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34节

第23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简薇听他这么一说,满意地点点头,又重复道:“夫君,你还没有说是否要我帮忙校对。”

“不用,你的荷兰语还不够熟练,而且这本书和水利有关,术语不少,我在工部都水司待过,翻译过来其他人能理解。”这里有专业词汇,简薇一向对这些没兴趣。

至于顾永良,他虽然早几年就开始学外语了,但他学的是英语,荷兰语还没开始学。且他刚进入仕途的时间不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用在提升自己的实力方面,能用在学习语言的时间不多。

儿子像以往的他一样,有空就去藏书楼借书阅读,还要翻看翰林院以前的档案等。

“再说了,你也忙得很,整个家都要你管理,你的时间也没多少。”顾青云摇摇头,既然简薇来催促,他只能去休息了。

简薇理解,她是看过原文的,当然知道自己的水平:“不管怎么说,事情总是做不完的,你以后不止翻译这一本,要保重身体才行。要不然让爹娘知道了,肯定会心疼。”

“好好好,我以后一定注意,不再犯。”一听简薇说起顾大河和小陈氏,顾青云忙举起双手投降。

自从二老来京后,在生活习惯方面,大家再次磨合起来。

顾青云觉得吧,有父母在身边他有一种满足感,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因为离得远而担心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可以让他有机会孝顺他们。

这段时间,他有空就会带着父母去京郊佛寺道观走走。不止是他,家里的其他人也是如此,努力帮他们融入京城的生活圈子。要不是因为守孝,外出的机会肯定很多。

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只是顾青云发现父母对自己太过于关注有时候还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万一被他们知道自己熬夜,那绝对会被念叨几天的。

简薇抿嘴一笑,就知道搬出公婆有用。

“对了,小丫的嫁妆准备得如何?”顾青云经过这段时间的冷静,已经能接受顾景即将嫁出去的事实,对顾景的嫁妆自然看重。

前几天庞喜林已经回信,还寄过来一只玉镯,两家约定,等庞喜林出孝就给顾景和庞庭深正式定下婚事,现在是口头约定而已。

即便这样,顾景的嫁妆还是要早早准备。加上明年还有顾永辰的婚事,简薇要忙的事情也很多。

“从小丫出生咱们家就一直在慢慢准备,好木料、首饰这些不必多说,布匹也容易买,就是铺子、田产这些还没确定给哪些。”简薇有些头疼,她当然想把最好的给女儿,可她还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还成亲了,那就需要顾及一下儿媳的感受。

万一陪嫁太过于丰厚,让儿媳对女儿不满就不好了。

“最简单的方法,你把咱们家现在拥有的产业平均分为三份,再把其中一份给小丫。这个家是我们夫妻一起奋斗出来的,怎么安排财产是我们的自由。”顾青云倒是不以为然,“儿子们不会有什么意见的,儿媳也是明理之人,你放心。”

宁瑶是国公府出来的,嫁妆又丰厚,为人明理大方,顾青云不觉得她会有什么意见。再说了,还有顾永良在呢。

“这样也行,只是……”简薇还是有些迟疑,她这方面没有经验,可是她听说过类似的例子,因为嫁妆和聘礼闹得家人失和的事时有发生,就算她对孩子们有信心,还是需要考虑这些。

“你不用担心,到时跟其他人商量后才做就好了。”顾青云牵着简薇的手往卧室走去,“女儿毕竟不同,她嫁妆丰厚咱们才能安心。”他暗地里算了算自己的私房钱,发现不知不觉中还是挺可观的。

至于私房钱的来源,大部分是他的零星稿费,还有一部分是简薇给他的零花钱。

简薇舒出一口气:“就是这个理。”她也有自己的嫁妆,到时肯定会补贴一部分的,至于二儿子,女儿出嫁后,她还有几十年可以攒钱呢。

毫无疑问,以顾永良兄弟俩对顾景的感情,对于嫁妆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还想着多给点。

“爹,还可以多给。我和弟弟有功名在身,养活自己绰绰有余。妹妹是女儿家,有嫁妆傍身更好。”顾永良正色道。

顾永辰猛地点头:“就是就是,哥哥说的就是我想说的。”他开始盘算起自己的私房钱,哎呀,原来自己竟然有八百两身家了,看来自己攒钱的功力不浅。要不是他还要科考,肯定不止这个钱,早就把钱投入到朋友开的店子里了。

听到这里,顾青云和简薇相视一眼,忍不住露出微笑。

没有什么比孩子们能和睦相处更让他们高兴了。

敲定顾景的嫁妆后,顾青云翻译的《荷兰水利学》也终于定稿,已经开始正式刻书。

又完成一本!顾青云把书拿给谢长亭的松竹书斋后,自己又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这次外商事件,你说陛下会如何处理?”十月份的一个休沐日,顾青云和何谦竹有约,两人在一间茶楼见面,不知不觉中就谈到这个话题。

“应该会公正处理,毕竟陛下对海贸态度是支持的。”顾青云倒是不大担心,新帝登基前还组织过商队出海贸易,对于海贸的利润肯定很清楚,不会轻易改变。再说了,还有太上皇在一边看着。

永安帝在退位后就搬到京郊的避暑山庄去居住,看似对朝政漠不关心,一切丢给新帝处理,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太上皇他老人家对朝政的掌控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新皇没有为大臣们动手的前提下。

至于外商事件,是前阵子有藩国和外国商人前来告状,状告市舶司的某些官吏欺诈他们,还对他们做出危害行为的事。因为上了小报,闹得整个京城沸沸扬扬。

因为是有关于外商,所以这事先由鸿胪寺接手,顾青云早就报上去了,还提出处理意见,主要意思还是保持公平公正,无论是外商还是本国的人,凡是违背律法,那是一定要依法处理的,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贸易环境云云。

“这事和咱们大理寺有关,我就这么一问。”何谦竹笑笑,转而说起明年会试恩科的事,叹道,“可惜乡试没有恩科,要不然我家虚年就可以参加了。”

何虚年早早就是秀才,可因为身体的缘故,这些年每到乡试,身体总会出一点小状况。何谦竹就这么一个儿子,他知道乡试的强度,自然不放心儿子回乡科考,因此一直拖到现在。

现在他说起这个,顾青云也想起了何虚年,忍不住摇头,这身体不好也实在是无奈。

“明年辰哥儿去考,青云,你觉得他有几分把握?”何谦竹又问。

“这个可不好说。”顾青云想起最近这几个月刻苦读书的顾永辰,微笑道,“看他的造化吧。”

时光飞逝,第二年的三月初九凌晨,在全家人的祝福下,顾永辰第一次踏入会试的考场。

第264章 探寻

这次会试远在湘省的陈桥也来参加了, 因此顾家是一起送两人进场。陈桥有过经验,不用担心。顾永辰虽是第一次, 但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顾青云还算是比较放心。

道理是这样,但顾青云在鸿胪寺处理公务时偶尔还会想到在考场的小儿子。

中途休息时,他走出温暖的房间, 在庭院内望了望天,紧紧身上的衣袍。

天空阴沉沉的,没有风。还好,今年会试的天气不算太冷,有皮衣在, 还在能忍受的范围。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意味着身体影响的因素减少, 考的就是大家的实力。

封少卿端着一杯热茶从隔壁的房里走出来, 见顾青云正在庭院里踱步,就笑着问道:“大人,我这里有上好的茶叶,来一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