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22节

第222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针对这种情况,大概是这些年户部的钱多了,还是针对某种考虑,朝廷就把书办给予正式的官身,比如户房书办改成户曹,品级为正九品,如果是人口少的县城,品级就降为从九品。

此事一出,当时率先提议并主持此事的官员正式拜为左丞相,也就是之前顾青云见到的那位。

“朝廷的这个制度好啊,要不然以前就算有了恩荫名额也很难抢到,有时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直接把人塞进国子监。”顾青云感叹,“这些人有了官身,自然会有人爱惜羽毛,想往上升,他们有俸禄可领,对百姓不好盘剥太过,也没有借口去盘剥。”

顾青云认为这个制度不仅仅是为高官们手中的恩荫名额谋取福利,还可以打破那些人的世代垄断,毕竟这是官身,不能传承,人一死或犯事就没了,流动性比以前大多了。

底下的人也是欣喜若狂,大概最大的不好就是国家要多花钱了。

简薇点点头,她不关心这个,只问他:“夫君,你还没说你想把这个名额给谁呢?”

“大堂哥或者二弟都行,他们有阅历有能力能坐好这个位置,最主要的是他们有秀才的身份,不用经过考核就可以直接被录用,官位有缺时,他们还会是第一选择。”顾青云没有故弄玄虚,直接就回答。

恩荫的名额不是给谁,谁就能直接做官的,起码要经过一番考核,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行。比如识字、五官端正、家世清白、能胜任这个职务等,据顾青云所知,像户曹就需要有一定的算学基础。

简薇闻言,有些讶然:“我还以为你会直接把名额给二叔家。”

顾青云摇摇头,没有再说话。对他而言,大爷爷一家和二叔家一样亲,双方都对他很好。小时候要不是有大爷爷顾伯山说服爷奶供他读书,为他启蒙,就没有他现在的一切。毕竟那时上学堂是需要一笔钱的,有大爷爷在,家里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至于二叔家,在他没考上秀才的那么多年里,全家跟着一起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中间没有过怨言,就算二婶偶尔说些不中听的话也有二叔帮忙压制,没有闹出什么大矛盾。

因此他思来想去,左右为难之下,干脆就把决定权让给家中的长辈,反正给谁他都没意见。

“那你说长辈们会把名额给谁?你能猜得到吗?”简薇有些好奇,抬头见丫鬟寒露在朝自己示意,知道热水已经准备好了,忙又说道,“浴室里有热水了,你赶紧起来洗漱。”

顾青云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终究还是起床去洗澡了,一边还答道:“我大概能猜到爷爷的想法,至于是不是就只能等了。”

第二天,顾青云开始到鸿胪寺上班,一个月的相处时间让他早就对鸿胪寺的人员有了大概的了解,大家都是熟人,再加上他之前竖立的形象,有管少卿和封少卿帮忙,他适应得很快。

还未理清事务,顾青云就先到吴侍郎家里拜访,毕竟对方曾经做过他这个位置,有经验。最主要的是,鸿胪寺虽然是独立出来的机构,但因为历史原因,有时还需要接受礼部的指导,和礼部打交道的机会极多,有这层关系在,他自然不会忽视。

等他从吴侍郎家里出来时,顾青云看着自己手中的画卷,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这是吴侍郎亲手画的,还把它送给他。吴侍郎是当代有名的画家,顾青云不是高兴这幅画的价值,而是满意画里的内容。

画中描述的是顾青云等人和荷兰总督谈判的情景,画技极好,把当时众人的表情描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他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当初自己那生气的心情。

大概他唯一小小的不满是,吴侍郎竟然把自己生气拍案而起的样子画出来了,他可是一向以温和的面貌示人的。还有,吴侍郎画了三幅画,偏偏把这幅送给他……

不管如何,顾青云对此还是很高兴的。

在拜访过吴侍郎后,顾青云就开始把精力花在学习上早朝的礼仪上面,没错,这也是需要学习的,还因为鸿胪寺的职责,他和一般的四品官员不同,学习的内容更多。

第246章 读信

《宋史?职官志五》中有关于鸿胪寺卿的描述:“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注]

前朝和夏朝基本延续这一职责, 鸿胪寺的职责主要是招待外宾,有外宾来时, 要安排他们入住、吃饭, 传达朝廷的意思,包括赏赐,做些迎来送往之事。

总的来说, 鸿胪寺是个司礼的行政机关,除了顾青云外,还有左、右少卿各一人,下面设置有一个主簿厅,公文收发往来都需要通过这里, 还管着司仪署和司宾署,上上下下有七十几号人。

