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六零清平纪 > 第19节

第1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馨妍无语看着娘亲:“八字没一撇呢,您就开始传授婆媳之间的经验了?再者,潘国明是入赘咱们家,除了逢年过节之外都住在家里。一起能相处几天呀,孝着敬着就好,这点耐心和忍力还是有的。”

曲红霞呵呵一笑,女儿可不是谁都能捏一把的软柿子,没人比做父母的更清楚。要不是时机不成熟,怎么可能这么早就打算女儿的终身大事。按照馨妍念书的年龄和成绩,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下来这才十七八岁,在二十出头在考虑结婚的事都不迟。可现在大学已经停招,高中都几年没开课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边娘俩谈心。离开凤家的潘国明,脸上的傻笑一直到了董家门口,才收敛起来跟往日一样的表情,抬起右手敲门,这个时候董太太肯定在家里。事情赶早不赶晚,一日把婚事定下来,

他就一日没法安心。不仅仅是他想早一些娶馨妍,更怕有其他的意外。人生总会有很多的意外,潘国明不希望他跟馨妍的婚事,也有一个万一存在。

门响了一会,门内就传来董太太询问的声音。潘国明跟董国强一块长大,董家也没少来过,跟董太太也是非常熟悉的。扬起声音回道:“董奶奶是我,国强在不在家?我来找您有事呢。”

门从里面打开,董太太富态的脸上满是和蔼笑容,道:“快进来吧,强子一早就去省城找他爹妈了,省城里给他安排了工作,那孩子就是个犟脾气……唉,不说了,快进来坐喝杯水,听你说找我有事,什么事?你跟强子从小一块长大,跟我孙子也没啥两样,只要能帮的奶奶肯定帮,尽管说。”

潘国明扶着董太太进了堂屋,坐下后自己熟络的倒了两杯水,给董太太递了一杯水拉凳子坐到她对面,垂着眼睛沉沉道:“我想请您为我保媒,你也知道我家儿子多,强子都安排工作了,我还整日的无所事事……我爹娘的意思是……先紧着我哥他们。奶奶也知道我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过两年他们也要安排工作,也要结婚成家。”

董太太怎么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放下杯子想拍拍潘国明的手臂安慰事,这才发现潘国明手腕上缠着纱布。赶紧的拉过来仔细看了看,心疼问道:“这是怎么弄的?怎么伤到了?哎呦,难怪我瞧着你今天脸这么白,怎么回事呀。”

潘国明红了眼眶,抽回左手笑了笑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昨天回家跟我爹娘提工作的事,我爹说暂时没岗位。您也知道我比国强大一岁就快二十岁了,想让我娘找媒人去凤家说媒。您也知道我们一块长大,彼此都了解性情。凤家就馨妍一个女儿,就也没准备外嫁,我家人口多也住不下,凤家二老也是好相处的,打小看着我们长大,上门也没什么不好。”

见董太太一脸的惊诧,继续道:“董奶奶,家里兄弟多,我也理解爹娘的难处。十只手指有长短,咬了哪只手指都是一样疼。总想着爹娘能替我想一分,毕竟馨妍也同意我们的事,所以就跟他们说了这事……可我爹娘不准,一生气我就划了一下,把我爹娘也气的不清。”

董太太听到馨妍要找上门婿,就送了半口气,馨妍也同意了潘国明上门,另外半口气也松掉了。剃头担子一头热,好兄弟跟馨妍两情相悦,孙子的脾气最多难受两天,过去也就过去了。只要自家孙子不再折腾,这个媒呀,她还是非常乐意保。就是孙子问起来,她也有十足的理由,毕竟国明人家不仅仅是上门,跟爹娘都自残了,可见两人感情多好。

想通的董太太,怜爱的望着潘国明,语重心长道:“你这孩子啊,上门女婿可不是什么好事你爹娘也是为你好。这孩子都不跟自己姓,搁谁谁愿意,这事啊,我看够悬的。”

潘国明略羞涩的挠了挠头,低头不好意思道:“本来我的意思是,只要是我跟馨妍的孩子,姓什么都无所谓。可馨妍说只要一个孩子姓凤,延续家里的香火不断就行。馨妍跟凤家二老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您也知道,凤家打小就是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跟自己家没什么两样。就是昨天昏头,把我爹娘气到了,他们也从来不肯听我说的事,想请您出面保媒把事说清楚。”

