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综武侠]带着游戏系统穿武侠 > 第220节

第22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若是长孙飞虹的行动顺利,神枪会重新回到这位“绝顶凄凉会神枪”的凄凉王手里,关东三大家中的万马堂白家,大概率也能被拉上战车。

这便更给边关对峙增添了一分胜算。

这里的万马堂当然不是边城浪子中马空群和马芳玲的那个万马堂,而是以培养兜售关东好马而闻名的势力。

神枪会其实也做一点这种生意,但比起万马堂还是稍微欠缺了一点。

现在边关战事之中现在缺的是什么?

缺人缺指挥权限?大概没有那么缺的。

如今六分半堂和金风细雨楼以及迷天七圣盟的争斗落下帷幕,空缺出的人手连带着由无情指派的三路总管,足以改变不少局面。

缺物资?也未必。

大宋朝廷因为花石纲之事弄得天怨人怒,却还并非到了彻底国库空虚的地步。才被无情捋下马的童贯被送交国库的家产已经在暗中变成了一笔送往边关的军资,由泼皮风队伍运送这些物资往北方去。

戚寻送来的二十四箱寒铁也夹带在其中,其中的大半已经极有效率地打造成了兵器。

如今缺的是具有决断胜负效果的特殊武器,对峙北方快速游走作战的好马,以及对战的经验。

现在他们要做的正是协助长孙飞虹夺权,以神枪会囤积的铁器,万马堂的战马以及周芷若手中的武穆遗书填补掉这最后的空缺。

“蔡京就算意识到其中有什么不对劲之处,甚至意识到如今的赵佶只怕并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赵佶,等到宗泽将军在河北东路站稳了脚跟,神枪会换成昔日的领袖人物,断绝和他这位蔡太师之间的联系,都已经是他不能改变的事实。”

戚寻这次没骑着老虎,在这支离开京城的队伍中还是不要搞得这么特立独行比较好,所以她这会儿坐在那匹乌云踏雪上,和温丝卷骑着的那匹

马并辔而行。

“你说的不错,长孙飞虹这个人,重义气又有种为天下人而不顾惜生命的做派,只可惜想法需要人引导,但起码让他坐在神枪会首脑的位置上,对这场起码要持续上几年的战争来说,要比任何人都合适。神枪会内部公孙扬眉这些个后起之秀,连带着此前离开的孙青霞,都是站在长孙飞虹这一边的,这个时候就不能看是谁更人多势众了,而要看谁更有本事。”温丝卷回道。

“不过这倒是要委屈一下雷总堂主了,”戚寻无奈地摇了摇头,“都知道六分半堂出自霹雳堂,神枪会可不乐意看到自家老大是在六分半堂的支持下夺回来的位置。”

这可能就是某种玩火药势力的执念了。

但雷媚显然是不会在意这个的。

她如今不必当什么卧底,而是堂堂正正地当着她的六分半堂总堂主,现在相当于就是往山东跑一趟出个公差。

再加上长孙飞虹算起来跟她也是有些渊源的,当年雷损险些将她也连带着害死,多亏郭九诚相救,而这位郭牢头也同时是看守长孙飞虹的守卫之一。

雷媚在天牢中避祸的那两年间,算起来和长孙飞虹还是邻居。

那位的情况未必就比她好到哪里去,更是连天日都见不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要比雷媚还惨得多。

彼时刚失去了六分半堂大小姐名头的雷媚,在这个牢友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倒是可以说——

“这是苟富贵勿相忘?”戚寻想到这里忽然笑了出来。

雷媚不明就里地转回头来,却看到戚寻显然没有跟她解释的意思,也只能重新转回去和周芷若继续方才的话题。

这位来历神秘的神水宫少宫主忽然拉来的人也同样神秘得很,让雷媚越发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门派。

可惜她显然是不会投去神水宫的,比戚寻其实有点想拉过去的朱小腰还要没这个可能。

这世上会让人弄不明白的事情,雷媚更是自觉自己没必要事事都弄清楚。

不过她一向心思敏锐,在找周芷若搭话的时候便留意到对方在言谈之间所流露出的违和感,让人觉得她好像是从另外一个时代过来的。

这种奇妙的时空错落感,雷媚此前在戚寻的身上也感觉到过,只是因为戚寻上一次来汴京的时候那种特殊的装扮,而让这种感觉被另一种特殊的违和感所冲淡。

周芷若的情况则稍有不同。

或许周芷若也意识到了这种会透露来历的情况,但两人都没有对对方寻根究底的意识,按照戚寻所说她也并不会在此地长留,顶多就是一个月的光景,她也并没有拒绝雷媚在改换了聊天话题后释放出的善意。

戚寻是很希望她们两个多聊聊的。

雷媚如今其实也在摸索着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周芷若要统帅一方起义队伍也绝不只是和其他门派和明教通力合作而已,她们两个所做的事情之间是有些共同点的。

这又是两个足够聪明的姑娘,足以让她们在互相提出的想法相互映证中,对之后的举措越发心中有数,也在这种交谈中有所长进。

“你让我总结出些行军打仗之中的急救措施就是为了她?”温丝卷朝着周芷若看了眼。“荆州、亳州一路北上的地理环境容易引发的疫症……这是个什么路线?”

那是原本抗元的红巾军的其中一路的路线。

也是周芷若如果能应对下来察罕特穆尔的四支镇压军队中的一支后,最适合走的路线。

戚寻并不知道以周芷若如今的情况加上此番在北宋的见闻,再加上戚寻已经提前开始给她准备的临别礼物,她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更不知道在这个因为武侠世界而魔改出的平行时空,朱元璋有没有历史上开创明朝基业的手段。

若是周芷若只是想要天下安泰,作为起义军的一方势力,顺应时局抗衡元兵后,等到中原平定后抽身而退,回到峨眉继续这开宗立派大业无妨。

若是她有意逐鹿问鼎,这一段经验便会对她来说尤其有必要。

她并不只是个来送兵书的工具人而已,而是被戚寻带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不断汲取知识之人。

戚寻此前听她话中的意思,明教的各方教众跟这些零散各地的起义军是合作关系,与周芷若在一处的正是当年汉水之上遇到的常遇春。

周芷若要是真有此心,她出身渔家不错,却未必不能给自己重新谋划一个说法来历。

比如说当年常遇春护卫到了汉水后殒命的周子旺的后裔,就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要不要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

戚寻不喜欢替人做决定,更不会为了一个可能的锚点就让她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未来具有多种可能才有意思,反正戚寻还能从周芷若的助战Q版小人的样子上看到她的最新动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