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沈大人家的石榴树(重生) > 第62节

第6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从未想过沈宜鸳会背叛他, 虽然两人看似处于敌对阵营,他却从未想过防着她,毒就下在寻常的一顿酒菜中,若不是她过了几日一脸平静的同他说起来,他还都不曾觉察到身体的异样。

他本想借着宁泽身份这件事给沈霑个下马威,一来挫挫他的锐气,二来向首辅杨一清示好,既然已是敌对,那便互不相让好了,然而这次终究是沈霑技高一筹了。

只是想用这个胁迫他交出解药,也太小看他李暄了,他找了几个大夫之后便也沉下心来,准备按兵不动,且等时机便是了。

他也不是很急,也尽力平和,这些日子一直进宫陪着皇帝玩乐,皇帝亲征平乱他也跟着去了。

他们远在平阳,靠着孟老将军同杨一清斡旋,中间传递消息,另还安插了江彬,江彬本来已经取得了皇帝信任,却在前些日子被彻查了罪名斩杀了。

他此番进京便是为了军费而来,只是朝中形式已不如他所想,杨一清处处被沈霑掣肘 ,原本杨一清和大长公主共同辅政多年,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不该如此被动,但刘瑾被诛后杨一清却是屡战屡败。

前些日子安化王叛乱,杨一清本来构陷了沈霑,也将他引到了宁夏,然而他却兵行奇招,就那么轻而易举的诛杀了安化王,从宁夏到京城这一路更是让他有惊无险的回来了。

他想拿到玉笔朱批的军费还有的筹谋。

李暄迎上去,看到张永双手捧着一道圣旨,对他说:“世子大人,让家眷都出来接旨吧。”

王妃孟汝珍出来时看到圣旨心里紧张,猜不透是有何事要上门宣旨,等张永将圣旨念完,她以为是听错了……

沈宜鸳赐婚给孟峙吗?孟汝珍有些难以置信。

她此行是为了给李暄提亲才跟着过来的,本来准备上魏国公府去提亲的那天,李暄却平生第一次阴着脸同她说,亲事黄了。

旁边跪着的孟峙低着头,问了句:“张大人,我和韩家小姐素昧平生,为何……”

张永却是打断了他,问:“孟小将军,你是要抗旨不从吗?”

“不敢!”孟峙慌忙接过。

张永瞧了人高马大的孟峙一眼,心想这人长得倒是憨实,只是以后后宅有得热闹了。再看向跪在正中的李暄,他面色不曾稍变,便是这份从容的气度也是难得了。

而一旁一向耿直尽忠的孟老将军已经憋红了脸,张永不觉摇了摇头,若是孟老将军知道他儿子做的事,不知道又当如何了。

天气渐凉,是个好的秋天,张永此时无比庆幸自己没和刘瑾绑在一起,站队远比努力重要,他背着手晃悠悠的走了。

他一走,孟老将军首先忍不住质问起孟峙,骂了一通,孟峙都没应声,也没解释什么,不多时扑通一声跪倒,言道:“父亲,我今后不会再回去山西了!世子爷,我跟了你那么些年,也只能陪你到这里了,日后你要怪我便怪我吧,现今天下安稳,有些事当谋,有些事不可谋,还望世子爷能三思而后行。”

孟老将军已经断喝一声:“混账,你大胆!”

混账便混账吧,孟峙想,在谁麾下都是苟安于世,既是苟安为何不选择一种流血最少的方式?

别人或许以为他为了一个女人背叛了平阳王府,但是他自己知道他不是,他纵然喜欢沈宜鸳也不是全然糊涂的人,他常年征战边疆,见多了肠破血流,不愿意在过那种日子了。

如果山西真起战事,不是简单的安化王叛乱,更不是宁王这种小打小闹,那时候又会有多少人死去?沈宜鸳诱惑虽大,却还不足以他背叛。

他还是长跪于地,等着李暄一句话。

李暄何其聪明,看到张永手里圣旨的那刻,他便知道身边最信任的副将叛离了他,他手里握着半味莲,还有同沈霑讨要军需的可能,现在已经被孟峙促成了败局。

愤怒不足以形容此时心情,他喜欢的人他信任的人同时背叛了他,沈宜鸳他还可以理解,孟峙却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见他久久不语,孟峙本着伸头一刀缩头一刀的心思,言道:“世子爷,半味莲确实被我取走了,我们来了这些天,如今朝中形势风云变化,具体如何,你看的比我清楚,相持不下,最终还是我们落败,何必浪费时间呢?”

