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跃马大唐 > 第220节

第22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蛮兵弓箭手迅速集结起来,用长弓朝堤岸中间射箭压制,箭雨瓢泼而下,确实将堤岸下方的众人压制的无法抬头,毕竟那是数百弓箭手的密集攒射。紧接着,借着弓箭的掩护,一群蛮兵点起火把冲上大坝逼近大坝中间地段,将火把投掷过来。数百只火把划破夜空落在堤坝上下,顿时照得周围光线明亮,甚至引燃了堤坝斜坡上的枯草。

不久后,数十名吹箭手以匍匐在地的姿态缓缓爬到射程之内的合适位置。几名唐军弓弩手刚刚探头射击,“突突”数声响过,便被吹箭射中,叫都没叫一声便滑下斜坡,摔入堤坝外侧的泥潭里。

这几名弓弩手的死也给蛮兵提示了唐军躲藏的位置便在堤岸外侧的斜坡上,于是弓箭攒射的重点转到了斜坡上,很快又有数名唐军被乱箭射杀,形势顿时恶劣之极。

“我去解决了那些可恶的吹箭手,否则既无法冒头还击,而且也会一个个的被乱箭射死。”公孙兰沉声道。

王源刚欲反对,便见公孙兰腾空而起,瞬间出现在堤坝上。数十名蛮兵吹箭手立刻将长长的吹筒对准公孙兰,“突突突!”几十只毒箭射向公孙兰。公孙兰左手握着披风一段快速转动,就像转动一张巨大的盾牌一般,那些吹箭尽数被披风卷落在地,她的身形刹那之间便前进了数十步,寒光一闪,右手一柄长剑已经在手。

王源大吼一声:“掩护。射击。”从斜坡上冒出头来,手中臂张弩对着山坡上火把攒动人影憧憧的蛮兵弓箭手射出一弩。数十名弓弩手也不畏天上落下的箭支齐齐探头朝岸上的弓箭手射出一轮。

“噗噗噗”,十几名弓箭手在远距离之外被臂张弩击杀,阁罗凤身前站着的一名蛮兵护卫也中箭倒地,吓了阁罗凤一跳。

再看公孙兰,以及如猛虎入羊群一般扑入几十名吹箭手的人群中,这帮吹箭手刚来得及将吹箭上膛便被公孙兰近身,剑光闪烁,血光飞溅,公孙兰的剑上下左右闪动,每一次闪耀寒光都有一人毙命,片刻之间一群吹箭手尽数被斩杀。

阁罗凤指着公孙兰大吼道:“射杀了他,射杀了他。”

蛮兵弓箭手们弯弓搭箭,“嗡嗡嗡”弓弦响成一片,对着公孙兰所在的位置射出一轮箭雨。公孙兰身子跃起在空中,手中剑光闪动,格挡掉十几只箭支,身子如鸟般扑入堤坝外侧的暗影里,黑魆魆的箭支的残影在夜空滑过,追着她的身影落下。

王源骇然大叫,身子猛冲上堤坝,丢下弩箭,脚下飞奔数十步飞身扑下斜坡。柳钧和弓弩手们忙不顾死活探身连续向岸上连续射击,以掩护王源。

王源跃下斜坡,身边弓箭滑过的声音“嗖嗖”作响,但王源唯一想的便是公孙兰如何了,刚才那一大堆箭支追着她的身影落下,不知她生死如何。

“过来。”暗影里有人叫道。

王源大喜,扑向那里,只见公孙兰身子紧紧贴着斜坡靠在那里。

“表姐可无恙?”王源慌忙问道。

公孙兰咬牙道:“没事。”

王源见她眉头紧皱,抱着左臂,忙凑过去看,只见公孙兰左臂上插着一根羽箭,鲜血染红了衣衫。王源大惊失色,忙伸手入怀掏出一小包药来叫道:“快服药,也许有毒。”

