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瓷娘子 > 第71节

第71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一天一夜,丘成一直坚守在矿山,不仅指挥,而且亲身上阵。许多瓷行中人闻讯赶来,自发加入救援队伍,但在上苍的震怒面前,他们不过是蚍蜉撼树。

救援人员被分为几班,轮番休息,丘成被大东替下时,体力严重透支,是被人半架到大瓦房的。这里改为临时医馆,玲珑和小夏负责轻伤患,稍重些的就送进城里的医馆。

丘成往椅子上一歪就睡过去了,迷迷糊糊中听见有女声说:“丘成有些皮外伤,我不方便,你来吧。”

有熟悉的声音“嗯”了一声,一只手卷起他的袖子,凉凉的东西涂上来,挺舒服的。

丘成心里有个声音大喊:“不要让男人碰你!”他听见了,但睁不开眼。

那只手接着往上卷袖子,衣服湿黏贴身,卷不上去,停了一会,那只手伸到腰间,解开腰带,去掀衣襟。

丘成脑中一道霹雳炸响,猛然惊醒,跳起得太快,连人带椅子都撞翻了。

“人”不是他,是小夏。他姿势怪异地摔在地上,目瞪口呆地望着丘成的……胸口。

☆、安能辨雌雄

小夏虽然不大通晓风月之事,但男女还是分得出的。

他原本想把丘成的外衣除下,包扎肩膀的伤口,尽管丘成反应极快,迅速把褪下半边的衣服拉上,小夏仍然在惊鸿一瞥中,把该看的不该看的都尽收眼底。

大概是逃命加救援,丘成的里衣不仅湿透、紧贴在身上,而且衣带断了一根,半敞领口,里头胸口的位置好像缠着几圈白布,经过一昼夜的磨难,这会松垮下来,半露出起伏的曲线。虽然没有少爷瓷枕上画得那么汹涌,但肯定是波浪无疑。

小夏的目光特别直白,饶是一贯清冷的丘成也禁不住脸上发烧,急忙背转身三两下把衣服理好,低斥,“还不起来?不嫌地上湿?”

丘成说者无心,小夏听起来却像媳妇管丈夫似的,甜甜脆脆应了一声,爬起身,扶起椅子,眼观鼻鼻观心在丘成面前坐好。

“你……都看见了?”

小夏十分老实,“看见了,但没有都。”

丘成听到后三个字,狠呛了一下。“那,你看出来了?”

“看出来了。”

说不清为什么,她如释重负,又因为这个共同的秘密,感觉他一下亲近好多似的。沉默片刻,她问:“我方才太疏忽了,你觉得别人看得出吗?”

小夏看看天,又看看胸,摇摇头,“看不出。”

他的解释挺合理,天很黑,胸很……平,不解衣服没人留意,但……需要表现得这么直白吗!以前她觉得这样很好哇,方便假扮男子,此刻面对他,莫名其妙地觉得没那么好了。

大概在男人堆里混久了,丘成并不十分尴尬,大方地解释,“你是知道的,丘家祖祖辈辈都做火工,声名比天大。我爹娘去世以后,爷爷把希望寄托在哥哥身上,可惜又一次白发送黑发。”她不伪装了,自然而然恢复原本的声线,虽然劳累过度有点嘶哑,依然清亮动听。

小夏不由记起初见那天,她边洗澡边唱歌,就是这么好听的声音,原来这才是她真正的声音。有点心疼,连声音都要刻意改变,该是多辛苦的事。

“只剩我了,没得选。爷爷把我从宫中接出来,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对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说这是丘家的小孙子。因为从小进宫习艺,没几个人记得我,少数几个知道的,跟爷爷关系铁,都不声张。我就这样顺风顺水地入了官窑,进了窑膛,点了火。”

她眸光迷离,恍惚看见了过去,第一次点火,她吓哭了。一晃眼,就过去这么多年了啊。

“这一点,就停不下了。瓷行的规矩大,女人不能入窑,要是叫别人知道我的秘密,丘家就会声名扫地,手艺绝后。‘冰纹案’之后,爷爷唯一的期盼就是重振丘家,临终前依然念念不忘。所以丘家的印一天没印在瓷上,我就得这样扮下去。你能替我保守秘密吗?”

小夏肃然起敬,郑重地答应了。

丘成松了口气,又听见他说:“可你这样太苦了,要装到什么时候呢?你的手艺又传给谁呢?”

丘成被问住了,她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是啊,她没法成婚,不会有子嗣,自她之后,丘家手艺不是照样要绝后吗?忽然有点悲哀,是为手艺绝后还是没法成婚,说不清。

小夏托着下巴,拧着眉头,好像在想心事。丘成以为他说完了,起身准备出去,他开口说:“我是老爷从人伢子手里买的,进府时挺小,姓什么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丘成脚下一顿。每天都阳光灿烂的一个人,想不到身世这么可怜。

“老爷说,你是夏天来我们家的,就叫小夏吧。”他抬眼望向丘成,眼眸中第一次生出有分量的东西,“‘夏’是我的名,我没有姓。”没给她思考的时间,“你待在这休息吧,我出去。”

那句话实在太隐晦,连丘成这么聪慧的人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几天以后,她和大东抬一块大石头的时候,突然灵光乍现。手一松,抬起半边的石头咣当落地,把大东吓了一跳。

小夏他……是在表白吗?

救援开始的时候,矿厂时常听得见呼号声、鼓劲声,当然也有哭声、骂声,三天、五天……八天、十天……半个月过去,这些声音都静默了。陆续有人撤出救援队伍,有些被埋工人的亲属也悄无声息地再不出现,霍家依然在坚持。

期间又下了几场暴雨,有两家窑厂抗不过衙门的命令,雨季开窑,结果一窑坍塌一窑被淹,成为青坪瓷史上又一桩惨案。

衙门瞒而不报且视而不见,寄虹多次代表瓷会请衙门出兵出钱赈灾,百姓也示威过好几次,衙门迟迟拖而不决。终于派出几个衙役去矿厂“审查”的那天,百姓们自发组建的救援队挖出了第一具尸体。

他年纪偏大,容貌身躯没有大伤,大夫检查后说,像是缺食缺水而亡。如果衙门肯早些调派城防军来救人,他会不会有生还的机会?

所谓“城防军”,护的不是百姓。生路,终究要靠自己。

全部七个人都被找到,寄虹倾其所有给他们的家人赔偿,并将他们厚葬。出殡那日,大雨如注,但几乎全青坪的瓷行人都来送行,队伍绵延出好几里地。寄虹向亡者的家人一一鞠躬致歉,没有一人出言责备。

这个事件如同一粒火星,引燃了瓷行积蓄已久的大火。

衙门不顾工人死活强令开工,换来的是工人沉默无声的反抗,他们罢工了。

没有组织,却出奇地一致。青坪几百家窑厂,无论大小,在三天之内统统封窑,瓷商店铺,无论陶瓷街还是河边集市,一夜之间关门歇业。

寄虹从记事起,从没见过如此景象。陶瓷街哑了,瓷窑瞎了,缺失了高低韵致的叫卖声和与朝霞竞彩的窑火,她对严冰说:“我觉得青坪像死了。”

严冰搂住她,“不,青坪正要活过来。”

衙门下令,要求瓷会开烧贡瓷,尤其会长应以身作则,违者严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