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跃马大唐 > 第304节

第30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646章 会师

数日后,四名领军讨伐吐蕃国的节度使联名的奏折被快马送往京城。这封奏折要得到回复那也起码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远隔万水千山,即便是快马极递来回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

剑南大军也拔营挺进匹播城下,在距城三里之外扎下了更为坚固的大营,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王源除了让阁罗凤带着他的全部兵马加入后勤物资的运送之中,还另外调拨了两千兵马参与保障后勤物资的运送。这样一来,剑南军中的战斗兵马数量又减少了六千。但以目前的局势,重中之重是保证粮草物资的及时充足的供给,让剑南大军得以军心稳定的驻扎在匹播城下骚扰施压,至于军中多几千少几千的兵马却是无关紧要的。

匹播城中的吐蕃大军也像是被打蔫了一般,完全不考虑出城交战的事情,任凭剑南军每日城下叫骂,耀武扬威的逼近城下挑衅,他们也紧闭城门丝毫不理,下定决心要把乌龟做到底。剑南军十几架神威炮架在城下数百步外,每日发射几十枚霹雳弹到匹播城的城头城内,天天炸得他们不得安宁。吐蕃人也忍气吞声,在被炸之后默默的灭火抬走尸体,然后缩着脖子等待下一次的轰炸,完全没有了锐气。

按照预定的计划,高仙芝在六月中决定领兵东进,和王源的剑南军汇合。一来高仙芝的三万五千兵马尚在逻些城西南,面对着近七万吐蕃大军的拦阻,他无法突破,也不能突破,因为有北路军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但这么一来,三万五千兵马便只能困在那里无所作为。而且处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和剑南军相隔近两百里,双方无法做到相互呼应进退甚至救援相助。这便是一开始王源提出要合兵共击共同进退的原因。本着这个原则,高仙芝也要将兵马开往东面和剑南军汇合。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高仙芝的兵马在逻些城西南的尼木县一带已经呆的太久。高仙芝的补给靠的是以战养战的原则。前段时间,他率兵横扫近千里的路程,一路上的补给靠的是攻下城池,劫掠吐蕃本地的牧民的牛羊,甚至是猎杀高原上的野物补充。

但在尼木待了近一个月,当地的吐蕃百姓都已经逃了个干净,已经无粮为继。高仙芝的兵马本就没有后勤补给的线路,从大小勃律国到逻些城近千里之遥,沿途高山峡谷荒原冰雪之地,这是一条没有后勤保障的路径。而当北路军全军覆没之后,吐蕃北境以及西北的大小城池已经尽数被吐蕃人重新占领,也根本没有粮草的来源。现在三路兵马中一直保持着后勤物资通道畅通无阻的便只是王源的剑南军了。就算没有合并的规划,到了这个时候,高仙芝唯一可能的办法也是和剑南军合并,共享这条生命线了。

六月十六日,高仙芝率兵从尼木出发,他没有直接往东,而是往东南方向,意图避开吐蕃人的拦阻,跨过雅鲁藏布江的大峡谷,从峡谷之南的山峦之地往东绕到匹播城南边的大雪山,之后再跨江北渡和剑南军汇合。这便等于是饶了一个弓形的大圈子。但他的大军一动,虎视眈眈驻扎于他和逻些城中间的曲水城和贡嘎城的七万吐蕃兵马立刻便知晓了他的意图。他们急忙起兵追击,意图阻挡高仙芝渡过雅鲁藏布江。

高仙芝将计就计,在位于大峡谷北侧的山峦之地设下了埋伏,同时伪装出大军正奋力渡江的架势,吸引的西川都的两万骑兵冲入了他的包围圈。安西军截断他们的后路,来了个关门打狗,将这两万骑兵活活闷在了山谷里。最后只有三千多吐蕃人在这场埋伏中生还。

