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六零清平纪 > 第47节

第4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建国黑着脸看向孙淑芳,夹杂着怒火语气冷漠道:“就你这种自以为是,爱显摆存在感的的人。总一副自己是正义的,从来不走心替别人考虑分好,一辈子也就只能活自以为是的满足里了。”说罢就直接提着东西,带着馨妍跟孩子进了旅店。

孙淑芳脸色瞬间苍白,孙建国的话可谓直接到毫不留情面,让孙淑芳难以接受的是,在前世她的儿子们,就曾经伤她心,指责她这个生养过他们的亲娘……前世的过往今生多已经不存在,孙淑芳承认她也有缺点,可人谁没有缺点,她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自己保护自己,努力好好活着,创造出一个与前世不一样的人生而已,难道这也有错吗。

白家宝冲孙淑芳温和的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打量一番孙淑芳,避重就轻解释道:“我叫白家宝,也是昨天才知道馨妍是我孪生妹妹。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是我爹娘对不起馨妍,她一时无法接受,并不是有意让你难堪,请你多体谅一下他们的心情。你跟馨妍关系应该很好,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肯定也会一时无法接受。

孙淑芳扯了扯嘴角,冲白家宝摆了摆手,大方道:“恩,我们两个有一样的经历,也最能体会馨妍复杂的心情。当年我们两个一起被凤伯从水塘边捡回大石村,她比我运气好,被凤伯凤伯娘收养。凤伯和凤伯娘没孩子,一直把馨妍捧在手心里疼着,馨妍两三岁时她们都搬到县城,凤伯和凤伯娘都是大城市里的人,有本事有能耐,在县城里都有工作,一家三口日子过得不错。

白家宝释然,笑了笑冲孙淑芳道:“老天保佑,让馨妍遇到了善心人,就是还花一样的年纪,就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孩子们的爹……唉,说起来也是当初那些闹腾事,馨妍这个年纪也该继续念书。她现在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件事,我就是在想拟补,她也不一定会接受,还是我们家对不起她……”

孙淑芳没一点被套话的意识,听着白家宝的话,心里反而再次涌起了不甘。为什么命运要如此不公平,明明是相同开始的人生,一个被人疼宠着,就是认回来的亲生父母家庭,也有一个这样心疼她的哥哥。而她孙淑芳却什么都没有,吃不饱穿不暖,连一个心疼她的亲人都没有。人这一辈子,往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馨妍的人生一对比,孙淑芳恨生芳何生妍。

“说起来馨妍还是我堂嫂,她丈夫是收养我的那家人的侄子,也算是我的堂哥。我堂哥虽然比我和馨妍大了十六岁,不过他可是在军队中当了一二十年的兵,虽然堂哥没说过他在军队的职位,可馨妍跟她养父母一起跟着去随军,想来职位也要有连长级的吧。就算是爹死娘改嫁,可我堂哥没去当兵前,凤家在村里住时就很照顾他,而且家里只有一个养女,馨妍肯定要替老人养老送终。其实当初馨妍在县城有过定亲的对象,不过你也看到了,馨妍长得好从小就聪明,喜欢她的人多,还都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其中两家有头有脸的年轻人,为了馨妍都闹了起来,最后馨妍就嫁给了我堂哥。”

白家宝脸上的笑容微敛,与其好奇的追问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馨妍长得好,喜欢她的小伙子肯定很多。不过县城一点点大,又是一起长大的情份在,怎么也不至于让馨妍嫁给一个能当她爹的男人。我不是说你堂哥不好,虽然认识的时间很短,可也看得出来他是很有担当,对妻儿也细心周到的好男人。凤家的两位老人那么疼馨妍,也不至于不慎重考虑这些问题,就点头同意这桩婚事吧。”

孙淑芳在县城里呆了两年呢,凤家潘家董家三家的是是非非,她听了人说了不少。董家和潘家那两个生病的闺女,县城里也没少有人猜测,说是凤家下得毒,早两年不少人都相信那话,后来那两家的闺女病好,其他什么事都没有,县城里的人又觉得凤家应该没有下毒。他们一家老的老,馨妍柔弱年轻,怎么能跑到那两家去下毒,又都传言是做了亏心事遭报应了。

潘家闺女当初在凤家大门口,把曲红霞给气病了,就在县城里落下了坏名声。只是董家,毕竟是新和县的县长,潘家并不敢攀咬出董淑珍,潘县长又果断把董淑珍送到省城,就是孙淑芳也不知道这些,不过不妨碍她对潘家的各种猜测和定论。在孙淑芳看来,当初那件事也的确是潘家先出的幺蛾子,定好的亲事想反悔也不用那样闹上门。.

