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穿越之丑夫 > 第2节

第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溪和吃了两条馅饼,就告辞回去了。季婆子开始动手缝被褥,桑榆洗了把脸,凑过来打下手,一边用心学着。

季婆子看她今日还算乖觉,虽语带不快,到底开口提点起来:“乡下人洗衣裳,哪里用得起皂角团?都是草灰水泡一泡,端去河边,不很脏的洗衣捶敲几遍,投净就好了;实在脏得很的,再用皂角水揉搓揉搓。”

桑榆这才了悟,原来洗衣裳要去河边,不能用缸里存水,想想的确应该。只是她一个现代人,哪里还有那个河边洗衣的概念。怪不得头晌季南山有些不快。

季婆子继续唠叨着:“缝被用大针,线是粗棉线,结实得很,拆个十遍八遍都不用换!你可倒好,全给绞碎乎了,这不是功夫不是银钱么?”

桑榆虚心受教。季婆子咂巴咂巴嘴又道:“好饭食谁都愿意吃,多放油自然香得很,可咱们家用紧巴,平日用度都要算计着、节省着,万一年节无油用,来客菜不香,岂不难办?”

正数落间,季南山下地回来了。桑榆起身,给他拧了个凉帕子,季南山接过来擦了擦脖子和脸。摘下草帽挂到墙上,一扭头又看到桑榆给他端来一碗水,他正口干,接过来几口牛饮便喝干了。

放下碗,季南山才觉察出,桑榆似乎比往日殷勤许多,便眼含诧异瞧了过去。桑榆接过茶碗,坦然认错:“我对农活不太熟悉,头晌是我做的不好,请多担待。”

季南山一时还真没反应过来,他愣怔了半晌,见桑榆拿眼一直瞧着他,忽然有些结巴:“那个……饭、好了没?”

桑榆噗嗤一乐,转身就放饭桌。临近夜里这餐,因为不用下地干活,农人们都吃的少。季南山默默吃完一条馅饼后,又伸手拿了一条,吃完后见桑榆瞅着他,想了想评价道:“挺香的……没少放油吧?”季婆子哼了一声,桑榆低下头默默吃起饭来。

饭后桑榆收拾碗筷去灶间,季婆子将南山拉进了草屋,桑榆脚步不受控制地走到了窗边,听到里面油纸包响,季婆子道:“山娃,吃鸡,二丫偷塞给我的。”桑榆默默走开,将季婆子煎药的砂锅拨到一边,垫着沾了水的厚麻布片,将药汁子倒进了黑瓷药碗里。

桑榆扬声喊了一句:“娘,药煎好了,给你放窗台上晾着了啊,你记得喝。”走到窗边的时候,又听到里面油纸包沙拉沙拉的响,知道季婆子忙着在藏烤鸡,眼也没抬,转过了身。

桑榆回屋拿了把大蒲扇,走出了院门。正是傍晚时分,西面山头上升腾着半天空的火烧云,很是壮观。

院门外是一道坡度很缓的青石板路,路旁开满了细碎的野花,路左侧有一大片较平坦的草皮,长着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海棠树。

桑榆坐在树下乘凉,时而有丝丝的山风吹过。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视大半个村庄,村西有一大片的荷花塘,已经长满了翠绿的叶子,碧色连片铺向远方。远处有牧童吹着竹笛,赶着牛儿回庄。村落里有三三两两的人家,烟囱里还冒着稀薄的炊烟,不知名的鸟儿扑棱着翅膀,向着不远处的树林飞去。

宁静祥和而美好的一个傍晚,桑榆的心里却泛着微微的酸楚。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可是她的家,可是她的归处?

4

第三章:陶家三丫

桑榆在海棠树下,一直从傍晚待到天色黑透,坡下的村庄里亮起了橘黄色的灯火。估摸着就算有两只烤鸡,婆婆和相公也该分吃完了,才起身回了家。

一进院子就见到大灶上又生起了火,季婆子没好气儿地从里屋探头出来道:“死哪儿去了?不知道备点儿热水,给男人烫烫脚么!”然后自顾自地开始嘟囔,“成天炕头上躺着的人物,怎么知道下地干活儿的辛苦?哪家的婆娘是娶回来专门做饭的?哪处是自家的田都不识得,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桑榆心里有些难受,不想再听她唠叨,就拿话堵她道:“后晌吃多了,出去溜达溜达,消消食儿。”

季婆子闻言稍顿了一下,抬起眼皮飞快地撩了她一眼,见她说的认真,才哼哼了两声,转回了身子。

桑榆去了灶上看火,肚里已有些空了。后晌他们饭早了些,苜蓿馅饼是很香,她却没敢多吃,挺着个双身子饿的快。季婆子见她回来了,就不再管火了,此时她倒有些庆幸,去厦子顶上吊着的竹篮里,摸出了一个菜窝窝,又在黑陶瓮里捞出一块咸菜,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

