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扶摇上青云(科举) > 第26节

第26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村里是很少见到马的,驴和牛要多些,因为马力气大并且难以驯服。

但是骑马比骑驴更潇洒哎,沈长林心想,只听说过策马奔腾的,还没听说过策驴狂走的。

回到咸水村没一会儿,村人都知道钱氏将两个小孙孙接回来了,现在农忙,各家各户都不得空,但村民们经过钱氏家门口时,还是会扛着锄头,挑着竹筐进来瞅上一眼,要来看看沈长林和沈玉寿,一边看一边将他们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多用功啊,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热呢,就又开始看书了。”

“长林啊,我把我家二宝抱来,你教他认字儿呗?”

“玉寿,听说你是斋谕啊,那是个什么官?”

一开始钱氏还挺欢迎他们来的,人多了便有些厌烦,豁出一张老脸去将院门给栓上了:“去去去,明儿再来吧,俩孩子累着了,让他们好好歇着。”

晌午钱氏是准备杀鸡顿豆角给俩孩子补身子的,但午时初刻沈大郎媳妇曾氏就来敲门了:“今天来我家吃饭,我杀鸡,还炖鱼。”

钱氏瞪她一眼:“你不过日子啦,不年不节的你造啥呢!钱多烧得慌!”

“伯娘说我也没用,鸡已经杀了,鱼也宰了,我听说考试要考好几天,长林玉寿两个肯定是累着了,我做婶婶的,不该给他们做顿好吃的吗?”说着笑笑,“都来,再过半个时辰就烧好了,待会儿我让文姐儿来叫你们。”

这几年钱氏日子好过,对沈大郎一家也颇为照顾,好的种子优先给他们,驴啊牛呀农具什么的,也有问必借,沈大郎两口子并家里的三个娃也是实心人,帮着劈柴砍柴挑水,薅草打猪草等等毫无怨言,两家人子来往密切,沈大郎夫妻前几年特别节省,去年终于盖了一间气派的新瓦房,还给沈玉平娶了媳妇,沈玉平媳妇一过门肚里就揣上了,现在都显怀了呢。

“曾氏这人不错,是个知道报恩的。”钱氏点点头,夸赞道。

既然她有一番好意,自家也就不硬客套了,钱氏抓了些瓜子花生,包了一包糖,准备待会吃饭的时候捎过去,也不算空手上门。

“玉寿,我们把纸笔带上吧。”

沈长林说着,还从角落里翻出一本字迹青涩的《三字经》来,那是刚开蒙第一年兄弟俩合作抄写的,当时一笔一划抄的小心翼翼,还觉得不错,现在看来笔迹幼稚不已,因此早就搁在一旁没用了。

但只要是有字迹的东西,钱氏就觉得神圣,她将其保存的很好,现在除了墨迹有点晕散外,看起来还和新的一般。

“小弟宝全不是总说要认字吗,这三天我们就带带他。”

沈玉寿将纸笔拿了出来:“好呀。”

沈大郎的小儿子宝全今年八岁,虎头虎脑,随了他大哥也是有点小憨,性子耿直,经常嚷嚷着想学沈长林沈玉寿两位哥哥去读书,但沈大郎和曾氏合计了一番,再怎么亲妈眼,宝全都不是读书那块料,去也是浪费钱,便一直没送他去开蒙。

但是沈玉平却说:“小弟想去就送嘛,读个一年半载的,又有什么关系。”

自家就是为老二的儿子读书而分的家,沈大郎有点心理阴影,问大儿子:“你不介意?”

“不介意。”沈玉平平静道。

没人知道,当初周氏送沈玉堂去私塾的时候,他特别羡慕,现在看见小弟宝全,就好像见到了当年的自己,让小弟得偿所愿,就算弥补了他的童年遗憾吧。

这顿午饭吃的倍香,曾氏特意宰了一只最肥的母鸡,买了一条五斤重的大草鱼,收拾出来满满两锅肉,给沈长林和沈玉寿舀了两大碗:“吃,不够锅里还有呢。”

望着油汪汪,和辣椒炒的喷香的鸡块,还有和酸菜炖的极入味的鱼,兄弟俩吞了吞口水,都没有客气,敞开肚皮吃起来。

半大小子,在吃这一块可不是开玩笑的,一个十一岁,一个十三岁,正是抽身高的关键时期,曾氏眼见不够吃,又去院子后头掐小葱,准备再炒一个香葱鸡蛋。

“大嫂!”

沈大郎分到的宅基地和沈老四家的是挨在一起的,如今大哥盖起了敞亮新房,老四家的地皮还没动,他和媳妇孩子还缩在旧房子里凑合,但沈老四的媳妇最近有点坐不住了,总往沈大郎这边跑,说是要建新房讨教经验,隔三差五到曾氏这里串门,一口一个嫂子喊的香甜。

这不,这日闻见肉香味,又来了。

一家子骨血,曾氏不好做的太绝情,有时也给沈四郎媳妇好脸色,但也有不给面的时候,比如今日,她白了沈四郎媳妇一眼:“去去去,叫我大嫂,不怕婆婆撕了你?她可不准你喊我。”

“她敢,现在我才不听她的!”沈四郎媳妇跳着脚说。

曾氏无所谓的笑笑,拔完小葱站起来:“今天我家里忙,你改天来玩吧。”

说完也不管沈四郎媳妇,从鸡窝里拣了几个鸡蛋就进屋了。

“哎,行,我听嫂子你的!”

沈玉寿透过门缝,正好听见了她们的对话,他小声的对沈长林说:“奇怪了,我记得以前大婶婶是最和气的,对谁都好,但是别人对她却很不友善,现在怎么反过来了。”

连沈四郎媳妇这种人,对她都客客气气。

沈长林耸耸肩:“从前是人善被人欺,现在是富贵有远亲。”

透过村里这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沈长林也品出了不少的道理,那是在学堂上永远学不到的东西。

吃罢饭,他们开始教宝全认字,知子莫若父,宝全确实不是读书的料,几个字教了三天,就是没学会,但是沈长林沈玉寿还是留了那本《三字经》和一些纸笔给他,并带着宝全去了大岩村私塾,看望先生并顺便让宝全拜师。

李童生已经七十多了,身体还很硬朗,见两个得意门生来了,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好孩子,真是好孩子,过年的时候才来过,今日又来看我。”

看在学生的面子上,宝全这样明显这样有点迟钝的孩子,李童生也收下了,但私下和沈长林沈玉寿道:“这孩子认几个字倒是可以,若想考科举,那就是把人往火坑里推了呀。”

“李先生放心,他不科举,就是喜欢读书,读个一年两年的。”

李童生这才安心了:“你们俩呀,转眼都这么大了,刚来开蒙的时候,多小的个子呀。”

假期结束后,二人回到乙班继续读书上课。

半个月后,县试要放榜了。

兄弟俩天没亮就起来了,约上同考的几位同窗,一起往县衙跑去。

第35章 县案首.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