夏朝的鸿胪寺还有掌着朝会仪节、引导礼节、出使外交、外吏朝觐等职责, 这是顾青云需要认真学习的, 虽说这些礼仪引导不一定需要他亲自去做,但起码他要学会,知道什么场合该用什么礼仪。

等他开始学习时,顾青云才发现封建王朝真的是有很多礼仪啊, 一套一套的,想要全部记住需要花费一些心思, 比如每天上早朝, 官员的站位序班都有讲究,毕竟每次早朝的人选不一定全部是四品官员,有时皇帝需要了解某方面的事情, 就会宣其他官员朝觐,那时引领他们站到合适位置的就是鸿胪寺官员了。

尤其是每年大年初一的大朝会,京城全部的官员都汇集在一起,鸿胪寺和礼部更会忙得脚不沾地。

“大人,咱们鸿胪寺常和太常寺、光禄寺、礼部有往来,每次朝中有凶仪、祭祀之事都需和他们联合起来。除此之外就是外宾之事了,最辛苦的就是出使外蕃,每次外蕃国王新立嗣子或朝贡出现问题,朝中都会派咱们出使,或进行册封,或进行问罪。”管少卿对顾青云的问题可谓是知无不尽,耐心解说。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这两个机构顾青云知道。至于出使之事,只要想一想高丽国、安南国、边关的遥远,就知道路途的艰难了,有时半年才能来回一次。

也许他该庆幸本朝的亲王没有封地,否则他们估计就得常年累月往外跑,那时候就是他这个寺卿也不能免俗。

“那这些是怎么回事?”顾青云看向角落里的那一盒盒的木匣子,这是他上任后外蕃送来的礼物。他之前打开看过了,里面不是珠宝首饰,就是人参灵芝,价值颇大,卖出去都可以凑个一二千两。

“升官发财”,他总算是理解这一句话的意思了,相比以前在户部和工部的那点冰炭、别炭、敬炭,这才叫大手笔啊。

管少卿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语气不以为然:“大人,这是常例,外蕃有王子在咱们京城学习,他们这是知道您新上任,着人送过来的,每一任寺卿都有。”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

顾青云若有所思,他微微颔首,没有再问。

不过事后,他却让顾三元把这些礼物抄成礼单,直接送到都察院备份,如果他们觉得不该收,顾青云就当做没这回事,免得刚上任就惹出麻烦,反正他现在不缺钱花,没必要冒险。

过了几天,谭子礼过来找他,也没说让他把这些礼物抬到都察院,只说让他好好收着,但以后就不行了,不能接受贿赂。

顾青云看到是他,忙让他解开斗篷坐下,见他一路走来嘴唇已经冻得发紫,又赶紧叫人给他奉茶,这才笑道:“天气这么冷,幸好今天没有下雪,怎么是你来了?对了,你打算一直在都察院做下去?”他的办公房有地暖。

这么多年来,谭子礼还是正六品的都察院经历,中途还曾被贬成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反正这品级是起起落落,没个消停,顾青云这一科的同年们看了都替他觉得累,偏偏他本人似乎还乐在其中。

看到顾青云待自己如此亲切,谭子礼有些惊讶和不自在,他把茶杯握住手里,有些拘谨地说道:“上官知道我和你是同年,就让我来了。”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嗯,我觉得都察院适合我。”

顾青云看着他下巴的胡须,成熟刚毅的面容,消瘦的身材,想到初见时他俊朗、风度翩翩的模样,心底有些恍惚,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两人相互看了看,半晌没说话。

“这些年你到全国各地跑,一定有所得吧?”顾青云问他,率先打破沉默。

监察御史有两百多名,分散在全国各地,监察不法之事,顺便完成官员的考核,这需要到处跑,很辛苦,但容易出成绩,在这个岗位干个三年六年,一般都能很快升上去,只是到了谭子礼面前就没用了,因为他的性子。

谭子礼是嫉恶如仇,只是他太情绪化,又固执,总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和耳朵听到的东西,容易被人有机可乘。一开始他进入都察院时,在京城可谓是出了一番风头,连谢长亭都被他弹劾过,他有时还会捕风捉影,他的这番作为,自然恶了一些权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