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第11节

第1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呦,许三哥啊,今儿又请假去松江河卖鱼?还是三哥有本事啊,回回去都能卖掉。厉害。”

八月里的一天上午,许世彦背着背筐刚上了船,后面又来一个人。

都是一个村子里住着,许世彦当然认识对方。陈德勇,东江沿大队老陈家的二儿子。

许家住村东头,三间房,五个儿子。陈家住在村子西头,也是三间房、五个儿子。

两家都在一个队里,难免被人比较议论。

许家儿子都人高马大、身强力壮,陈家儿子又矮又瘦,干吧猴儿似的。

许家儿子都特别能干,哪怕许世彦这样的,也是勤勤恳恳,特别过日子。许家日子红红火火,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

而陈家几个藏奸耍滑、游手好闲,家里那日子让他们过的,恨不得吃了上顿没下顿。

陈家人嘴上不说,心里头少不得也对比一下,越比就越是嫉妒,只是明面上看不出来,暗地里没少跟许家攀比。

上辈子,许世彦的大哥和二哥,在七九年搬走去了松江河,老四许世德也搬到了河北大队,老五考上了大学。

五兄弟走了四个,只剩下许世彦一个人在东江沿。

分田到户后,陈家老大陈德胜不愿意留在村里种地,出门闯荡。

混了几年有钱了,回村抖起来。陈家那几个兄弟也仗着哥哥的势,在村里横行霸道打击报复。

村里不少人都被欺负的搬走了,赵大海书记的位置也被挤下去,索性带着家人搬走。

许世彦在大房子也待不下去了,只能搬走。

“没,就是去走个亲戚串串门。”

陈家人都一肚子坏水儿,这小子肯定没憋好屁,许世彦不太想搭理他,随口敷衍。

“三哥,瞧你见外了不是?咱哥俩谁跟谁啊?还在这瞒着呢?

大家伙儿早就知道,你去松江河卖鱼的事儿了。”

“三哥,有挣钱的买卖,好歹捎着弟弟一个啊,都一个村里住着,好歹拉扯兄弟一把。”

陈德勇扫了眼许世彦的背筐,里头的鱼可是不少,就是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钱啊,那可是好东西,这钱要是他能挣到手就好了。

许世彦神色不变,淡淡笑着,“我看着陈大叔今年又没少种黄烟啊,那么多烟,大叔一个人能抽的过来么?”

大房子出产黄烟,虽然前些年由于政策原因不让种,可老百姓私底下也没少种。

房前屋后的菜园子、自留地,除了种点菜之外,多数都种黄烟了。

这么多黄烟,真以为都留着自家抽啊?实际上都是晒干了拿到松江河或者县里卖掉了。

大房子黄烟好抽,价钱不低,都指着黄烟换点儿钱呢。

陈家在村子西头,地方偏菜园子大,那一菜园子黄烟,当谁眼瞎看不见么?

也就是赵大海为人好,不跟陈家计较,换成别个大队干部试试?早给割尾巴了。

所以,许世彦这话一出,陈德勇的脸色立刻变了,“咳,我们家亲戚多,都知道咱这儿的烟好,管我们要。

我爹那人你还不知道么?好面子,人家要了他不好意思不给,这不就多种了点儿。”

自家的事情陈德勇最清楚,当面被许世彦点出来,陈德勇这脸上多少有点儿挂不住。

“可不是?我家在松江河、东岗也是亲戚不少。

人家知道咱西江的细鳞鱼多,管我要几条,我还能不给么?”许世彦就着对方的话,直接怼回去。

第十六章 东岗公社

陈德勇被许世彦几句话噎了个跟头,一脸讪讪。

心道这许家老三啥时候说话这么厉害了?以前不是成天蔫了吧唧的不吭声儿么?咋就忽然变了呢?

许世彦才懒得搭理陈德勇呢,下了船背着背筐快步就走。

俩人都是去松江河,陈德勇很明显是想要跟许世彦套近乎,总没话找话想说点儿啥。

可许世彦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一声不吭,就是闷头走路,着实把陈德勇郁闷够呛。

走了一个来钟头,好不容易到了松江河拐角楼。

许世彦看了眼身后的陈德勇,心头一动,没有直奔局机关大院,而是转身往南走了。

松江河镇,跟南面的东岗公社是挨着的,一个是城镇,一个是农村。

相比于松江河,东岗的历史就更久远些。

清末民初,东岗一带就有猎户和参户居住,三六年设立东岗村、四六年改为东岗区、五六年改为东岗乡,五八年成立东岗公社。

东岗公社下辖十个大队,因地处长白山脉,山地多耕地少。

但土壤自然环境比较适合人参生长,种植人参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人参之乡。

上辈子是八七年,许世彦带着家人搬到了东岗镇,之后在东岗住了三十年,直到最后开发拆迁。

这辈子,许世彦打算早一点搬过来,最好赶在八三年联产承包之前,这样不仅能分到大田地,还能分到参地和人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