欲言又止了片刻,孙淑芳咬了咬唇角,还是没管住嘴巴,压低了声音小声道:“我跟你说,你千万别在馨妍和我堂哥跟前提起,就当不知道这事。馨妍都跟潘家的儿子定了亲,后来听说因为谁跟潘家的女人讲,只要跟馨妍退了亲就给什么好处,然后那潘家的母女,就瞒着馨妍定亲的对象,闹上凤家去了。要是好说好讲的,退也就退了,偏偏潘家的闺女跟我们一样大,从小就嫉妒馨妍,嘴巴不干净骂骂咧咧的泼脏水,硬是把凤家伯娘给气摊了,这事后来也就没法善了。都猜测是董县长的孙子挑唆的,毕竟他也喜欢馨妍,肯定不愿意馨妍嫁给别人,就是一起长大的兄弟也不成。

白家宝心思百转千回,就从孙淑芳的话里理出了一些头绪。这年头女方被无缘无故退亲都有碍名声,更何况被人骂上门。不管馨妍有没有错,她的名声在县城里都不会有多好,更何况跟县城两家有头有脸的人家牵扯上,县城里家庭优渥的人家,小伙子愿意娶馨妍,他们的家人未必肯同意。以馨妍的容貌和人品,嫁给那些不怎么样的人,别说是凤家二老,就是白家宝都替馨妍委屈。

而孙建国除了年岁比馨妍大之外,其他条件都不差,在当时应该是最适合的人选。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个大概,跟馨妍有关的详细事情,眼前的女人未必知道。这点从之前馨妍跟孙建国的态度就能看出,她们并没有孙淑芳所说的亲近。就两人说着会话的功夫,白家宝就能看出孙淑芳的大概个性,以及言语间对馨妍的羡慕不甘。

“谢谢跟我说这么多的事,我刚找到妹妹,心里迫切的想知道她这些年过的好不好,有没有别人欺负。一母同胞,我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捧着长大,妹妹却流落在外……

白家宝有些伤感,他坚信馨妍是他妹妹,而馨妍和孙建国的态度他也看在眼里,那是不想跟白家有任何牵扯。家里头爹娘隐瞒了二十多年,都没表露过有女儿流落在外的意思,在他们心里就没有馨妍这个女儿的一点痕迹。父母的用意白家宝不用问,都能明白其中的原因。他的亲奶奶是爷爷在老家包办婚姻,后来爷爷出去闯荡后,又娶了志同道合的小奶奶,老家的妻儿自然就顾不上了。

白家宝的爹娘,年过三十才被爷爷从老家接到省城安排了工作,跟小奶奶生的二叔的工作不能比,白二叔比白家宝爹只小了三岁,却有两儿一女,而白家宝父母连着生了七个闺女,才生了他一个儿子……没儿子爹娘都挺不直腰杆,连着生了七个女儿,背地里都说他爹娘肯定犯了九女星,好在第八个是儿子,他长像随了太奶奶,很的爷爷疼爱,又聪明机灵才没人再继续提这事。

馨妍是不是如孙淑芳所说那般长大不得而知,可那个年代就是在省城,吃穿用度也没宽松到哪去,在他记忆中,白家就没少为粮票布票多少吵嘴,小县城里又能好到哪里去。当年……爹娘可能就出于自己的考虑,在生下他和馨妍时,才狠心把馨妍扔掉,因为馨妍是个闺女,白家宝有七个姐姐,家里不缺一个跟儿子争奶喝争口粮吃的女儿……

现实太过冷漠残酷,让白家宝不知道如何跟馨妍解释,已经知道馨妍的落脚点,他眼下应该做的是回家说服爹娘。说实在的,白家宝并不缺姐妹,更不缺外甥外甥女,比他大一岁的七姐就有两儿一女。可馨妍是不同的,连带着与自己相像的孩子,那种亲切和发自内心的疼爱感,也是对其他外甥们所缺少的。

就像他跟孙建国说的那样,在看到馨妍第一眼起,发自灵魂深处的共鸣和心灵感应,仿佛找到了彼此缺失的那部分。假如说两人天南地北从不相见,这种缺失和感应或许一辈子也没有共鸣,可因果循环,兜兜转转他们兄妹还是相见了,这是属于他们兄妹的缘份。家里的决定白家宝不能干涉,却不能阻止他自己的意愿。

白家宝跟孙淑芬客套两句,就让三轮车夫送他回家,身上的高烧早在昨天就已经退了,回家在喝两次药就行。看着白家宝坐着的三轮车消失,孙淑芳才一脸惆怅的回了旅店大堂。馨妍一家都已经回房,大厅里只有小六在扫地。孙淑芳坐到饭桌前的凳子上,右手托着下巴双目无神,带着迷茫的问小六道:

“小六,我的性格是不是很坏很糟糕?特别惹人讨厌?

