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扶摇上青云(科举) > 第63节

第6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沈玉寿贺青山等人都长舒一气,方才慌乱之间,他们都没留意到沈长林下水救人去了,沈玉寿接过旁人递来的干棉帕给沈长林擦脸:“你没受伤吧?”

“没事,小事一桩,我的水性小兄你还不了解么,不妨事的。”

“但也不可大意,下次救人,至少先同我招呼一声,好有个支应。”

“知道了,下次定然注意,今日是一时情急……”

这厢正在说话,画舫上突然蹿入几个着劲装的精壮男子,个个虎背狼腰,一看就是多年的练家子,他们快步走到坐在椅子上喘粗气的江祝元身前,齐齐单腿跪下,满脸惶然:“属下救援来迟,请长公子责罚。”

沈长林微一怔愣,这是江祝元的暗卫吗?他究竟什么来头。

暗卫们话音刚落,一抹藏青色的身影飞身上船,这自然是江谨之了,见兄长完好无损,他长松一口气,一拳砸在朱漆桌案上:“好一招掩人耳目,我与他们都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险些害长兄遇险,这一定是——”

江祝元蹙眉轻咳,江谨之瞬间闭嘴。

显然,江家兄弟的有些事,不便在外人面前说。

“是你救了我兄长?”江谨之见沈长林浑身湿漉漉,睥睨的问道。

沈长林不屑和这无礼之徒多言,没答,江祝元在旁打圆场:“正是沈小公子舍命救我上岸的。”

“喂!”江谨之气焰还是很嚣张:“你救了我兄长,便也有恩于我,我素来恩必报仇必果,来日你若遇见难处,尽管开口,我定相助。”

说着掏出一枚金片,上有莲纹,塞给沈长林的同时,凑过来耳语道:“大乾两京十三省,只要看见门口招幡或招牌上有一样的莲纹,进去寻掌柜的,将此物交给他,自会助你。”

沈长林拧起眉,印象中,景安城便至少有两处商肆的招牌上,有此纹路,如此神通广大,他们究竟是何人?

“哼,只帮一次,可别想挟恩图报。”江谨之充满讥讽的话打断了沈长林的思路。

看着他这副目中无人的嘴脸,着实火大。

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情,沈长林将金片收入荷包中,仰起头:“你最好说到做到。”

“那是自然!”

眼见二人火药味渐浓,江祝元再次打圆场:“谨之住口,不可对恩人无礼,快道歉。”

江谨之瞬间蔫了,看向沈长林:“对不起,方才是我冲动了,请你原谅。”

沈长林挑眉,欣然消受。

这时柳九思突然不知从哪里端来一壶热姜汤,先倒了满杯递给江祝元。

“在下柳九思,和沈家兄弟乃同窗,这姜汤是厨房刚烧好的,祝公子快趁热喝下,祛一祛风寒吧。”

“拿开!”一旁的江谨之粗声呵斥,长兄才遇险,现在任何吃的用的都不可近身,免得再遭人暗算。

柳九思一讪,正欲转身将姜汤递给沈长林,沈玉寿已经给兄弟倒好了姜汤,沈长林都喝到第二杯了,他只得作罢。

今夜出了这样的事,诸人再无心情继续饮酒夜游,互相道别后,各自归了家去。

回到百梓巷,沈玉寿贺青山几个钻入小厨房,给沈长林烧了一锅热腾腾的洗澡水,让他泡澡驱寒,接着拿出随身常备的驱寒药丸,让沈长林服了一粒。

第二日醒来,三人见沈长林无恙,这才放心。

同时,他们也收起玩乐的心思,在家静心温书做文章,偶尔去参加士子们的诗画茶会,也只待上一两个时辰,维持简单的社交了解最新时政后,便又归家,继续温书。

之后的十来日,沈长林收敛锋芒,没有在诗画茶会上再露头角,不过他之前所做的几首诗文,还是在平昌的士子中传扬开来。

沈家兄弟的才名,逐渐传开。

期间江祝元不知从何处打听到了他们的住址,带了两幅名家字画登门道谢,并告诉沈长林,他们要离开平昌返京了。

原来他二人竟是京城人士。

“日后沈兄若到了京城,可找我叙旧,有什么要帮忙的,也请尽管开口。”江祝元说罢,留下地址,告辞离开。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到了盛夏时节,六月里,气温已十分炎热,好在院里有大树遮阴,前门后室敞亮透气,穿堂风徐徐吹过,带来阵阵爽意。

若实在炎热,去打两桶寒泠泠的井水浇在地板走廊上,燥热的气息瞬间就会降下。

住了快两个月,左边传说中性子古怪刁钻的老秀才,沈长林几人没怎么碰照面,只记得是个脸色蜡黄的干瘪老头。

而右边那户即将做六孩爹的邻居,姓文名平宪,字济川,为人沉静本分,沈长林他们与文平宪倒是渐渐熟络。

文妻尤擅美食,这不,早上沈长林他们才才闻见隔壁飘来酸梅的清香,到晌午饭点,院门就被咚咚敲响了,沈长林拉开虚掩的院门,就见隔壁文家的长子,年九岁的文大郎提着一个大铜壶,一本正经道。

“请沈小叔的安,这是我娘亲早上熬的薄荷酸梅汁,已用井水镇过,正凉着,请沈小叔拿去和其他三位叔叔一同分享,我爹说了,夏日炎炎,喝这个最是消暑。”

沈长林还挺喜欢文家几个孩子的,都十分听话安静,极少哭闹。

“那多谢啦,大郎你随我进来,待我将酸梅汁倒出来,好将铜壶还你。”

沈长林不仅还了铜壶,还顺手拿了几块糕饼用油纸包好,给文大郎带回去同弟弟妹妹们分享。

小孩子再年少老成,到底是嘴馋的,文大郎舔舔嘴唇:“谢沈小叔,对了,我爹还说了,请问诸位相公今日夜饭后可有空闲?我爹昨日做了一篇文章,想拿来同诸位议论一番。”

“有的。”沈长林到底没忍住,摸了摸文大郎圆溜溜的头。

刚送走文大郎,对门的柳九思又登门了,请沈长林去参加史家举办的书画会。

史家乃平昌城首屈一指的富商,虽是商贾,却极其好风雅,史家的家主资助了不少贫家士子,并开办好几家收费低廉的私塾,支持基层教育事业,同时史家名下的医馆时常帮穷人免费看诊,无偿赠药,灾年荒馑时,史家则设立粥棚施粥。

此外,他们还筑桥修路,扶老济幼。

因此史家在平昌城颇有声望,和平昌城中的一众官员,相处的也颇为融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