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折金枝 > 第169节

第16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奈何谢言岐握住她的脚踝,又拖她到榻沿,“殿下自己擦药,难道还能比微臣顾得更全吗?”

话音甫落,初沅便骤然红了脸。

她羞赧地想去蹬他,结果反倒被他锢住踝骨,动弹不得。

天光正盛,擦过窗际翻飞而入,将空中浮动的纤尘都映照得清晰。

初沅埋首在茵褥中,感受着他动作,耻意逐渐漫上心头。

他指尖沾着微凉药膏,轻柔且坚定地擦拭那泛红的边沿。

极其轻微的一次触碰,便能让她禁不住地颤栗。

看见她紧张蜷起的如玉脚趾,谢言岐不禁无奈一笑:这傻姑娘,倒是对她自己挺狠。

就在初沅将要因为这份难堪背过气的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动静——

貌似,是有客到访。

流萤知道她和谢言岐在里面的事情,于是先行过来叩门,细声提醒道:“殿下,是太子妃。她带着绣娘过来,准备为殿下量制嫁衣。”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于初沅而言,不啻于救星。

这时,她终是敢从茵褥中抬首,眸里含泪地望向他,唤道:“谢言岐……”

她的嗓音婉转带着娇,可分明含着几分催促之意。

似是在委婉对他说:她的阿嫂都来了,现在,他也该走了。

好像为了印证她的话,外头的动静,也由远及近。

这般危急的境况,谢言岐甚至还好整以暇地盖好了瓷瓶。

见状,初沅实在无法冷静,终是挣扎着,不慎将玉足踢到他下颌。

……

太子妃也是临时起意,提前带着尚衣局的绣娘过来,为她量身缝制嫁衣。

毕竟,她到底是整个燕朝最为疼爱的金枝玉叶,这终身大事,更是马虎不得。

在厅堂静待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太子妃终是等到了初沅的姗姗来迟。

“阿嫂。”初沅迈过门槛,缓步朝她走近,行了个礼,“都怨我,起得晚了,害得阿嫂久等。”

太子妃温柔笑着摇头,道:“也怪我,没有提前告知你一声。”

她拉过初沅的手,往屋里走,语调舒缓地解释道:“虽说,距离你和镇国公世子的婚期,还有好几个月时间,但这凤冠霞帔,还是尽早提上日程缝制的好,以免之后出什么差错,来不及赶制。”

“你呢,也不用担心后面瘦了或是胖了,衣服不合身,到时候,自有天下第一针的绣娘为你修改。”

她和谢言岐的婚期,定在明年的二月。

距今,还有半年不到。

原先初沅还觉得,约定的日子遥遥无期,没想到这眨眼之间,便要着手为她准备嫁衣了。

初沅随着绣娘走进里间,直到量好身段,她还是有几分,不真切的感受。

……

这边,宫里开始为初沅的大婚做准备。

另一边,大理寺也遵循圣人吩咐,有条不紊地在调查十八年前,宋颐一案的真相。

临到年关,这桩旧案方才水落石出。

第175章

鉴于这桩旧案已经过去了数年, 许多事情都无法追溯、难以查证。

是以,谢言岐便带着差吏去往陇右和吐蕃,仔细在那边勘察了一番, 历时两月有余,终是循着蛛丝马迹, 查到了当年真相。

十一月初一, 在宣政殿的望朝之上,谢言岐递上了陈情的奏疏,里边详尽叙说了当年, 宋颐起兵谋反的始末。

那日, 宋初瓷在殿中的鸣鼓而攻、口诛笔伐,的确属实——

宋颐的调兵遣将、擅离镇地, 并非是图谋不轨,而是为了助得吐蕃的大王子登位, 以维持两国的敦睦邦交。

他出兵之前, 也曾向长安传信,告知边境的局势。

因着情况紧急,那个负责送信的函使,不敢在途中有一刻的停歇, 昼夜不分、马不解鞍,孰料,竟是在途径剑南道的时候, 不慎失足, 就此跌落山崖, 尸骨无存。

京中未曾接到宋颐的信件, 便以为是宋颐意欲谋逆, 于是就软禁了宋颐留京的母亲和妻子, 并且打着平定叛乱的名义出兵——

而剑南道和宋颐的镇地相邻,剑南道的节度使奉命出征,率先和宋颐的军队短兵相接。他不知其间内情,认定了宋颐的罪行,便没有任何的留情。

宋颐和他的亲兵尽数亡殁沙场,而没能等到援助的大王子松瓒,也随之落败。

吐蕃的二王子不满燕朝插手他们的内政,出于报复地安排一队精兵,乔装潜入陇右道境内,将前去平乱的谢言峰,当做了松瓒的援兵,设伏击杀。

就是这般,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所有的知情|人无一幸存,到最后,流逝的岁月,将过往尘封。

昔日有如神祇的将星宋颐,也由此陨落,在添油加醋的传言之中,成了世人声罪致讨的逆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