董太太哈哈大笑,道:“你这孩子有眼光,凤家两口子都是实在人,馨妍容颜性格都是好的。放心,这事呀奶奶帮你,保证跟你爹娘保下媒。咱私下里说句不好听的话,凤家人少住的也比你家宽敞,他们两口子年岁也不小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说不得有今天没明天的。”

潘国明只笑笑没吭声,董太太是个行动派,也是怕夜长梦多。了解了情况就关了门,跟着潘国明一起去了潘家。潘家白天也没什么人,潘青青和小四都出去不在家,潘母正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呢,听到董太太在院里说话的声音,赶紧的从床上起来出去。见本来脸上挂着的笑,在见潘国明也跟在一旁,立马就拉下脸色。

董太太见状上前,一把牵住潘母的手,感同身受的劝慰道:“国明这孩子也是知道错了这不专门去找我来当说客。孩子小的时候,当爹娘的只要能喂饱穿暖就行,可孩子大了操心的事就多了,工作婚姻哪一样都得管,等有孙子了还得操心孙子们。唉,这女人呐,一辈子就围着大人孩子转。”

潘母眼圈一红,眼泪就一滴一滴的往下掉,拉着董太太的手道:“婶子是不知道呀,我跟他爹有多难。老大刚结婚一年多,儿媳妇也才怀上没几个月,老二也二十一的人了,前两年时机……那样,也才安排了工作定了亲。老大家两口子的工资,每个月只交一半,老二上班才几个月,家里就孩子爸挣钱。”

说道此,狠狠瞪向潘国明,哭道:“都是儿子,可事总要一条一条的了。国明要工作,县里啥情况婶子也知道,他爹一时半会上哪去给他安排,让他再等等看情况。这死孩子就非要我请媒人去凤家提亲,他二哥婚都没结,他年龄又不算大那用得着这么急。青青没说两句凤家那孩子几句不是,他就冲青青一顿骂。

婶子,这样的死孩子生下来就是我的罪啊,硬说我跟他爹不疼他,什么都不让我们管了,要去凤家做上门女婿。我们潘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是吃不上喝不上还是娶不上媳妇?要沦落到去做上门女婿?潘家老八辈的脸都能丢尽。我跟他爹没骂几句,这死孩子就敢摔凳子摔碗,直接用碎片自杀,要还我们的生养,我生养他这么大,他就是这样报答父母的?还不如生下来就扔尿桶里淹死,也省的现在气我。”

董太太叹气,眼睛余光看到潘国明紧绷着表情,红着眼眶硬是没吭一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双方各有各的观点,各有个的说辞。可董太太觉着吧,潘母的话只能信一小半,国明那孩子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什么性格脾气还是了解的。聪明会来事也仁义,不被逼急了,怎么可能会冲动的范犟劲。

自己用碎片割一刀,那得多伤心多难受,才能对自己下得了狠心割下去。不小心切菜的时候切到手,都钻心的疼,更何况手腕上,光是看包扎和他泛白的脸色,就能猜出伤口肯定不轻。可她是来和事保媒的,该怎么说话心里还是有数的。

“是国明这孩子冲动了,看把你娘给气的。刚才来的时候,这孩子就跟我承认他昨天太冲动,想跟你们赔不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这不就找我过来,专程陪他来跟你们赔不是。爹娘生养他们不容易,他也是知道错了。”

第49章

潘国明也干脆,果断低头沉沉道:“娘,昨天是我的错,脑子一抽就犯倔劲。以后再也不会了,您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潘母板着脸不吭声,董太太见状劝说道:“亲生母子哪有隔夜仇,再好的孩子也有脾气。就说我家淑珍吧,当年一股脑非要去当兵,不准就在家里闹死闹活,最后你叔不也没办法只能依着吗。这当兵一去就十来年,都快二三十岁还没成家,跟她一样大的姑娘,哪个不是两三个孩子都生下来了。只要一想到着,我跟你叔一想到就整夜睡不着。”

董太太也是真的愁,叹气继续道:“做爹妈的,孩子不管多大年纪,都是背在身上的债,想不管都控制不住自己。你家国明是个好孩子,跟强子一块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跟自家孙子没区别,这工作的事我跟你叔问问,你跟小潘就甭操心了。”

