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黄河生死书 > 第336节

第33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说明我们国家从古时候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民族,而这种融合共进发展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中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包容发展模式,才从远古时代一直走到了今天,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个绝对是没话说的。

这更说明我们远古时期的民族打架虽然可劲的打,但在整体格局方面还是有着慈悲之心和团结一致的民族。

本书中的飞龙在天胸怀众生,说的就是中华民族包容共存的价值观。

这样的民族是任何敌人都打不垮的!

那些怀有狼子野心的人就收收你的心吧,这么多年,难道你还不知死?

如果一意孤行,那么下一步就是——飞龙咆哮,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多么痛的领悟!

这个就不多说了,说说神农氏图徽。

按照我的理解,在神农时期刚有了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也就是刚刚形成氏族部落聚集的单一发展阶段,也就是处在族外通婚阶段,不应该出现单龙单凤单牛结合图徽的现象。

但是这种“图徽”却出现在我的面前,也由不得我不信。

这说明很简单的一件事,要么在神农时期就有了部落战争。

因为部落相互之间的兼并,才会出现种族图徽融合的现象。

如果不是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个特别的单龙单牛图徽就有着其他的含义,不过却不是我能猜透的了。

既然心中有疑惑,自然要询问出口,所以我问朱光荣道,神农氏族的图徽为什么这么特别,竟然是多种图徽组合在一起的,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

朱光荣道,神农氏族生活的时期有了大面积的农业生产,并且学会用牛来翻耕土地,所以牛被当作氏族图腾,而那图徽中的似龙不是龙的东西,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大型龙蛇,生活在连山地区,对人民造成了伤害,人民由于恐惧,然后有了龙蛇崇拜,至于那两个翅膀代表了啥,我们不知道。

我心道,原来如此,果然和我猜测的一样,是人民生产生活中有利的和有害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图徽。

曹有为叫道,这个大家伙雕塑就是现代人都弄不出来,古代人是怎么搞出来的,他们能搬动这么大的石头吗?

朱光荣道,这东西看起来表面光滑无比,肯定不是雕塑出来的,我估计是用火烧出来的。

听了这话我吃了一惊,这么大的东西用火烧?当真是难以想象。

朱光荣道,神农被称为火师,引申含义是在神农时期对于火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巅峰。神农部落应当是原始部落,所以建筑这图徽不可能是用石器是敲打出来的,一定是分阶段,分层次的用火一年一年一代又一代慢慢弄出来的的。

我说,愚公移山精神啊。

他笑道,你这么认为也可以,但用专业一点的词语来讲,这叫——累加。

我说,累加是什么?

他道,积累和叠加,指的是一件事物不断的在后人继承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改进,逐步的达到鼎盛时期。诸如,神农时期出现了火烧陶器的,在长期烧陶器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冶炼技术的萌芽,随后就有了蚩尤造兵器、黄帝铸神鼎等传说,再往后传就到了青铜文明时代。这是一个文明不断进化、累积和叠加的现象。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想要文明进步,就必须不断的吸收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我说,你不愧是程老队长的高徒,什么都懂,肚子里还有货么?再往外抖搂点!

他得意的笑道:

常言道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任何东西都是从无中产生的,讲的是一件事物的发展规律。

此无也非无,指的是事物或者道理本身就存在于自然之中,然后被偶然发现,然后继续发展,形成了繁荣的姿态。

例如:咱们祖先最早学会了用火,然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启了文明时代,我估计他们在烤东西吃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被火烧过的土变得坚硬,于是经过长时间摸索就出现了用火制作陶器。随后在烧陶器的时候,又发现了冶炼技术等等。

可以这么说:

任何存在于自然中的现象被发现,都会引领一个时代。

诸如,学会运用火,开启文明时代。

在运用火的过程中,出现冶炼技术萌芽,进入青铜文明时代。

诸如发明蒸汽机,进入工业时代。

诸如学会了上网,进入了网络时代。

自然原理最初的发现和发展是极为缓慢的,这主要由于最初的人类认识上的制约,即知识不多,所以自然原理的进化比较缓慢。

但是当技术越来越多,各种事物触类旁通之后,技术发展就会越来越迅速。

当科技进化的越来越快,就距离灭亡越来越近,只要哪天大家都不想过下去了,来个地球大战,咱们地球基本就完犊子了。

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中华文明起源甚早,不过上古文明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但是,正是史前文明时期的文化发展,才造就了后期国家文明的产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明大爆炸。咱们抛开外星文明介入地球文明进化这个观点不谈,单纯的就是原始人类一路进化也能进化出先进文明,说的简单点,文明进化就像1+1—2+2—3+3—100+100这样的关系,进化速度是逐步提速的,这才有了今天的文明。

我点头道,说的不错。

说完这话,我看了看祭坛奇特的造型道,这祭坛一层方一层圆,莫非代表了神农部落人民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朱光荣指了指前面的祭坛道,你说的不错。这祭坛不仅暗含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还有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里面。你们看哈,这祭坛整体三层,最下层是方形,代表了地,中间那层是圆形代表了天,正是古代人民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最上面的氏族图徽置放于天上,代表了天人合一。

整个祭坛是“天地人”三合一哲学思维的表现,也就是说,古代人民已经认识到了天地人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不过这种思维传到封建帝国时代的时候,就变了味道,成为了皇帝与天合一,完全失去了原始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

到了咱们现代,有了和谐发展的理念,而这个理念恰恰和天人合一之思维相符,也只有人人为人人,世界为人人,人人为世界,咱们这个世界才能往后延伸个千儿八百年的,不然的话,嘿嘿,终究有一天会完犊子。

第十六章 神农祭坛(2)

我认为他说的话极为有道理,而且和我的理念相符,于是伸出大拇指手动点了个赞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他嘿嘿一笑,摸出计时器看了一眼道,时间不多了,还剩下二十来分钟,寻找《神农政典》的任务非常紧张,咱们分头行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