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跃马大唐 > 第231节

第23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德安大笑道:“这位老将军跟我谈忠孝节义么?那么请老将军告诉我,何为忠?”

李宓沉声道:“侍君不二,是为忠。”

周德安面带鄙夷之色道:“老将军这忠字的解释未免太狭隘,真正的忠可不是你老将军口中所言之忠。《左转》云:尽己心力以奉公、任事、对人之美德曰忠。诸葛孔明云:赤诚无私为忠。《战国策》中云:竭尽心力以任其事、服其职曰忠。孔夫子云:直率为忠,故所以有忠言逆耳之语。我所言皆为先贤或史书之语,皆有出处。老将军所言的忠,我却不知出处何在了。”

众人目瞪口呆,这周德安引经据典舌战滔滔,在座这些领军的将军那里知道这些东西,就算读过书的也都是一知半解,却又怎是敌手。

王源呵呵笑道:“我道为何派了你这个唐人来军营之中,原来是来耍嘴皮子来了。”

周德安正色道:“王副帅此言差矣,本人来此是要同王副帅商讨双方罢战议和之事。至于刚才的那些话并非本人提及,而是你属下的将军提及。而且本人也是论理而非狡辩。我听说王副帅也曾是大唐翰林院学士出身,他们不懂,副帅不会也不懂吧。”

王源呵呵冷笑道:“难得你还记得你来此的使命,好,你爱辩,我便陪你辩一辩。让你辩爽快了,咱们再谈正事。”

周德安咂嘴道:“副帅既认为我是强辩,我也无话可说。副帅要和在下辩一辩,在下也不敢不奉陪。”

王源哈哈笑道:“有趣,有趣,这是向我挑战了。看你样子该是自负才高八斗之人,天下人都不在你的眼里了。好,我知道你肩负和我大军和议之责,派你这个伶牙俐齿之人前来必然是准备要用你的辩才说服我们同意你的条件。君子成人之美,我成全你。你若能辩的过我,不用你提出条件,我大军即刻撤军北归,不再进攻太和城。你看如何?”

众将大惊,均诧异看着王源,副帅竟然要和这个舌绽莲花的家伙以辩论打赌,这要是输了,难道便直接退兵不成?众人虽对王副帅的本事钦佩,但仅限于带兵打仗上,对于王副帅辩才上的本事可是闻所未闻。

周德安心中一阵窃喜,来之前便知道此行责任重大,之所以巧舌如簧,倒也不是要激怒对方,而是要在气势上压倒这些只会打仗的唐朝将军们。论好勇斗狠自己可不是对手,但论到唇枪舌剑,自己可以秒杀这些蠢头蠢脑的丘八们。

“好,便依王副帅之言,咱们便辩一辩,若我赢了,你大军即刻撤出南诏。”

“你若输了呢?”王源笑问。

“我若输了,便……便……拂袖而返,不置一词。回去请国主和公主另派人来和副帅商讨便是。”

“你倒是会算计,输了毛都不少一根。我也不跟你计较,你输了我也不罚你,也不赶你走,还是依旧商谈和议之事。只有一个要求,你若再和议时巧言诡辩,我便扒了你的衣服命人用鞭子赶着你回太和城。”

周德安咽了口吐沫,咬牙道:“便遵副帅之命便是,我若输了,只谈和议,不再多说一句废话。”

王源呵呵而笑,站起身来来到周德安身边,沉声道:“看你样子应该是自诩才高八斗,经史子集都读的滚瓜烂熟了。”

周德安抱拳道:“不敢,经史子集不敢说滚瓜烂熟,倒也倒背如流。王副帅若是想赢我,大可不要在这方面出题于我辩论,我也不计较。”

王源呵呵笑道:“你这是激将我,好,我便上你这个激将法。我便在这方面出题问你一问。你《论语》读的如何?”

周德安心中狂喜,面色却淡然道:“《论语》乃天下文士自小便研读之经,在下自然也是每一字每一句都熟读了。王副帅,劝你还是不要在这上面出题,论语全经除却篇名一万五千九百字我可是滚瓜烂熟。”

王源点头道:“你激将法用的挺熟练的,我偏偏上你这个当,就在论语中出题。”

“那也随便你王副帅了,只要事后不要说我胜之不武便好。”周德安淡然道。

王源一笑,微微思索了片刻开口道:“听好了,题来了。”

第471章 戏耍

“周学士,你能否告诉我,孔夫子座下多少弟子,贤者几人?”王源笑问道。

席上众人尽皆愕然,这样的问题也叫问题么?即便是这些没读过多少书的将领们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别说确实有些才学的周德安了。

周德安先是诧异,继而大笑道:“王副帅,你是在开玩笑么?这个问题便是去私塾之中去问六七岁的孩童,他们也都是知晓的。”

王源肃容道:“当然没那么简单,我只是问你知不知道,你知道便答,不知道便不答,哪来这么多的废话。”

周德安冷笑道:“孔夫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我可以将其弟子之中有名者的事迹一一说与王副帅听。”

王源摆手道:“我可没兴趣听他们的名字。你回答的很好。那么真正的问题是,孔夫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中。年及弱冠的成年人几个,未及弱冠的少年有几个?”

众将愕然,周德安也是愕然,皱眉道:“这算什么问题?此事并无记载传承,后人如何得知?王副帅问的问题可真是让人奇怪。是否我可以随便回答个数字来,反正王副帅也不知道答案。”

王源斥道:“放肆。答不出来便认输,却来扯东扯西。我自然知道答案,而且必教你信服。谁说没有记载?我可以告诉你,答案便在《论语》一万五千九百字之中。你自己愚笨,却来褒贬我的不是。”

周德安眉头紧皱,听王源说答案便在《论语》的一万五千九百字之中,立刻沉思默诵《论语》全篇。王源知道他在从头到尾的默诵,倒也并不催促,只负手微笑而立,双目看着厅外青天。

厅中众将寂静无语,读过论语还记得论语全文的也都默默的开始背诵,想在其中寻找答案。不愿动脑子的如刘德海等人便嬉皮笑脸的看着周德安愁眉苦脸的样子,指指点点的相互交头接耳的取笑他。

不久后,周德安吁了口气沉声道:“王副帅。”

王源回过头来微笑道:“周学士可知道答案了?”

周德安摇头道:“此题无解,本人默诵论语全篇,未有一篇提及七十二贤弟子之中多少是成年的,多少是少年人。副帅这是拿我逗趣呢。”

王源冷声道:“拿你逗趣?你未免高看自己了。你自视甚高,但在我眼里却不过尔尔,我可没闲工夫跟你逗趣。你若是答不出来便直接承认,倒也不用为自己找借口。”

周德安快速的《论语》再次默诵一遍,确定根本没有答案,这才斩钉截铁的道:“我答不出,请王副帅赐教。”

王源呵呵冷笑道:“果不出我所料,自诩满腹经纶,其实不求甚解,读书何用?”

周德安怒道:“王副帅知道答案何妨说出来教我心服口服。答案在《论语》那一节当中?”

王源道:“你倒背如流,莫非不知《侍坐》篇么?”

周德安诧异道:“《侍坐》篇?何来答案?”

王源负手吟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是说的清清楚楚么?”

周德安皱眉道:“那里说了贤者七十二人中有多少成年者,又有多少少年人?”

王源斥道:“蠢材,冠者五六人,五六人是多少人?”

周德安呆呆道:“五六个人啊。”

“蠢材,五六乃五个六之意,五六三十,是三十人呢。冠者五六人,便是说已及弱冠的成年弟子是三十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