灶里跳跃着温暖的火光,桑榆侧着身子,怕被人发现她偷吃,一面吃一面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这是粗粮,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在现代食品安全堪虞,根本吃不着这种放心粮。

杂合面菜窝窝咬进嘴里就散了,沙沙硬硬干干的,怎么咂巴都吃不出肉味儿来。许是肚里油水少,又许是吃得急了,胃也跟着抗议,有点儿酸胀。

如果有只烤鸡腿就着吃就好了,桑榆这样想着,然后一只烤鸡腿就出现了。

季南山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了,正蹲在大灶旁,手伸到她眼前来,举着一只烤鸡腿。

桑榆愕然地仰脸看着他,嘴里还塞了一口菜窝窝,脸上粘着碎渣渣。她的眼窝里有点热,却不想因为一只烤鸡腿泪流满面,便努力地大睁着。

季南山将烤鸡腿放到她的菜窝窝上,似乎为难了半晌,才憋出三个字:“别介意。”

桑榆三两口就将鸡腿啃完了,从没有过的迅速。然后心满意足地起身,给季婆子和季南山淘出洗脚水来。到最后也没明白,季南山那个“别介意”是说什么。

第二日是个响晴的天儿,用过了朝饭,季南山对桑榆道:“跟我去地里转转。”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不用你干活儿,去认认道儿。”

桑榆换了身雨后青蓝色的袴褶1,寻了一顶宽檐儿的草帽扣上,季南山递给她一个竹篮,里面有一个大肚茶壶、两只倒扣着的黑瓷茶碗。收拾妥当,与季婆子说了一声,便一起出了门。

谷雨过后,正是筹备水稻插秧的季节,田地里农人们都比较忙碌。有套着水牛犁地翻土的,有在秧田里育苗的。远处的秧田里有娃娃在唱着育苗口诀:“种儿要浸透,最好泡三天。抬出深水处,支在鱼塘边。两日发了芽,娘子快蒸饭,夫君在田边,秧苗又犁田。大姑娘别偷懒,小伙子别眼馋,撒秧好时节,丰收在眼前。”

等到了自家的秧田,桑榆看着齐掌长的青苗,绿油油长势十分喜人,心里不由自主地高兴,扭头问南山道:“咱家有几亩田?”

季南山细细查看了一番秧苗,才回她道:“三亩水田,两亩旱田。”然后起身道,“再施一次送嫁肥,就差不多可以插秧了。”

桑榆也跟着站了起来,季南山指给她看:“荷塘村的水田都是在荷花塘这边,用水方便。娘不是让你认一下田地么?那边地头上有两棵柳树的三亩就是。记住了没?”

桑榆点点头,然后踩踩脚下道:“那这块秧苗的田,也是咱家的么?”季南山没有立刻回答,弯腰拔了秧田里一株杂草,才拍了拍裤腿道,“不是,是二丫家的。家里人口少田地也少,每年都是二丫家帮着一起秧苗。”

桑榆发现季南山语气低落,脸也又板上了,赶紧转移了话题问道:“那两亩旱田在哪儿?”

季南山直起腰道:“在坡上,离住的地方不远,是我回庄后新垦出来的。回头带你去转转。”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有个欢快的声音喊了起来:“南山哥!”桑榆回头一看,是一个肥嘟嘟肉乎乎的女娃子,约摸十来岁大,手里捧了个油纸包,正挽着裤腿,光着脚丫子站在秧田边。

见到这个女娃子,季南山的脸上,泛起一抹柔和的笑意:“三丫,怎么光着脚乱跑?吃的是什么?”

叫三丫的女娃子回道:“春婶家的稻田里放了水,里面有不少黄鳝,我与二姐来捉。”她将手里的油纸包摊开些给季南山看,“二姐做的炒蚕豆。”

桑榆灵光一闪,直觉地就知道了眼前女娃子的身份,她试探着问了句:“你二姐是陶二丫?”

没想到三丫故意拧过了头,不理她这茬儿。季南山似乎踌躇了会儿,却还是低声问道:“你二姐呢?”

三丫立刻回道:“你婆姨2呢?”说完扔了两颗炒豆到嘴里,嘎巴嘎巴地嚼着解释道,“二姐说你要是问她,就这么问你。”

桑榆眼瞅着,季南山唇角那抹似有似无的笑意,就这么突兀地僵住了。脑子里忽然又想起了昨夜,季婆子的那句话:“山娃,吃鸡,二丫偷塞给我的。”偷塞给季婆子,是希望他能吃着的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