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重生之强宠为后 > 第123节

第12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近一段,她听京都舅舅传来的消息,在听封彪给讲给自己听关于萧策身边军队调动,不肯迅速回京的布置。

若棠猜想这家伙十有八|九是要大军兵临城下,以武力逼迫皇上传位。

玄武门事变的加强版很有可能在本朝重演,而且会更血腥。

没办法,倒不是萧策和幕僚们没有脑子,实在是有嫡子,有长子,有爱子的当今皇上,从没想传位给他。

萧策要想皇上心甘情愿传位给他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儿子,什么阴谋诡计都没用。

除非2个碍事的兄弟,辽王那些备受皇上宠爱的孙子们,全都死绝了才行。

而萧策又兵力强横,性情冷峻傲然。

夺位也一定不肯遮遮掩掩,必然有场大乱。

若棠可不想他变成残忍暴戾,不计名声的暴君。那对苏家的未来可没好处。

千里之外,笑容满面的萧策坐在大营中。把若棠的话看了一遍又一遍。

又望着桌上的灯发了好一会呆,才叫了暗卫进来。清俊的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

语气异常和蔼的吩咐。

“皇上的病也该重一重了,要群臣们都见了也忧心不已才好。”敲了敲桌子又提醒一句。“病重就好,人可要好好活着。”

“是。”虽然不清楚主子的意思,暗卫还是丁卯不错的答应去办。

萧策又拿出信看了好一会,自言自语一句。“我可不要守孝在耽误下去了。”

旧陈历51年冬,天下平定。

皇帝却不知原因缠绵病榻数月。庆功大宴时竟直直厥过去。

醒来分别召见庶长子辽王,嫡长子安王到身边。

半月后,一向受皇帝爱重的辽王带人杀入皇城逼宫篡位。

本来听皇命要活捉的禁军中人,不知道是谁失手,乱箭中将辽王射杀横尸当场。

听到消息的皇帝惊痛气怒下又昏了几天,等醒过来,在去辽王府想要接孙子们进宫养育,才知道孩子们竟然集体畏罪服毒死光了。

大怒的皇上气急攻心,竟然当众嚷出‘什么服毒,不过是皇后这个毒妇,安王这个没仁心的逼迫小侄儿们没法活了。’

可惜,没有实证谁也轻易动摇不了国母。

伤心的皇帝想到这,赶紧把贵妃、2个小公主带到宣室同起同居。

又招了重臣商议急召宁王萧策回京。不再搭理皇后和二儿子安王。

安王日日跪在宣室殿外哭诉陈情,终于让皇帝稍微软了点心,让他进殿。

谁成想一个小太监是辽王死忠,进茶水时,一竹簪子下去,安王虽然没被刺死,却损了喉咙,成了哑巴再不能开口。

儿子、孙子血脉至亲接连死去,残疾。

刺激的本就病了几个月的皇帝半身瘫痪在床,再也爬不起来了。

定南王苏元正等重臣奉旨迎重兵在外的宁王萧策入皇城。再三跪请新皇登基,宁王坚辞不能。

旧陈历52年正月初九。萧策荣登大宝。改元永平。

从此天下统一废除陈历,永平元年开始。

新皇登基不过1月,百官不管军政朝务如何,反而各个眼睛如狼似的盯住了新皇的后宫。

纷纷上折请立国母。

新皇却以钦天监观星的建议决定为重病的太上皇祈福尽孝为名,表示要茹素礼佛一年,选后充填后宫之事延后再议。

孝乃天下之本,皇帝想要做明君行仁孝,谁敢拦着。

就这样,萧策清净的在大明宫独寝过了一年。

这一年里他励精图治,鼓励民生,奉行节俭。

更大力整顿吏治,贬斥了不少老臣功臣,更选拔、提拔不少新鲜血液进入朝堂。

这些他一手带出来的人自然成了朝堂上皇帝的死忠。

第二年,还没进正月,沉寂了一年的话题重新提起,甚喧尘上。

新皇正是血气旺盛最好的年纪,身边连个低等答应也没有,更没有一子半女。

不管是谁家女儿入宫,被封什么位份,只要能承宠生下公主、皇子那都是场滔天的富贵。

谁家不想争一争。为此不管文臣武将,家里有适龄女儿的都想尽办法要入宫。

可按历朝规矩,皇后还是要先迎进未央宫中,才能用凤印定下妃嫔。

一时间,国母的事成了前朝、后宫、民间、朝堂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皇后的人选更是五花八门。

太上皇身体还不能处事,没有发表意见。

太后的意思到是非常明确,要立侄女王云岚为后。

说她本是太上皇要赐给皇帝的。只因皇帝那时出征在外才耽搁了大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