孟老将军一听差点气昏过去,连连踢他。

李暄这才低头看孟峙,语声很淡漠的问:“这些年,我在你心中便是这般的绣花枕头不成,还未相持,你怎么就知道我会落败?”

好一会他才挪动脚步,留下一句:“孟峙,贪图富贵便是贪图富贵,何必给你自己找借口呢?

孟峙不语,起身走了,孟老将军拦他,也被他轻轻推开了,一个李暄压了他近二十年,他不想一直仰他鼻息而活,这才是他所有理由中的重中之重!

九月九日重阳节前,皇帝起兴要学百姓登高望远,一定要去登最高峰,正德帝换好了骑射服,带领一队近卫军,刚走出京城的城门,就被杨一清给抓了回来。

正德帝回到宫中时,大长公主已经等在了宫殿中,他一进来,便听到大长公主断喝了一声:“皇帝,你是越来越胡闹了,这几个月连着两个藩王叛乱,还不足以让你惊醒吗?”

正德帝却浑不在意,反而觉得宁王之乱他没有参与有些可惜,言道:“在姑母面前,朕总觉得自己像只困兽似的,都没朕那些豹子来的痛快。”

从正德帝小时候起,大长公主便爱盯着他完成各项功课,他人明明很聪明,学东西也快,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大越胡闹。

今日一早,杨一清派人送了一份折子给她,她将折子拍在桌子上,道:“皇帝,内阁在草拟撤藩的奏章,你既然在帝位上,怎可一直这般胡闹!”

正德帝都没打开那道折子,反而道:“当时父皇先去时糊涂了,若是表弟身体好好的,姑母没准能当皇太后。”

大长公主眸色一深,没应他这挑衅般的话,转而却觉得有些伤心,她为了这个皇朝放弃了多少,别人不理解,正德帝却应该清楚才是。

正德帝见他眼眶红了,也觉得自己说的过分了,只是有些话他觉得还是先挑明的好,他又道:“姑母,表弟最近是越来越会牵制我这个皇帝了,他到底在做什么,姑母比我清楚,我不去管他,一是看在姑母的面子上;二是觉得父皇给你们下毒对不起你们;只是若是有一天他有异动,那时候姑母可要做好选择,莫怪我心狠才是。”

他这一番话说出来,又像是个帝王了,把大长公主要劝他勤政的那番话又堵了回去。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正德帝没去成泰山,到底没放弃登高的心思,京郊有座玉璜山,是周围所有山中的最高峰,礼官清了道,设好香案,禁卫军又封了山,他这才被那群老顽固放了出来。

山道两旁种着红彤彤的枫叶,他让人拉了两只豹子出来,围了铁栅栏看它们捕兔子,然而他还是觉得穷极无聊。

正德帝觉得平生之好唯“乐”字耳,当皇帝要是还不能图一乐,那还有什么可当的?

这时有侍卫上前禀报说,延绥总兵马昂求见,他一听便开心了些,这个马昂是个识趣的,他嫁了人的妹妹和侍妾都曾入过龙帐,不多时有随侍引着马昂前来,他后面果然跟了两个美夫人。

正德帝有个爱好,他觉得这些结了婚的妇人才是最有趣味,一边观赏猛兽扑食,一边化身猛兽,岂不是最有乐趣?

李暄来求见时,到了山顶看到的便是一副淫|乱的场景,正德帝看了他一眼问:“你可是为了军费而来,我看了群臣的折子,你们山西每年耗需确实庞大,你们可是有反心?”

李暄听了这话倒是不慌不忙,正德帝说话一向如此,被他吓唬的惯了,便也习以为常了。

他道:“西羌常年滋事,臣有详细目录,记载着各项所需,还望陛下过目。”

他将折子呈上,正德帝却不看,反而道:“折子我早已看过,不日给你个答复,你还是回去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