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晋击天下 > 第49节

第49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数百精兵,肃然而立,无声的看着司马珂,等待他的训话。

司马珂望着那一片如林而立、杀气漫卷的精锐战兵,心头不觉微微有点激动:“弟兄们……”

这三个字一出,原本生死看淡、神情肃然的精骑们,突然有点不淡定了。

东晋重文贱武,重世家轻寒门,而这些羽林骑虽说都是百战精兵,在朝廷大员的心目和贱奴无异。此刻,这个堂堂正四品的朝廷大员,而且是天潢贵胄,拥有最高贵的血统的宗室公子,一开口是“弟兄们”,这些羽林骑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沈劲和周琦两人,也是满脸的震惊之色,眼中对司马珂的敬重又多了几分。

最震撼的则卞诞,他出身名门之后,对司马珂这种称呼最为不适应,望着司马珂的背影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终究是什么也没说。

“明人不做暗事,我有一言,当与诸位弟兄说个明白,此次前往历阳镇守,敌军十数倍于我,或为孤城一座,九死一生,就算是本将亦做好殉国之准备……诸位但若有退意,尽可提出,本将绝不责怪!”

司马珂的声音不大,但是字字铿锵有力,充满凛然之气。

一时间,全场一片静寂。

第一个出声的,是疾风队队主田云,田云扬起战刀,哈哈大笑:“君侯天潢贵胄,千金之躯,尚且不惜此身,我等流民出身,幸得君侯看重,这条命算什么,跟着君侯拼了!”

紧接着,沈劲长刀一举:“誓死跟随君侯,万死不辞!”

众羽林骑响应声呼啸而起,数百战刀齐齐举起,相映成辉。

“誓死跟随君侯,万死不辞!”

“誓死跟随君侯,万死不辞!”

“誓死跟随君侯,万死不辞!”

这一刻,司马珂热血沸腾,长声大笑:“好,自今日而始,你等便是我司马珂的生死兄弟,管他豺狼虎豹、刀山火海,一往无前!”

长刀直指北岸,高声喝道:“渡江!”

江风凛冽,江涛滚滚,旌旗猎猎,百舸争流,载着数百大晋热血儿郎,义无反顾的往长江北岸而去。

※※※

历阳城。

听到司马珂率羽林骑抵达城下,历阳郡丞俞弼亲自率郡属官吏,出城五里迎接。历阳太守袁耽突然暴毙身亡,太守之位空缺,故由郡丞代理太守一应职责。

羽林骑虽只几百人,但是两个月前的那场追袭战,却令历阳百姓记忆犹新。虽然只是斩杀了区区十九骑,但是司马珂那滔天的战意,却令历阳人敬佩不已,故听到司马珂率军来援,众官员安心了不少。

远处涌起一阵烟尘,众人顿时激动起来,纷纷抬头望去,只见数百兵马缓缓的涌来。那队兵马越来越近,逐渐可以辨识晋军的筩袖铠和屋山帻,再往近,便可看到“大晋羽林骑”’的幡旗在风中飘扬。

众人不禁欢呼起来,纷纷迎了上去。

司马珂见得前头迎来一群身着官袍的官员和晋军甲士,急忙也下了马,向前相迎。

两拨人马相见,互相寒暄了一番。

俞弼满脸激动的说道:“听闻羯胡大军南下,郡内百姓无不惊慌失措,城内大户人家更是十逃五六,比起往日没落了许多。今幸得朝廷派兵前来镇守,百姓稍安,听闻君侯亲率羽林前来,更是无不欢欣鼓舞。”

司马珂微微一笑,问道:“可知胡虏离此还有多远,几日可达?”

俞弼恭声道:“据斥候来报,胡虏已到四百余里之外,预计十五日之内便可抵达。”

司马珂点了点头,笑道:“还请诸位放心,本将只是前锋兵马,后续尚有大军来援,三日之内必到历阳!”

俞弼及身后的众官吏稍稍松了口气,道:“如此甚好,否则城内百姓人心惶惶,逃走的会更多。”

进了历阳城,城内原本一片惊慌,到处看到背着包裹,推着小车要逃跑的百姓。当羽林骑的幡旗出现在东门大街时,大街上顿时欢呼声一片,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淡了许多,很多原本已经打包跑路的百姓,又折了回去。

司马珂在府衙大堂坐定,卞诞、沈劲和周琦以及俞弼所率的历阳郡官吏分列两边。

司马珂问道:“此处可有盛产青竹之地?”

俞弼答道:“城西低山,多产青竹。”

司马珂精神大振,露出满意的笑容道:“还请发动城中百姓,去采青竹五千根,须长六米以上,茎口一寸六七即可,不可过粗,亦不可过细。”

青竹,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长8-10米,粗4-6厘米。

俞弼虽不知司马珂有何用处,倒也没多问,便满口应诺。

这个曾经追袭斩杀羯人居摄天王第四子的少年到来,令众人安心不少。

司马珂又道:“传我命令,城内之水牛,概不准出城。另去临近村庄,收购三百头水牛,由郡府安排喂养,我自有用处。”

俞弼只道他要用畜力运输,也当即允诺。

最后,司马珂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画有图样的蔡侯纸,递给俞弼道:“我需要此般特制大枪头,帮让城中铁匠依图打制四千枝,日夜赶制,不得有误!”

说完,又道:“胡虏不日即将抵达,军情紧急,诸位速速去办,莫误了大事。”

俞弼等人一一应诺而去。

司马珂安排妥当之后,这才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卞诞疑惑的问道:“君侯要那青竹何用,莫非要制造长枪?青竹做枪,并非绝佳材料,军中亦备有牛津木和拓木,何必去采青竹?且运输畜力已备,白白增加喂养三百水牛,消耗粮草亦不在少数。再者,枪头越重,越不便使用,为何使用大枪头?”

俞弼淡淡一笑道:“敌军来势汹汹,若是一味固守,恐怕迟早粮草尽绝,届时众将士饿着肚子守城,城中百姓易子而食,必败矣!我欲以少击多,大破胡虏,便在此三策。”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