公孙兰失笑道:“没毒,我闻得出。替我拔了箭便是。”

王源手脚麻利的一剑砍断箭头,抓住箭柄用力一拽,将箭支拽了出来。公孙兰猛哼一声,眉头皱起道:“你也不说一声。”

王源一边道歉一边倒了一大包金疮药在她的伤口处,掏出布巾来牢牢扎住伤口,这才松了口气。

“咱们只是拖延到援兵到来便可,你又何须拼命?”王源埋怨道。

扭头又看着山谷入口处的黑暗骂道:“这个宋建功,这里打的乱七八糟,起码小半个时辰过去了,他居然按兵不动,回去我要找他算账,到现在还没出现。”王源怒骂道。

像是听到了王源的埋怨一般,但见山谷入口之处一只火把闪动了一下,片刻后一大片火把出现在山谷入口,瞬间便是一片火把的海洋。那是宋建功率领着一大队唐军骑兵正溯流而上涉水飞驰而来。

王源长舒一口气道:“可算来了。”

蛮兵惊愕的看着下方奔腾而来的唐军骑兵,耳中听到喊杀声如怒涛一般传来,均面色陡变。

“国主,怎么办?”一名蛮兵卫士问道。

“哼,原来早在山谷下方待命支援,我本希望能在他们援兵到来之前掘开堤坝了,但现在只能撤离了。不过不要紧,后面慢慢跟他们玩。撤。”

阁罗凤一挥手,所有蛮兵立刻撤离,不顾后方柳钧带着弓弩手追着屁股的施射,迅速钻进山林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柳钧也不敢靠近树林,只得悻悻作罢。

第444章 强攻

宋建功率领骑兵赶到,得知公孙兰受伤,士兵们也死了十余人时甚为恐慌,一叠声的请求恕罪。王源一问才知道,原来从花甸坝的漫水草地进入谷中的一段满是浮木淤泥,宋建功很是花了一番功夫才疏通了道路,倒不是他故意来迟。

王源安慰几句便也作罢,毕竟自己也是失策,根本没预料到竟有上千蛮兵在这里,还以为最多是小股蛮兵在这里准备掘堤。

为消除这座堤坝带来的威胁,王源一不做二不休命人将中间草包垒就的堤坝往下掘开一尺开始慢慢的泄洪。由于下方河道的堵塞处在傍晚扎营前派人做过疏通,下方草地中的漫水正在消退,只要控制好泄洪的速度,下方草甸不会发生洪水之灾。

扯开数层草包后,水流发出轰鸣声奔腾而下,气势惊人。下边的泄洪山谷顿时一片汪洋。众人尽皆咂舌,这还只是有控制的泄洪,若是完全掘开这两三丈宽的巨大缺口,水坝内的洪水必将将下方所有的东西都冲毁,后果不堪设想。

半个时辰后,水坝中的水位明显下降,王源下令再往下掘开一尺,就这么一尺一尺的扒开缺口泄洪,到五更时分,整座堤坝中积聚的大量洪水逐渐倾泻见底,彻底失去威胁。

东方露出曙光时,王源这才和宋建功柳钧等人带着两千疲倦的骑兵回到下方的花甸坝草甸子上。下方草甸子的积水稍微深了些,但并未淹没军营坐落的干燥地面。上方流入的水和下方泄出的水流速度基本相当,水位正以缓慢的速度下降。

看来这便是这个季节花甸坝平地的常态,再往后天气更热的时候,这里的水位应该更深,因为上方雪水融化的速度加快。这也是为什么这片地方无法居住的原因。

其实改造很简单,疏浚穿越草甸中间的这条河道,挖深挖阔让水流更快的通过这里。并将草甸中的十几个池塘清淤挖深储水,很快便可改造这片地方。但王源现在可不会让大军耽搁于此浪费时间。回营后只简单的稍作休息,大军便立刻拔营启辰。