小六扭头看了看孙淑芳,拿着扫把坐到孙淑芳旁边的凳子上,扫把放在脚边关心的问道:“淑芳姐很好,是不是刚才他们说什么了?淑芳姐,那些人跟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拥有的东西太多,所以不会明白在底层挣扎的痛苦。像我们这种没有依靠的人,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双手。咱们按着咱们的方式活着,管旁人说什么。”'

孙淑芳心里好受一些,垂着眼皮掩住眼底复杂情绪,自嘲道:“其实他们不喜欢我也正常,我一样也不喜欢他们。我跟凤馨妍一往是被亲生爹娘扔掉,一起被凤伯捡回大石村,她却好运的被凤家收养,我被孙家当使唤丫头养大,还要留做童养媳。凤馨妍有疼她的爹娘,我什么都没有,只有无穷无尽的饥饿和打骂。她坏了名声,还有不少人巴巴的等着娶她,你看我堂哥对她那架势,恨不得扛在头上宠。;

现在被亲生爹娘找到,又多了一个看着就想对她好的哥哥。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她就那么好的运气,所有好事都摊到她身上,我们两个的命简直就是两个极端。很多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的好运气……都被凤馨妍给抢走了……不是说老天爷是最公平的吗,怎么可能好事都摊在一个人身上,坏事又都摊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呢……”

小六能明白孙淑芳的嫉妒和不甘,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命运这种东西看得到却摸不到,除了自我宽慰之外,过于极端很容易犯错,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可一心逃避,也是一辈子的懦弱。人啊,真是最复杂的生物呀。小六觉得淑芳姐虽然小时候受了不少罪,可现在日子过的不错,也算是苦尽甘来。

“咱多往好处想,咱们旅店好,住过的人都说价钱公道住的也舒服,淑芳姐现在守着旅店,每天就是守在店里不动弹,也自有生意找上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孙淑芳深深叹气,冲小六摇了摇头,之后什么也没在说,就托着脸继续发呆。

第123章

白家宝坐着三轮车直接回了白家,想跟爹娘好好的谈一谈,爹娘从小对他的疼爱,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偏疼他的老爷子,也不过是因为随了太奶奶的长相爱屋及乌。可爹娘却是不同,爷爷叔叔嫌弃他们上不得台面,七个姐姐怨爹娘毫无原则的偏心,可白家宝眼里爹娘疼他如命,他们的脸面由他这个儿子来挣,姐姐们的怨恨以往白家宝还想着尽力去补偿,但在知道到馨妍的存在时,七个姐姐的怨他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了。

爹娘偏心有很多小毛病,可即便是在最艰苦的年代,爹娘都把她们拉扯大。比起生下来就被丢掉的馨妍,七个姐姐都没有资格怨爹娘,爹娘偏心可也对得起她们。白家宝想找一个让大家都不为难的方式,来解决跟馨妍相认的事。白家宝并不否认爹娘当初的错误,错了就是错了,要想办法去拟补。

白家并未分家,白家宝虽没结婚,不过二叔家的两个堂哥都结婚生子,各自住在他们单位分的家属楼,平时休息会回来吃饭。白家宝七个姐姐都出嫁了,二叔家的堂姐也已经嫁人,算上两个堂哥家七个侄子侄女,一大家子也十六口人。不过以前家里住的人多,吃饭的问题上闹了不少矛盾,后来吃饭分开,并不在一个锅里盛。

省委家属四合院,三间堂屋爷爷和小奶奶住,在西屋的窗边隔开一个小厨房。两个堂哥结婚后分了家属楼搬出去,家里其实也就二叔二婶爷爷和小奶奶,以及白家宝一家三口。白家宝到家时,白爸和白二叔白二婶都不在家,爷爷和小奶奶出去溜达,家里只有白母一个人在家洗衣服。

见白家宝回来,白母赶紧甩了甩手上的水,在身上的旧围裙上擦了擦,急忙上前问道:“家宝咋回来了,大夫不是说要多住一天吗,万一烧成肺炎可咋办。娘在炉子上炖了鸡汤,正打算把衣服清干净就给你送去呢。快回屋上床上躺着,别又受了寒气冻着了。你这孩子,一点都不顾及着自个身体。”

白家宝笑着点头应和,握着白母冰冷粗糙的手掌,就是这双手,任劳任怨的为这个家,为他们一家人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甘愿被指着鼻子骂泥腿子,上不得台面的乡下人,也强硬的当着小奶奶和二婶的面,从小堂哥手里夺回自己被抢去的鸡蛋……生养之恩大于天,白家宝不想让一心为他的娘难过。

“娘,我已经没什么事了,在家休息休息再喝两回退烧消炎药就好。家里的活不着急,我们回屋坐一会,有些事情我想知道。娘我想知道事实,我能感觉的到,那就是跟我血脉相连的妹妹。”

