两次三次的,等听到的次数多了,瞧见清军登岛后,真得只是杀不听话的倭国官员们,没有滥杀无辜,倭民们也渐渐开始对大清生出向往了,兴许大清的百姓们日子就是比他们过的好?好像那些去大清做生意的倭民们这些年都不回倭国了啊?

……

二月初,九阿哥、十阿哥、恂贝勒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载着满船的煤炭、金矿、银矿从倭国往大清赶。

康熙受到儿子们传回来的消息后,御笔一挥,就写了一封圣旨:

【康熙四十年二月初六,倭国改名为倭州,成为大清的附属州,即日起,令直郡王胤禔和八贝勒胤禩驻岛办差。】

倭国变倭州的消息传到民间后。

不仅百姓们有些懵了,连朝臣们都忍不住生出了恍惚之感。

不明白皇帝老爷的心思,大清现在都变成“秋叶海棠”了,版图大到治理都治理不过来了,为什么还要将那个小倭国也给并到大清的版图里呀?

想起沿海地区泛滥的倭寇,老百姓们就忍不住皱起眉头,吐出一口唾沫,骂一句“呸!真是晦气!”

半个月后,当官员和老百姓们瞧见九阿哥、十阿哥和恂贝勒带回来一船一船的金、银、煤等资源后,全都忍不住瞳孔地震,怎么都没想到海外小小岛国竟然会有金矿、银矿、煤矿这种好东西。

待听到原本的倭国天皇,如今的倭州州王让三位皇阿哥给皇帝老爷带回来的话“量倭州之物力,助华夏之腾飞”后,众官员和老百姓们全都连连改口称赞道:

“对呀,倭州就是咱的海外亲人啊,当年许福不是带着一大船童男童女们去倭国了吗?从秦朝那一辈算,咱都是一个老祖宗们啊!”

“是呀,秦始皇他老人家不都说了吗,‘额滴额滴,都是额滴’,倭州本就是咱们华夏的附属国,只不过如今变成附属州了呀,没什么不对的。”

“对对对,皇帝老爷真是英明神武啊!”

“……”

南方的官员们瞧着从倭州送到京城的金子和银子后,一些人眼馋的不行,正打算派家奴也去倭州瞒着朝廷偷偷摸摸挖金矿时,殊不知在他们脑袋上悬的利剑马上就要掉下来了。

倭州的事情解决了,康熙瞧着秋叶海棠舆图上的“倭国”俩字变成“倭州”后,连嘴都乐的合不拢了。

三月初六,春光绚烂,极为难得的好日子。

康熙和皇贵妃将双胞胎儿子的大婚同日举办了。

两位双生皇阿哥的大婚典礼,刚刚过去没多久,转眼间就又迎来了万寿节。

康熙四十年的万寿节,虽不是康熙整寿,但却是康熙等基的整数年。

除了沙皇彼得和穆尔登格皇后没回大清外,出嫁的纯禧公主、荣宪公主、端静公主和恪靖公主全都拖家带口的回京了。

三月十八日,午时末。

康熙的寿宴办在了畅春园里,四十八岁的康熙被他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们团团围着,听着耳边奶声奶气、叽叽喳喳的孩童声,瞧着好不热闹。

前来为皇上贺寿的宗室亲王、郡王、贝勒们瞧着皇家第三代兴旺的子嗣,都不由觉得眼馋。

哪成想,万寿节刚刚庆贺完。

民间的百姓和朝中的文武百官们还都没有从万寿节的热闹劲中缓过来呢,康熙就在朝堂上扔下了一道惊雷,险些把群臣和众位皇阿哥们给惊得外焦里嫩的。

四十八岁的万岁爷宣布退位给太子,要做太上皇了!

当群臣和众位皇阿哥听完梁九功宣读的退位诏书后,还都愣愣的回不过神呢。

可皇上的动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快,皇上就像是阎王爷催命一般催促着礼部官员尽快操办太子的登基大典。

半个多月后,四月初八,二十七岁的皇太子脱下了他的杏黄色袍子,穿着一件崭新的明黄色龙袍,在太和殿的广场上,在他汗阿玛、大哥、十二位弟弟和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挺胸抬头,嘴角含笑,一步一步踩着红地毯坐到了龙椅上,从储君胤礽变成了新君。

等明年正月用新年号——华兴。

登基大典举行完后,华兴帝也开始进行大册封,尊宁寿宫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储秀宫皇贵妃为“皇太后”,钮祜禄贵妃升为“贵太妃”,安、惠、宜、荣四妃升为“四太妃”,宣嫔、敬嫔等人也升为了“太嫔”。

等将这些长辈们晋位完后,胤礽又将自己的大堂姐、大姐、二姐和五个妹妹,全都从“和硕公主”、“固伦公主”升为了“和硕长公主”和“固伦长公主”,把十三个兄弟全部升为了亲王。

新君登基,要避圣上讳,胤禔、胤祉、胤禛等十三个皇阿哥都将“胤”字改为了“允”字,可胤礽规定兄弟们只用生前避讳就行了,待他们兄弟们去世后,名字自动从“允”改成“胤”字。

太上皇听到新君这话后,心里欣慰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