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203章 震撼来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求订阅)

第203章 震撼来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求订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爽,很爽,实在是太爽了。”

“一口气连听好几首诗,我感觉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震起来了。”

“我感觉所有的细胞都不断的跳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月下独酌》与《把酒问月》这两首诗,不得不说,将李白的个性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这更为加深了大家对于【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印像。

只是。

这并没有结束。

离开朝廷之后的李白,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

有一次。

友人宴请李白。

酒喝到一半,李白便停下了筷子。

他突然间感觉自己非常的茫然。

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也失去了人生方向。

他拔剑环看四周,更是感觉一种说不出的寂寥。

舞台上陈凡已经化身成为了李白。

他就像一个迷路的路人,上下四方似乎都不是他的去路。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行路难。

正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所作的诗句。

李白在发出行路难之后,他便离开了长安。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为什么李白的诗写得这么迷人。”

“我也不知道。但我喜欢他的这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哪怕茫然不知道去向,仍然对于未来怀有期待,并保持自己的信心。这就是李白,与所有诗人不一样的李白。”

“别说了,李白,我的李白。”

……

李白的风格实在是太强大强大了。

哪怕你仅仅只是看上一眼,李白的风格便完全不能让你忘怀。

正如李白的诗。

不同于杜甫。

可以说。

李白基本上不怎么写关于现实,关于人民生活的诗。

虽然他偶然有感兴趣的时候会写。

他大部分的诗,写的是朋友,写的是自己。

写朋友的诗,已然可以让李白名垂千古。

而写自己的诗,则让李白无人能及。

“离开长安的李白开始了周游天下,并且,在这一年,李白碰到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一直将李白当成是偶像。虽然杜甫并不是特别知名,但李白也并没有摆什么架子,欣然与杜甫一起浏玩齐梁大地。或许,在李白心中,在游玩的时候有个伴也挺好的。”

此时。

整个舞台画风变得清新了许多。

他不再有此前李白怀才不遇时的苦闷。

也不再有没有方向的茫然。

他与杜甫一同交流诗歌,一同探讨丹道之术。

甚至,他还时不时开起了杜甫的玩笑。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舞台上。

杜甫给李白写了一首诗。

李白也同样回赠了杜甫一首诗。

但李白这首诗却充满着无比的趣味。

对于李白来说。

写诗就像吃饭喝水,太平常了。

他实在是不理解杜甫作个诗要这么费力做什么?

这当然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同。

李白是将自己一腔热血化为诗中。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这是才华。

也可能是天赋。

而杜甫,更多的是体会人间疾苦,为人民大众所作。

虽然这会儿年轻时候的杜甫还没有创作出多么伟大的诗作。

但父亲去世,周游各处之时所见的百姓生活,早已印刻于杜甫内心。

所以他很多时候下笔不像李白那般一气呵成,他考虑的会更多。

“哈哈,这个画面有趣。”

“千古两大诗人相会,没想到这么有趣。”

“不过看起来李白并不是特别重视杜甫。”

“什么重视不重视,此时的杜甫就是小杜,比李白小这么多。李白完全将杜甫当小弟弟看待,这不是很正常吗?”

“这倒是。”

看到千古诗圣的杜甫在李白面前只是一个小弟弟时,众人亦是不时笑出了声。

“李白与杜甫一生当中见过三次,在第一次相见之后,两人又约到同年秋天一起出游。而第二次出游的时候,还碰到了高适。此时的高适还不是后来的侯爷,也还没有中第。当然,杜甫也没有。包括李白,三人其实都没有什么功名。大概是志气相同,大概都是一代才子,三人成为了好朋友……”

“这一年的冬天,来到了齐州的紫极宫,李白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不过唐朝时期的道士与的后来的道士不尽相同,不少道士只不过是身份的象征,他们并不一定是完全出家。或者,他们就是将道士当成是一种理想寄托。就像玉真公主一样,而杨贵妃也同样当过道士……”

“这个理想来源于少年时期。少年时期的李白就很喜欢丹道之术,对于道家思想非常执迷。而且,他还拜了道士为师父,并且结交了一位著名的道士元丹丘,以及一位隐士岑勋。事实上,李白拜谒玉真公主,也是在元丹丘的帮助之下,这才得已相见。”

“在辞别杜甫与高适之后,李白又一次与元丹丘相会。”

此时。

陈凡的讲解已经停下。

舞台上,赫然出现了几位道人。

“太白道友,我们又相见了。”

“丹丘道友,别来无恙啊。岑夫子,你也别来无恙啊。”

“我们自然别来无恙,倒是你,还去长安吗?”

酒桌之上。

正是李白,元丹丘,和岑勋。

“丹丘道友,就别来歧笑我了,我这一趟前往长安,只感觉像做了一场大梦。”

“浮生若梦,来,太白道友,我们喝酒。”

“哈哈哈,喝酒,丹丘道友,岑夫子,今天我们必需痛饮三百杯。”

三人哈哈大笑,痛饮高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