消息传来,密切关注着高仙芝大军动向的王源大为叹服。王源自己心里很清楚,高仙芝才是真正的这个年代的将星。自己之所以有今天,一大部分的功劳是因为自己的一千多年的智慧的累积,开了一些不属于这年代的外挂。而高仙芝却是真正靠着真本事驰骋沙场的将领。在这方面,自己和他完全不是在一个量级上。但王源倒也心安理得,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能开外挂也是本事,这是老天爷给的优势,倒也心安理得。

为了防止匹播城的兵马出兵拦阻,王源下令对匹播城展开了佯攻作战。数万兵马在城下列阵,攻城器械云梯冲车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的。神威炮也一字排开的架设在城下。摆出一副你敢出兵去救,我就敢立刻攻击匹播城的架势。

这一招果然奏效。上一战战败后被尺带丹珠和倚祥叶乐申斥的狗血淋头的额那儿古不敢再贸然出兵协助拦截唐军。因为赞普尺带珠丹给他下了死命令,匹播城绝对不能丢,一旦丢了匹播城,便等于沦丧了吐蕃国的第二大城池,一小半的百姓将沦丧敌手,而且还将逻些城暴露在敌军面前,赤裸裸毫无保护。所以,在拦截安西军还是保住匹播城之间,额那儿古选择了后者。

经过近十日的艰苦行军,高仙芝的安西军几乎横跨了整个吐蕃国的纵深来到匹播城下。七月二十六日夜,剑南军营的南方,高仙芝率领着疲惫但精神奕奕的安西军三万余兵马抵达。王源和哥舒翰李光弼三人携上百名军中将领亲自相迎于大营之外,迎接这个传奇的名将和他手下传奇的兵马进营。

王源的双目一直盯着高仙芝细看,但见那高仙芝坐在高高的白马之上缓缓而来,一身已经磨损的黯淡无光泽的普通明光铠穿在身上,显得身材修硕而得体,身后是米白色的长披风,虽然破了几个洞,脏了好多处,但依旧迎风飞扬。他的面色黑瘦胡须潦草,但难掩其俊朗之气。不愧是传说中的大唐将领之中的俊俏人物,整个人身上散发着一股自信和高傲之气。

王源心中暗喝了一声采。果然是个俊朗人物,这样的人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靠才华。放在后世,就这气质和身材长相,怎么也是个偶像级别的明星了。就算是在大唐,这位高仙芝高大帅恐怕也是很多官家小姐,青馆名伶们的梦中情人了。

王源看着高仙芝,高仙芝也看着王源,两人不用别人介绍,都已经认出了对方,虽然他们素未谋面。

“高大帅,你们终于到了。这可太好了,久闻高大帅的威名,今日终于能见到真容,真叫王某手足无措,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了。”王源拱手作揖长声笑道。

高仙芝哈哈大笑起来,拱手回礼道:“王大帅忒客气了,应该是高某人感到荣幸才是。高某早就听说朝廷这两年出了一位后起之秀,率军打仗出奇制胜,是一位冉冉升起的将星。我便很想见一见王大帅,但可惜我身在安西,回一趟京城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便只能作罢。今日一见,果然是翩翩美少年,俊俏之极的人物呢。我喜欢,哈哈哈。”

两人一见如故,相互聊个不停,倒像是多年没见的好友一般。再加上这两人都是俊俏潇洒的人物,相形之下周围的人个个长得如歪瓜裂枣一般,自惭形秽。

直到赵青提醒王源,王源才醒悟过来,自觉失态。没想到自己和高仙芝竟然如此投缘,这要传出去或许要被人怀疑自己喜好美男子,性取向有问题的。当下转身替高仙芝引荐身边的人,哥舒翰李光弼等都是平级的节度使。但高仙芝对他们可就不那么热情了。眼中带着一丝的嘲讽的意味,不用说也是为了哥舒翰和李光弼不顾一切抢功劳将北路军葬送在纳木错湖一带的事情而不满。