潘母听着这话,心里再多的高兴也没表露。女子哪有隔夜仇,再打再骂那也是自己儿子,只要董县长上心了,工作的事就没有安排不了的,甚至可能比大儿子二儿子都有前程。董家可是县城的一把手,就凭三儿子跟董国强的自小的铁关系,董家也会对这事上心。两人相携进了堂屋坐下,潘母的神情已经彻底软化了。

董太太心思一转,委婉道:“咱们做父母的,只能给孩子们提个醒,让他们的人生少走些弯道,人生还是看他们自己,做长辈的哪个又能陪他们一辈子。等成家立业就索性干脆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过日子。我家孩子都是这样,结婚后都分出去,我跟你董叔也落个清净。等过两年你叔退下来了,我们就打算去省城跟孩子们住,那时候还怕他们烦我唠叨。”

潘母赶紧奉承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跟董叔啊只管享福就好,国强爹他们,哪个不是孝顺的儿子。哪像我们家,就是一群讨债鬼,净跟着我们闹腾,孩子他爸就那么大本事,能怎么着,临老了还不知道咋受罪呢。”

董太太看看静坐沉默,对他娘的话不言不语的潘国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老话还是非常在理的。就说眼前潘家母子,潘国明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跟他娘小孩子姿态,撒娇痴缠几句,这事也就揭过去了,还可能因为伤了能得到怜惜。可他犟着脾气偏偏不,这还是有心结,迈不过这个凯。董太太也几个儿女,当然更能体会,会讨巧的孩子得到的关注更多。

“国明去回屋躺会吧。看着脸白的,我跟你娘聊一会。”

潘国明看了看他娘,点点头出了堂屋。他们家三间堂屋四间厢房,东屋潘父潘母住,西屋潘家老大夫妻住,四间厢房一间厨房,剩下的三间潘家老二一间留作婚房,潘国明跟他小弟一间屋,剩下的一间大姐没嫁人前跟潘青青住的。总共就那么大地方,人口多了就显得地方小住不开,这以后再多几个孙子辈,就更闹腾了。

等潘国明回自己房间,董太太才扭头冲潘母以过来人的经验,语重心长道:“国明妈,这母子情跟夫妻情一样,都禁不起折腾。对,你是他娘,生他养他就能管着他所有的事。可那是小时候了,孩子长大了就有自己的想法,做爹娘的哪里还能管的住他们的想法。还跟小时候一样,孩子不听话就一个劲的打骂,也会让孩子心里难受接受不了。”

潘母闷着头,沉沉道:“婶子跟我说这些贴心话,也是没把我当做外人。可我跟他爹有难处,其他孩子都能体谅我跟他爹,懂事听话。就国明这个犟脾气,从小就性子闷犟。等他二哥的事办完,不就开始张罗他的事吗,非得现在让我去提亲。老二的事没办完呢,家底也就那些,吃喝用哪一样不要钱。”

董太太也跟着叹气,人吃五谷杂粮家有百样琐事:“说句良心话,国明这么着急也是应该的,馨妍那孩子都是大小认识的,长相人品那是真没二话。除了家里没兄弟帮衬着,在咱们县城里哪样都拔尖。他们又是从小一起长大,感情自然是没话说的。要是不早些定下来,被别人提前怎么能放心的下。”

潘母沉默一会,道:“那孩子我也见过几次,那说话神态语气气质,我怎么瞧着都一股子旧时候的大家小姐做派。要说这样的姑娘做儿媳妇,总觉得不自在。那凤家就她一个丫头,养老送终肯定跑不掉,将来让我儿子我孙子给外姓披麻戴孝,搁谁谁能乐意。可那死孩子说要去做上门,这不是要气死我跟他爹吗。”

董太太闻言没赞同也没发表意见,径直道:“国明那孩子呀,也就是倔脾气口不择言罢了。凤家呀,说起来真是的底子我跟你董叔都有猜测过,人家两夫妻是从京搬来的,听提过几句,话里的意思应该京都还有房子。咱先不说那么远的事,就说着眼下的。当初凤家从村里来县城,买下他们住的房子花了五六十块,那可是连价钱都没怎么还,这个是十多年前的事。”