白母五十多岁,五官普通下巴略尖,看着就是伤势厉害的人。听了儿子的询问,理着花白一半的齐耳短发沉默着不吭声,一点都不想提当年的事。已经隐瞒了二十多年,也没有在提起的必要。不是她心狠,那个年代条件太差,生下来养不起的人家,都把孩子扔掉眼不见就不用去想。那时候他们家刚到省城没两年,嫁出去三个闺女可还有一大家子等着糊口呢。

闺女多了就真得不值钱,家里不缺闺女,白母那个时候心里压力也大。本来就吃不饱喝不饱的,生下孩子没一点奶水,养大两个奶娃娃根本不可能的事,她更不忍心让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宝贝儿子受罪。就算是少见的龙凤胎,闺女也一样还是闺女……当年她是在娘家生的孩子,孩子出生后白母就狠下心没去看闺女一眼,只让娘家嫂子把孩子远远丢了。

可这些事情,白母一点都不想让白家宝知道。知子莫若母,儿子从小就聪明懂事,可心地最好,处处替家人着想,给他们两口子长脸。也是因为有儿子在,他们两口子在这个家里,才有立脚位置。几个闺女都怨他们当爹娘偏心儿子,的确,比起闺女他们更在意儿子。可她们怎么就不想想,没有兄弟帮衬她们,在婆家跟妯娌哪里能挺直腰杆,兄弟好了磁能帮衬她们。

儿子考上大学后,前途更是一片大好。二房的两个儿子也就只能靠着老爷子的面子,安排了铁饭碗,家宝可是白家第一个大学生,老白家祖坟冒青烟才出这么一个。就是二房的闺女考上大学,要不是因为她脸皮跟她娘一样厚,高考前两口子都天天吃住白家,没脸没去的贴上来让家宝给补课,就是下辈子也甭想考上大学。

白母陷入往事回忆胡思乱想之间,白家宝已经拉着白母进了爹娘住的厢房,不大的屋子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屋里柜子箱子乱七八糟的放了不少琐碎东西。把白母扶坐在床边,白家宝才自己拉过一张凳子,坐在白母的对面,语重心长的开口道:

“娘,小妹现在叫凤馨妍,我们长的可像了,不过我觉得还是她长的更好看,温温柔柔的说话也莺声细语。早几年行为一些事情结婚了,现在有三个儿子了。大儿子跟小儿子跟堂姐说的那样,有七八分更像我。老话常说外甥肖舅,这话还真没错,大姐她们几个的孩子都随了姐夫家,馨妍的孩子都随了咱家,你要是见了两个小家伙肯定会喜欢。”

白母看着一脸期待的白家宝,深深叹气道:“哪来的小妹,爹娘就生了你跟你七个姐姐。你这次回来看你爷爷,不是说还要办什么证件吗?你爷爷本来就没什么大碍,人老了哪里没头晕眼花的,一点小毛病你那小奶奶就折腾,还尽出幺蛾子让儿媳妇轮着伺候,她可比老爷子年轻十岁呢,身体吃嘛嘛香哪里会照顾不了,我看她们就纯粹的想折腾咱家。”

白家宝哪里会不知道他娘在转移话题,顺着话题安慰道:“老人都是看一眼少一眼,我从小爷爷就疼我,多回来看看他老人家也是应该的。爹跟二叔都是爷爷的儿子,孝敬老人是应该的。娘,小妹的事你不用瞒我,我们两个是双生,我能感觉出来她跟我血脉相连。”

白母看着白家宝,嘴唇抖动半晌,才叹气无奈道:“娘说不过你,是又怎么样,不是又能怎么样。都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当年娘让你妗子丢的,生死就看她自己的命了。既然那孩子命大,现在也成家了,认不认回走都不重要了。富贵了咱们家也没打算去沾光,贫困也得靠她自己过日子,也省的家里多添糟心事。”

白家宝心里酸涩难耐,白母的话太现实太理智,让白家宝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劝说。母子两个相对无言,各自沉默半晌,白家宝才转而询问道:“娘,这事我爹知道吗?”

白母想到当家的性格,心里也不知道是苦还是甜。白父性格说好听了是温和的好性子,说难听了就是温吞心软没主见。两人结婚连着生了七个闺女,白父都没跟她说过一句重话,没怨过她没本事生儿子。外人就是当面给他难堪,白父也只会一笑而过从不反驳。就是这种性格,家里家外的人,常常把他当软柿子捏,所以白母的个性才会泼辣强硬。一个家要是都是软蛋,那能被人欺负到死。

“你爹也知道,为这事好长时间都没搭理我呢。当年我生你们的第二天,你爹就从省城去你姥姥家看我们,你小奶奶不肯伺候月子,你大姐二姐刚结婚也不能回娘家长住,我就在你姥姥家做了几天月子。你爹知道把你妹子扔了后,还第一次跟我红了脸,问过你妗子扔哪后,你爹一个人大半夜的抹黑跑去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