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萌宠之影帝的完美饲养 > 第392节

第39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当时就想,这是个好孩子啊,以后肯定有出息,结果你一走就是这么多年,再回来,都这么俊个人了。要不是小鱼儿说你是谁,胡奶奶只怕都记不起。这些年在外面求学,肯定吃了不少苦吧……”

苏北辰眸色渐深,任由老人慢慢说着,一颗心如同放在滚水里般,烫了又烫。

一阵暖人的寒暄过去,江小鱼这才有机会问:“胡奶奶,陈爷爷,你们剪这么多窗纸做什么?”

胡奶奶小心翼翼把剪好的窗纸叠起来,笑眯眯的回答:“拿去卖,别小看它们,简单的两毛一张,复杂的五毛一张呢。我和你陈爷爷老了,以前在镇上还能种点庄稼,这里可没有地给我们种。”

“可市里面生活,做什么都要花钱买,君竹(陈剑南和高敏的儿子)又要念书,市里学校的学费要比咱镇上贵得多,一大家子要生活,这都是一大笔开销。”

“剑南因为腿的问题,市里的学校不收他,他便只能在外面打点小工,幸好敏敏在学校里当老师,能挣些钱。我们两老口在家待着也是待着,靠这个手艺也能挣一点,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老人说得轻松,但江小鱼听得却是心酸不已。

陈剑南已经撇开头了。

他和高敏都是孝顺的人,但凡有能力,就不会让自己父母一大把年纪还要摸着剪纸,他们也阻止过老人不许做这种事,但两个老人哪里会听他们的。

江小鱼抿了抿唇:“胡奶奶,你们有没有想过重建清溪镇?”

胡奶奶叹气:“想过啊,怎么没想过?我在那里生活了一辈子,死也应该死在那里。但我不能不为后辈着想,清溪河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发过大水,可忽然就发大水了。这次是我们运气好,所有人都逃过一劫,那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我们不敢再冒那个险,国家又给我们建了这么漂亮的房子,城里面确实比咱们镇上先进多了,对后辈也更有帮助,所以我们和村长商量了一下,就把根扎这儿了。”

原来他们都曾想过要回去,可最终为了后代,终究还是选择留在这里。

没聊多久,门被打开,高敏回来了。

她身上衣服有些凌乱,显然是匆忙赶回来的。

“高姨。”见到她,江小鱼瞬间从沙发上站起来,眼眶再度红了。

幼年时,高敏对她的照顾,不亚于一个母亲对自己子女。

高敏三十五岁,相貌清秀,身上有股知识分子特有的温婉味道。

她放下包包,走近江小鱼,细细打量后,眼圈泛红的说:“比电视里要漂亮多了。”

江小鱼顿住,从陈剑南见到他们并领他们回来到现在,不管是陈剑南还是陈爷爷和胡奶奶,他们没有提过在电视上见过江小鱼。

这导致江小鱼直接就认为他们没有在电视上见过自己,也就不知道自己和傅景生的身份。

结果现在高敏忽然来这么一句……

江小鱼有些结巴:“高姨,您、您在电视上见过我?”

高敏没忍不住,摸了摸江小鱼头:“本来是没有发现的,还是君竹看电视,说里面有个人特别像你,我们这才发现你出现在电视里了。然后君竹上网查了一下,我们才知道你现在可厉害了。”

也正是因为知道江小鱼当了明星,他们才开始关注起电视来,才知道了傅景生是谁。

她又看向傅景生:“这就是景生对吧,大明星就是长得俊,真是不敢想像,有一天大明星居然会来到我们家。”

接着也对苏北辰的回来表达了欣慰。

本来高敏打算向其他人告知江小鱼回来的消息,但被江小鱼阻止了。

她今天都哭了好几次,要是再见其他人,指不定哭成什么样。

因此她便让高敏只通知了村长,高敏虽然不解,但还是照江小鱼所说的做了。

没一会儿,村长就到了,双方寒暄过后,江小鱼便直说来意,把货车里的东西交由村长来分发。

村长推辞不果后只得接受。

接着他们便准备离开了。

高敏极力挽留,她说:“我请假回来,好歹一起吃顿午饭再走。”

江小鱼没再拒绝。

席间,高敏说:“小鱼儿,我知道这里没什么能值得你牵挂的东西,不过高姨还是希望你以后若是有时间,常回来看看。虽然家乡没了,但是我们还在,我们都是你的娘家人。”

江小鱼戳着白米饭重重点头。

之后,江小鱼等人离开,送物资过来的司机配合着村长把货车开进来,再配合着村长把东西卸下来。

同时村长把在家的人全都召集出来,开始分发这些东西。

傅老爷子准备的东西有很多,大多数都是食物,而且是镇民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这个时候,镇民们才知道江小鱼回来过。

一个个先是惊讶,后惊喜,最后得知江小鱼已经离开后变得失落。

然而江小鱼确实没有必要非留下来和他们见面叙旧。

当初很多人都明白,江小鱼出去念大学,以后回来的可能性比较小。毕竟,她已经没有亲人了。

再加上当初江小鱼离开去帝都,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更加让他们确定心中这个想法。

这也是清溪镇被毁为什么江小鱼没有收到丁点消息的缘故。

没想到江小鱼突然回来了,还给他们带来这么多东西,镇民们岂能不感动?

他们和江小鱼,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的。

以前,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受过江达羽的恩惠,江小鱼就算不再回镇上,不再念着他们,也是情有可原的。

没过多久,所有镇民按家算,由市领导向他们每家发放一笔资金资助,每笔资金高达三十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