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锦绣官路 > 第281节

第28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由此詹事府的权力就被剥夺。

所以后来詹事府这个文官机构的职位基本就成为了一些前途风光官员们的中间转迁之职。

若是皇帝想要重用某个品秩低的官员,但是又不能升迁太快避免打眼惹人非议,就会让他在詹事府中转一下。

当然,也有那种不受待见的,直接赶去詹事府待个九年也是有的。

因为翰林院、詹事府在京察之前也有惯例,是要任满九年才会升调的,也就是说没有皇帝的破格任用,老老实实一个职位呆满九年再想着挪动吧。

所以很多人在翰林院从检讨开始,做到一个侍读,从七品升到了正六品,前后可能就需要三十年。

快的也有一年半载的,林重阳还不算快,所以并不打眼。

但是他既升任了侍讲(比侍读却又高一层)还兼任了詹事府左中允(比右中允又高一层),这分明就是为了要升任中级官员而准备呢。

所以他们推测林重阳下一次升职只怕就在四五品了,京官就是五品,出京就可能是四品,比如某地的学政或者某要府的知府,像沈之仪那样。

如果表现好,三年一考察,又可以回京述职,再转迁了左春坊的左庶子,就可以为高级官员做跳板。

虽然左庶子看起来品秩比外放的四品低,可由外至内,明降暗升,由内至外,升级才算升,平调即为降。

当然如果给有些人来说,外面有实权的职位,比起两经没有实权的一些清水衙门职位又好得多,比如一些军政要员,若是被调任其他名誉性质的高职位,实际却是降的。

可翰林院官员不同,他们的升迁路线,比别人起码省略了三四步,一步至少三年,多则六年,一综合起码就有小二十年。

这如何能不让人羡慕呢?

蔡康等人真是羡慕嫉妒已经说不出感觉来了。

更让人羡慕嫉妒的并不是他的职位,而是他的差事——东宫日讲官!

年纪轻轻的林侍讲,要给太子和诸位皇子日讲先帝实录和皇明祖训。假以时日,那他就可以参加皇帝的经筵日讲,这可是天大的荣耀,非学问和德望双高者不可入。

他林重阳……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哪怕都是翰林院的天之骄子,可人家也是天之骄子中的骄子。

他们羡慕得要命,可林重阳欣喜之后就冷静下来,没有一点骄傲。

他首先想到的是让他进东宫给太子日讲,可不要有什么事儿才好,他也是看多了历史,知道太子的位子不是板上钉钉的,万一皇帝哪天抽筋对太子有嫌隙了呢?

那他作为东宫日讲官岂不是跟着倒霉?

一个不慎是要被砍头甚至连累家族的。

当然,如果皇帝和太子的感情一直牢固,那他作为太子的老师,以后就是平步青云的前途。

所以说,鲜花中密布荆棘。

他思考了一夜,第二日上表谢恩的时候,先感激涕零再表达自己诚惶诚恐,学问不够,怎么能担任东宫的日讲官,若是能够列班已经是天大的荣耀,何敢言讲、师?

他的小心思谢表,反倒获得了从皇帝到内阁和六部堂官们的一致好评,都说林侍讲才能出众、性情稳重、谦恭有度,堪能大任。

东宫日讲官,就是他了。

当然,他只是东宫的其中一位日讲官,另外还有好几个都是内阁大学士呢,讲的是经史为政之道,而先帝实录和皇明祖训只需要照本宣科,讲起来还是简单的。

不过他们还是不了解林重阳,如果林重阳被逼接受,那他怎么可能做照本宣科这种无聊的事情?

现代做名校讲师,你敢照本宣科试试,那些全国各地集中来的学霸们不得嘘声四起!

他前世能在现代大学校园讲课,还每年都获评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教授,现在给几个年轻人讲课也没什么好怕的。

就算他们是太子王爷又如何?……当然是必须要夹着尾巴毕恭毕敬,小心翼翼的,既要让他们感觉到他的谦恭诚意,又要感受到他的自尊和气度,免得不是疏远他就是厌恶他。

先生和太子之间,这样的例子可不少呢。

一旦让太子厌恶,那未来的黑暗前途是可想而知的。

就算可以让太子畏惧,那未来的可悲下场也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搞好关系,不仅仅是太子,还有诸位皇子。

不是私人关系,而是正经关系,更要避免被卷入派系斗争去!

虽然他一直不想说,但是大皇子对皇位并非没有想法的,林毓隽、庄继法等人已经相继接到了非常委婉的橄榄枝。

他们拉拢那些人,其实就是拉拢他,想要拉拢无用社。

林重阳让他们只管装糊涂,只要对方不明说,大家就打哈哈打到底,被人说滑头也比被打上标签好吧。

至于日常中,只需要表现得忠于圣上,对东宫敬重,对其他王爷也恭敬有加即可。毕竟那些王爷们也没有机会亲自召见王府讲官之外的官员,他们的权力是有限的,甚至要受巡城御史的监督,更何况大皇子已经成年还不赴任封地,百官们本就不满,再有过火的举动,那言官们可是毫不客气的。

所以林重阳对这个并不是很担心,让其他人也一切照常即可。

他做东宫日讲,也不是真的日日去讲课,一个月只需要讲五次即可,至于时间,自然有东宫定,然后提前通知他。

关于日讲的事情林重阳跟李固和沈老爷子分别请教了一下,该注意那些问题,主要是礼仪以及用词方面,他倒不是不会讲,而是怕犯禁,先知道大人们的风格,然后在这个框架附近发挥还是可以的。

林重阳向来认为找对方法,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儿,给东宫日讲也一样。

第一次日讲课定于冬至大典之后,还有几天,林重阳也不着急,他先去找沈君澜和叶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