哥舒翰和李光弼倒也不跟他计较,这位高仙芝的高傲自大是出了名的。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有本事又长得帅呢?而自己两人确实是葬送了北路军的三万兵马,此刻托庇于王源的剑南军营之中,也难怪人家看不起。

王源这边的将领介绍完毕,高仙芝只转身向王源等人介绍了唯一一个他手下的将领,那便是安西兵马使封常清。由此可见,高仙芝的眼中对于普通的将领几乎是无视的,而这位封常清显然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极为重要。

王源当然知道这封常清的大名,此人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但却很有本事。以前的事情不说,最近封常清的得意之作便是在穹隆银城的那场攻城战中,当高仙芝一筹莫展的时候,是封常清带着一千兵马摸进了城中,里应外合将城池攻破,给了安西军从高原荒漠出来之后第一个可以休整歇脚的地方。

众人寒暄见面客气完毕,王源在大帐中摆下酒宴,给安西军将领接风。剑南士兵们也杀猪宰羊犒赏远道而来的安西军士兵。安西军上下已经十几天不知肉味了,当晚一个个吃的饱嗝连天,大呼过瘾。吃饱喝足之后一个个倒头便睡,鼾声如雷。

他们确实太累了,从三月中出兵到今日,近四个月的时间他们没有好好的睡过觉,或者是无法安心睡过觉。从高山峡谷纵横的雪山之地,再到荒凉冷漠的高原旷野,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过数十场,白天无时无刻不在警惕敌军,夜晚还要忍受严寒以及荒原上的凶猛野兽的袭击,他们闭着眼,心里也是悬着的。只有今晚,在强大的剑南军的营寨里,他们才能睡得如此踏实。

第647章 赌局

匹播城下,大唐讨伐吐蕃的三路大军四位大帅终于聚首,可谓是开战以来破天荒第一次。这四人中,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都是大唐军中的风云人物,无数士兵们的偶像。而新近崛起的王源的威名丝毫不比他们差,甚至有赶而超之之态。

唯一遗憾的是,这样的聚首来的迟了些,若是早一个月的时间,三路大军正挟胜利之余威在此会师,匹播城下定是另一番的光景。现在说是三路大军聚首,其实也只剩下了两路兵马,北路的两名大帅已经成了光杆司令。即便是王源和高仙芝,手中的兵马也极其有限,三路兵马会师之后的总兵力也不过七万人而已。

但对吐蕃人而言,这七万人却是让人恐惧的。安西军抵达匹播城下,城中的额那儿古着实吓了一跳,一边大骂西川都的兵马无能,竟然眼睁睁的放了这三万多兵马来到了匹播城,一边立刻上奏请求赶紧增援匹播城。

这时候唯一能增援的也就是西川都的兵马了,七万兵马被高仙芝坑了近两万,剩下的五万兵马在安西军抵达的次日便一股脑的从逻些城西南方赶到了匹播城。匹播城中再一次聚集了十五万大军,但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这十五万大军已经是吐蕃最后的老本了。虽然逻些城中还有五万兵马,但那些兵马是保护赞普和王公大臣的兵力,另外还控制着逻些城的治安,那是动也不能动的。

这一点唐军大帅们早就心里有数了,安西军一来,西川都的兵马也一定跟着来,那是肯定的。眼下匹播城中又汇聚了大量的兵马,似乎一下子战争的导火索又即将点燃,似乎一场大战又将一触即发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初十六万对六万都没打赢,额那儿古现在根本不可能冒险。眼下除了耗着别无他法,额那儿古也不知道这么耗下去何时是个头。但他心里清楚,唐军肯定会有所动作,不会这么无休止的耗下去。已经快到七月了,九月之后高原上的天气便开始转为严寒恶劣,唐军绝不会熬到那个时候。当然,额那儿古希望他们能忽视这一点,到了寒冷的天气来临,或许自己有可能一雪前耻。