见潘母也听的入神,继续道:“凤家两口子可学识可了不得,先不说凤天幸那手医术。曲红霞瞧着一个温和老太太,听强子私下里说过几句,馨妍画画可厉害了,说就是曲红霞教的。就是我在省城里的侄子侄女们,也没一个能有这内涵的。馨妍自小就跟着凤天幸学医术,你当几个孩子每次带回家的野物,都是他们自己逮的?都是馨妍给他们配的药,野物吃了饵立马就晕倒。”

“说句掏心窝子的实话,你家儿子多,等都结婚了家里也住不下,凤家两口子把馨妍当做心肝肉的娇养长大,就是怕闺女嫁人受委屈,才想馨妍留在眼皮子底下。凤家两口子都什么岁数?家里人口少又宽敞,哪能算的上倒插门。也就打算馨妍将来的孩子有一个姓凤就成。在说咱们县委里大大小小的人,谁没请过凤天幸看病,人家的面子哪个单位都能吃的开,端看人家愿不愿意开口。”

隐晦的深意都心里明白,董太太咽了口唾沫,话说的太多,嘴巴有点干:“就是姓凤难道就不是你孙子吗?儿子还是你儿子,儿媳还是儿媳妇,孙子也都是你潘家的孙子。就这条件,只要透露出去,咱们县城里不少人家都得动心,谁家没三四个儿子。也就馨妍跟国明从小就认识,人家优先考虑的。”

“你跟小潘琢磨琢磨,孩子自己乐意,只是住在一起又不是真的做上门婿。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要是你们觉得合适,我就亲自出面去凤家给你们保媒。想面子上过的去,婚礼在潘家办也是一样,总归都是通情达理的人,这点小事一句话那都不算事。”

潘母点头,听了这么多,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这事还得他爹做主,晚上我跟他爹商量商量。唉,你说这做爹娘的,都是为了孩子们。这做父母的哪个能犟的过孩子。孩子心里乐意那就是千好万好,我们在反对也没用,硬是拦着也伤孩子心。 ”

董太太多精,一听就知道这事有门,又说了会闲话家常,就起来准备回家。潘母赶紧客气的留饭,董太太哪里会留,临走前专门去潘国明的屋子转了一圈。碍于潘母在场也没多说什么,只给他一个放心的眼色,就在潘母热情中出了大门回家去了。不要小看女人的作用,潘母被董太太话里话外的炫外音说动了心思。

正如董太太所说,就凤家的条件和馨妍的品貌,愿意做上门婿不会少。这年头可没计划生育一说,谁家没三五个儿子。儿子多了所以就多,真不用为传宗接代费心思。跟凤家一辈子没生养的人家很少,只领养一个闺女那就更少。听董太太话里的意思,凤家还是有些家底的,老两口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能活上几年还真不好说。

就算凤家在京都大城市里没有房子,娶了凤馨妍他们家都只赚不赔,光是凤馨妍跟她爹学的那身本事,将来还不得传给她孩子?自古厨艺跟大夫,走到哪都不愁饭吃。老三的工作董家就能安排了,不用家里多费心思了,青青一个女孩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随便安排进工厂就成,又不指望女人的工资养家糊口。

可老四还没着落呢,体面的工作可不好安排。等两家成了亲家,在开口让小四跟他学两年手艺,凤家肯定乐意带着,到时在说动说动,工作就能落到医院里,这可是吃香的岗位。越是深想就越是心动,总算忍着一肚子的事等到晚上吃完饭躺床上,潘家两口子小声嘀嘀咕咕半夜,第二天一早潘母就提了一斤红糖一斤酥果,亲自去董家正式的请媒。

潘母来的早,董县长还没去上班,董太太把前因后果也跟他说了。董县长不想孙子跟家里折腾,撮合了潘国明和馨妍的事釜底抽薪,自家孙子想闹腾都闹腾不起来了。等潘母放下东西,乐呵呵的说了来意后,不论是董太太还是董县长,都觉得事情如此顺水推舟的发展,馨妍跟潘国明的事,除了缘分简直是天作之合。

安排工作的事,对董家来说不难,也就一句话的事。跟凤家的交情不用说,再加上潘国明跟董国强一起长大的交情,怎么都不能亏了孩子。在说两面都能皆大欢喜的事,所以对潘国明工作安排,起点就此潘家兄弟高不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