从姚州出兵两日,走在崎岖难行充满危险的道路上倒也罢了。阁罗凤也不让人消停,每晚都加以骚扰,各种阻挠诡计让人应接不暇。按理说,连番遭受这种非常规的骚扰,对于士气会是一种打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全军将士的士气似乎并没因为连续遭到袭击而变得低迷,反而因为王副帅连番的应对恰当而对王源充满信心。

这就像是一种历练,每个人都在经受这种历练,经历之后,反而会变得更加的强大。

剑南兵马其实从内心里惧怕南诏蛮兵的那些手段,无论是毒瘴攻击还是什么驱毒蛇毒虫攻击以及其他古怪的攻击手段,这些都是唐兵心中的阴影。和南诏国打仗,所有人其实心底深处都对这些未知手段带着深深的恐惧。而现在,在王副帅的率领下,南诏国的这些手段一一被化解,这让士兵们心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恐惧到现在的不过尔尔,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飞跃,也是对敌士气上的飞跃。

第三日的行军速度更快,连过白云,鹤云,三阳三座山峰,走完了剩余四十里的道路,天黑前终于抵达弄栋城下。弄栋城是当姚州都督府建制还健全的时候属于姚州都督府辖下的一座城池。建在三阳峰东南的巨大平原上。

筑这座弄栋城的意义,一方面是姚州羁縻州伸向南诏腹地的触角,便于更好的监督和控制诸蛮族势力。另一方面,也是作为一个跳板。从弄栋城往西南方向,继续沿着苍山诸峰的走势行军,便可抵达羊苴咩城,抵达洱海周边密集的蛮族居住区和各座人口稠密的城镇。从弄栋城往东去便是原爨氏所占领的广大地域以及昆州以西的大片地带。事实上,几年前在爨氏领地上能够建立安定城,便得益于弄栋城的跳板之功。只可惜被爨氏毁了城池,杀了人罢了。

弄栋城建立之地还有个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从弄栋城到姚州之间短短九十里的距离是进入南诏的一个必经的艰难通道。这条通道上聚集了七八座海拔三千多米的苍山雪峰,且蛮族兵马可以恣意的用尽手段攻击。那这也是王源率军走过的这条路。而一旦抵达弄栋城后,虽然依旧高原雪峰林立,但无论往东还是往西山谷之间都是数百里的高原平畴之地,将不再有如此险恶的地势,行军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所以,弄栋城就像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枢纽,一旦抵达这里,后面往东往西便可恣意驰骋,起码在数百里方圆之内,蛮兵是无法阻挡强大的唐军兵马的。作为一只深入南诏国境进行战斗的兵马,弄栋城更是一个粮草物资的中转基地,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弄栋城早在去年便已经被阁罗凤占领,所以王源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拿下弄栋城并且牢牢占据此城,作为进入南诏国境内的第一座后援基地和堡垒。

大军在弄栋城北五里的平缓山坡上扎下营寨,安顿完毕后,王源带着宋建功等众将骑马出营观察敌情。数十骑抵近里许之处近距离的观察这座城池,夜色下,这座城池一片黑暗,居然看不到任何的光亮,只有高大的城墙和高耸的敌楼矗立在深邃的夜空之下。

宋建功对弄栋城的情形有些了解,在王源身边勒马而立,低声道:“副帅,此城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因为位置重要,当初修建的时候很是花了些心血,修建的极为坚固。城墙高二丈二,宽逾一丈二。城墙周边引一泡江江水而为护城池,宽近八丈,深达一丈。东南西北都有建有瓮城,四方城墙建有敌楼十八座。当初姚州都督府建造此城时的目标是要以五千兵马守城,抵挡十倍之敌进攻,在粮草充足的情形下可坚守一年。”

王源大皱眉头,当初修建的这么坚固,如今落入敌手岂不成了难啃的骨头,若是真如宋建功所言,拿下这弄栋城看来是要花些时间的。而自己却没时间在这里耽搁了,因为时间只剩下一个月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