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黄河生死书 > 第104节

第10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二叔一字一句认真的记下,然后看着在一旁虚心好学的我,翻译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日月运行代表了天地的阴阳法则,山川河流的走势都呈现一种气象,这种气象虽然有万千的姿态都能靠点金术辨认出来。

庄羽含笑道,二叔解释的不错,正是这么个意思。下面四句是:

点金秘术有三眼。天眼地眼海底眼。

点金秘术自古来。有佩有指有神通。

听了这四句,我不等二叔翻译,出口道,这话意思简单,说的是点金术有三眼神通,观天眼,入地眼和海底眼。这门学问从上古传来,有玉佩,有点金指,有三眼神通。

二叔呵呵一笑道,就是这个意思,点金指和三眼神通我明白是什么,但这玉佩指得是什么?

庄羽开口道,最下面有注释,说这佩是聚星佩,指是点金指。

我咯噔一下道,莫非曾祖父留下的“聚星佩”是配合点金指使用的?

说着这话,我从怀中掏出此前被我们认为毫无功效的“聚星佩”,当时二叔交给我的时候,吹牛逼说这玉佩有着定位风水的作用,但后来探秘周宣墓穴的时候,证明此物根本没有二叔说的那么神奇,但点金秘术中特别交代了此物是点金秘术施展的关键所在,看来就是配合点金指使用的。

想到这里,我将猜测说出来,然后准备仔细观察聚星佩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却被二叔一把夺了过去,然后揣入怀中道,你说的不错,正是如此了,这玉佩还是物归原主吧。

我耸耸肩道,您老拿去就是。

庄羽见我二叔一副老顽童的样子,咯咯一笑道,二叔听好了,接下来我可要一口气念完了。

二叔听闻此言,端坐身子,紧握写字笔,叫道,说吧,我准备好了。

庄羽长出一口气道:

上古传来有七指。无大无小无先后。

日月山川江河海。金银黄白赤绿紫。

观辨相定四字诀。万物万相无遁形。

点金天道与人道。身正气正是根本。

心术不正自有罚。天罚来时毁三眼。

点金秘术有祖训。龙兴龙灭不可察。

真龙兴灭乃天定。点金岂能改乾坤。

二叔手忙脚乱的在一旁记录,我在心里默默的翻译这些句子的意思,好再这些句子通俗易懂,翻译起来并不麻烦。

这些话说的是点金指自上古传来,一共有七枚,没有大小先后之分,分别代表了日月山川江河海,颜色也不同,分别是金银黄白赤绿紫。点金术有观、辨、相、定四字诀,可洞察万物,使用点金术的“道”需要人心怀正义,心术不正者自有上天来惩罚,天罚来临时,毁三眼神通。不仅有道,而且有训,龙兴龙灭不可察,这些都天注定,点金秘术怎能改变乾坤。

我翻译完,二叔也记完了,说道,看来咱们在月亮宫地下走廊发现的七名巫师斗银毛煞的图案是正确的,上古果然传下了七枚点金指,却不知另外六枚散落何处。

我说,点金有七脉,咱们是一脉,另外六脉去了哪,就不是咱们能知晓的了,或许失传或许避世不出,都是有可能的。

二叔点头赞同,然后说道,点金秘术四字诀大有深意啊,却不知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十章 点金术(下)

天现阴阳,地出四方。

日月运行,昼来夜往。

风雷雨泽,万物生长。

物以群分,方以类聚。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象形有相,变化易见。

动静有常,吉凶可辨。

观星辨象,相位定矣。

二叔记完,对我说道,大侄子,好好记住这些话,这可是以后行事的法宝。

我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点了点头。

二叔呵呵一笑道,天上有阴阳,地上有四方,阴阳是日月,运行有昼夜,风雷成雨润泽万物,万物来生长,各种事物都有其相同的特质,可以被归类,指得是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万事万物,在天上有气象,在地上有形状,气象和形状都有其“相”,变化以及真实的位置都可通过点金秘术来辨认。点金术的四字诀的精髓就在这里了。

我说我还是有点听不懂。

二叔道,你个猪脑子,这么说吧,四字诀指得就是观察日月运行,星辰运转,定大概的四方位置,然后相整个地带形成的气象,随后判断吉凶,精准定位位置。

我摇头道,观察日月运行星辰运转,这太难了,难死宝宝了。

二叔道,这又有何难?你牢记我下面说的这句话,以后加强学习,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点金师。

他顿了一下接着道,天象不出星系图,地相不出风水局。

我说我记下了。

庄羽见我认真的样子,呵呵一笑道,这一页还有一句:宇宙万物,即生则有形,有形则有气,有气则有相,有相则有位。点金三眼定矣。

二叔点头道,这话说宇宙万物既然生成和存在,则有其外在形态,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仙果瑰宝各有不同,万千形状呈现给世人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气息,需要通过研修《点金术》来去辨认,修习点金术后,会拥有三眼神通即传说中的观天眼,入地眼,海底眼,三眼即成,万物皆在你眼中。

我皱眉道,天地气象是可以辨认,但你说仙果和器物的气息也能辨认,这也太玄乎了吧。

二叔说,你懂个屁,就拿宝物来说,每种宝物因其工匠用心,所存年代,取材用料的不同,呈现气象也不同。那仙果吸收天地之灵气,所在之地,自然气象大不同,当然也能辨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