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问津何处 > 第47节

第4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若是虞国无赖一点,倒也是可以换人假冒,不认那绣像。那么,等到送亲的队伍出发了,带长公主私奔的人便会苛待她几分,长公主骄纵任性,又深居宫内,在宫外该是无法生存。到时候或者是到边境抢这门夏国的亲事,或者回到虞国王宫。李牧的人再煽风点火,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岑季白这场亲事也就毁了个彻底。

但闹成这样,不要说是亲事,两国邦交更是毁之一旦,也毁了岑季白的脸面……三门亲事,两个谋反,一个跟人私奔。想一想,天下人该要如何议他。

岑季白不想娶虞爰,也不愿意毁去邦交,他本是打算用些更为平和的方式达到退亲的目的。但林津与李牧谋划这件事,是在去年腊月里。

岑季白那时本没想过会得到林津的情意,自然是没想过毁亲的。而林津却担心他真的成了亲。等他们互明心意,虞国长公主已是私奔出宫了。林津做下这件过头的事,一时没敢告诉他。而岑季白关于虞国的消息大都来自于李牧,李牧也不曾告诉他,岑季白便一无所知。

林源又是叹气,道:“好在是虞国理亏,一时倒不至引起战祸。陛下……陛下莫要恼他。日后两国交恶,若有战乱,我林家军定然往南境迎战,”夏国目前的状况,除开北境,其实是不太经得起打仗的。

起兵倒不是岑季白担心的事情,既然有李牧掺和,也就不用他担心什么。这么些年,岑季白是信得过李牧的。林津也不是真没个分寸的人,虞国这件事他该不是主谋,因他不了解虞国情势。

那几年在虞国的时候,李牧是没少往几位重臣家里插人,撒出去的银子该能在虞国王都天英城的街面上厚厚铺上一层。

酒色财气,一个人难免有些癖好,一不小心,便着个什么道道。即便这些重臣自己没有,他们的近亲如儿子夫人之类,也该是有的。而执掌军权又主战的那些人,自然是教李牧重点关照了。

岑季白结亲是为了稳妥,其实不成这门亲事,到而今这状况,虞国重臣中也有为夏国说话的。

若真有事变,暗杀、胁迫、揭发、挑拨……岑季白绝不客气。

但李牧为何要这样做,还瞒他死紧?

看着林源那么个欲言又止的模样,岑季白倒明白了一些,这一回,林家是又欠上他了。却不知林津那里,又应了李牧什么……

林源盯着岑季白,仔仔细细,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一丝不满的神色。可岑季白听了他的话,愣了一会儿,反是一幅无所谓状。这让林源松了口气,又有些不可置信。“真不恼他?”

岑季白指了指那包药茶,摇头:“他那时不好受。”林津躲到桂花巷子里,是因为最初用药那几天,最是难熬。他是武将,不怕苦累,也不惧伤痛。但忍得这些,忍不得心里惦念的那个人要成亲。

手里玉扣攥得紧紧的,岑季白愧悔地想,前世的林津又何尝好受过,可他从不曾提及,这些背地里的小动作更是一个没有。只因那时的岑季白,没给过他可以诉苦可以任性的亲近。林津一直被冷待,后来接到寝殿里,岑季白也不只一次提出来,等一切了结,要送他离宫……

前世如梦,这场凄苦的梦境醒来,幸好林津还在,还好好的陪着他。

而林源这一回,真是掀帘子下车了。虽不知缘起,但他毕竟是信了。一个不计生死,一个自折羽翼,倒都是深情得很,亏他还忧心了许久。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中暑了,很抱歉没有更新。

小剧场

小初:我就知道你不对劲……

三哥:我就知道你知道我不对劲,可是那又怎么样呢?你打我呀?你舍得吗?

小初:…………

另:看到上一章的评论,蠢作者表示我好方……可能是我没说清楚吧,来来来,我来透个底:

1、二哥是攻,肯定是;

2、小哥哥林浔也是攻;(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相信这一点不会有异议,对吧?对吧?对吧?)

3、小初一定是攻(弱弱的问一句,还有反对意见么?)

再另:我可不可以收回日更的话,捂脸,遁走,求不拍……

第74章 情书

岑季白这一回南巡,说是看看百姓状况,也不是虚言。他这一行浩浩荡荡,地方官也作了安排,沿途见得着的百姓,倒有几处是全新的衣履,甚而竟有衣着锦缎丝绸下地的。一路上他便记下这地界,记下当地的府君,郡丞。其实当地的境况到底如何,早在南下之前,便有人报到他案上,如今这些人反而是弄巧成拙。

他老早昭令天下,这一次南巡是不许地方接待的,行营驻扎,有如行军一般,并严令不得扰民。实在他们一行人数众多,一路接待下来,怕当地百姓又要脱层皮了。杀了第一个违令的府君,这些地方官便老实许多,只在两地交界处有地方官迎送,途中与他讲些山川人文。他也找了得力灵醒的人私服巡视,城镇乡间,远远近近。既是多了解一些田赋徭役征收的实情,也察察这一带父母官风评。