唐军营中,这几日高仙芝也在竭力的劝说王源进行一场攻城作战。高仙芝的理论很简单,无论是战是和,都需要攻一场才成。朝廷的旨意在七月初便要抵达,到时候如果朝廷决意要灭吐蕃国,那么这匹播城是一定要拿下来的,至于逻些城如何攻,那是后话。如果朝廷同意和吐蕃人议和,其实也需要一场凶狠的攻城战展示肌肉施加压力,那样和议才能顺利的进行,逼着吐蕃人开出更有利于大唐的条件来商讨和议。

王源对他的观点是赞同的,但王源却绝不会同意他的攻城方式。高仙芝希望七万大军来一场传统的正规的展示实力的攻城作战,对于最后一点王源赞同,但前两点王源觉得毫无必要。只需要展示肌肉给予对方极大的心理压力即可,却不必来一场人海战术,白白的死伤兵马。若一旦攻城损失太多,反倒容易助长吐蕃人的士气,那样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王源安危高仙芝稍等两三日再谈这个问题,因为他在等第三批补给的到来,第三批的补给中有一千枚霹雳弹,王源打算不计成本的用这些霹雳弹逼着对手答应和议。这虽然很花钱,也很让王源肉痛,但比之传统的攻城作战更为有效而且很少伤及人命。

而且王源断定,朝廷是一定会同意和议的,很简单因为这是远在吐蕃的四名节度使的一致建议,朝廷一定会慎重考虑。另外一点便是,朝廷从哪里抽出二十万的兵马来增援?就算现在新调集兵马新募集兵力增援,时间也太晚了。很快就要到秋天,高原的秋天眨眼就没了,叶子一黄便要下雪下冰了,到时候还怎么打仗?自石堡城之战后,冬季出兵作战其实已经成了大唐朝廷上下公认的大忌。

三日后,一万多人的押运粮草的兵马从后方抵达,这一次运来了上千辆大车的补给。粮草物资一应俱全,但王源只在乎四辆用健马拉着的拖拽着木箱子的车辆。那上面的木箱子里便是霹雳弹,距离上一次运送霹雳弹才一个多月,为了完成王源要求更多霹雳弹的要求,恐怕柳熏直和张正一都已经拼了老命了。

高仙芝这几天也听说了剑南军神威炮霹雳弹的威力,但他却不信世上真有这样的东西,投掷下来便可炸出方圆丈许的大坑,可炸死炸伤方圆两丈内的一切人马。在他的见识里从没见过这种东西,所以他将此事当做是他人的言传附会。即便有人拉着他去后方数里外当初大战的场地上指着那些满地的坑坑洼洼给他看,他也付之一笑,说道:“明明是你们挖的陷马坑,你当本帅瞎么?”

高仙芝就是这么个极度自负的人,他从不相信讹传,只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一般有些本事的,或者是长得帅的,都有这种盲目的自信,这或许是人的通病。

当王源下令将这一千多枚霹雳弹入库的时候,高仙芝站在一旁笑道:“王老弟,你的计策便是将这些圆疙瘩投进城中,无需士兵攻城,匹播城中的人便会吓得半死,接受咱们的议和么?”

王源知道他在调侃自己,微笑道:“高大帅,咱们打个赌吧,若我能以此物让匹播城中的吐蕃人魂飞胆丧,高大帅需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高仙芝呵呵笑道:“什么条件?”

王源道:“我对高大帅的人品武功极为仰慕,希望能和高大帅交个朋友。或者是冒昧一些,和高大帅结为异性兄弟,不知是否高攀。”

高仙芝呵呵笑道:“有趣,我高仙芝可不太受人待见,我得罪的人怕是有一箩筐,你反倒主动要和我攀交情。按理说你的名气已经不亚于我,又何必和我套这样的交情。”

王源正色道:“这不是套交情,这是真心的仰慕。你若不愿我也不勉强,交个朋友也好。”

高仙芝点头道:“我为何不愿?我对你印象也不错呢。这事儿便这么定了。你既有此心,也不用打赌,你我直接结拜便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