倒是也有闷不住的时候,想要四处走走看看,脱离身周重重护卫。但一来身为国主,有风险的事情就不能轻易去做;再就是林源相随,不可能任他出行。更何况,他还要与林津报备。

每日里总有不少时候,是为了林津铺陈笔墨的。许多情意便是岑季白这等面厚,也有些说不出出口,倒是付之书信,愈增些缠绵之意。何况异地相隔,他每每想到林津读信的模样,便愈是勤奋挥毫,绵绵情话一句比一句火热些。

而愈是离陵阳远些,便愈是牵挂得厉害,那信便愈是写得长了。因是用的信鸽,便须是裁成几段,塞入绑在鸽腿上的细小竹筒中,信鸽却是就近寻一个仁和记的商号借用。

林津每日里也就多一件事做,将那些分成好几段的帛书再次拼接起来,一一缝在另一面完好的锦缎上。对自己的针线手艺绝望以后,林津便又想出一个法子,将这些经过裁剪的书信粘在一块薄薄的香樟木的木板上。因是香樟气味芬芳,又防虫蠹。再取晾绳挂于小院中的石榴或是梅树枝干上,驱驱湿气。

时日长了,便积下不少来。若逢上日头好时,林津便将箱中陈放的书信一一取出,挂成长长的一排一排。从前的鱼书也被拆开,将锦帛同作为信封的两块鱼形木板一一晾好。于是院子里“丁丁当当”,便总有木板轻击的快乐声响。

岑季白远在南部,林津将这些书信一遍两遍数十遍地回味着,比起幼时在族学中背些圣贤书可要用心许多。有时候也将这些年岑季白予他的玩意一一抖落出来,该袪湿的袪湿,该防虫的防虫,如金玉瓷器一类,便拿帕子细细拭了,光可鉴人一般。

逢上这时候,小刀便远远地守在外头,不许旁人涉足这院子。大将军夫妇惯常是不往院子里来的,毕竟一家人用膳时总在一处,便是有事,也多命近侍传话,或是要林津到前头去。所以林津这小院子里,晾晒书信,初时的确为了袪湿袪虫,但到了后来,也就纯然是因他太爱听那些“丁当”的响声。

但小刀拦得住旁人,却拦不住飞奔入小院的四公子。

“三哥!”林浔尚未踏入小院中,已经大声呼喊起来。一边喊着,一边穿过一排排鱼书,径直入了林津的房间。他这人一向难得细致,好容易有些弯弯心思,都用在兵法上了,于日常生活中便极是简单随意些。因此,瞧见满院的木板,一时也不作回事。

小刀与大剑紧随其后,也进了院中。

“三哥,摩岩山真是太吓人了……你怎么不告诉我?”林浔急喘着气。

林津收了丝帕,将擦到一半的小陶人放回了小盒中。“你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在半道上对上官氏一族下手,要找极可信之人来做,而林浔又素来颇对上官家看不过眼,岑季白留下死士,思谋又思谋,还是让林津告诉林浔,让他上山去了。

而林浔上了摩岩山,眼见得蛇蝎满地,差些没个落脚处,自然心惊得很。沈夜又要他们修草庐给这些人容身,又要留人看守,造饭,切药……林浔本记着林津的叮嘱,不会轻易违逆他,又因沈夜是林津口中的恩人,更要敬重些。但入得摩岩山,这份敬重也就成了敬畏,他本以为该是个慈眉善目的山间老爷爷呢,呸,老爷爷什么的见鬼去吧,沈夜是凶煞。

因此,一下了山,他便回来向林津诉苦抱怨了。

可他家三哥如此凉薄,连分同情都不予他。林浔一腔苦楚都咽了下去,两只眼珠子四下转了转,这才看清屋中四散的玩意,外头晾绳上系挂的,似乎是书信了。正想着有些东西看起来眼熟,窗外“扑棱棱”响声一片,竟是几只白鸽相继飞来,一只一只,落在窗边的几案上。

檐下那只肥胖八哥也扑腾起翅膀,不停地开始叫起“小初,小初”来。林浔终于记起来,他觉得眼熟的东西,曾是岑季白托他捎给林津的。

林津取下鸽腿上绑着的小竹筒,顾不上抚弄这些洁白可爱的小信使,只朝外头挥了挥手,鸽子们便“咕咕”唤着飞去外头空地上。小刀打开八哥的笼子,那只八哥便飞入鸽群中戏耍起来。小刀搁了只大大的食盆在底下,谷物间蠕动着不少青白小虫,还有剁得细碎的鱼虾。另有只洁净的水盆,盛着鸽子们喜欢的蜂蜜水。几只鸟儿欢快地啄食起来,不时互相轻触着脑袋身子,好似勾肩搭背的好兄弟一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