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六零清平纪 > 第17节

第1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怒气冲冲的阵仗,简直就打算去拼命的,她追着去结果听到董国强和他哥几人,竟然胆大包天的要去报复招惹凤馨妍的红小兵,这事万一被发现,他们几家人都得完蛋。可她根本就阻止不了她哥和董国强他们。又怒又惊又是嫉妒,才跑来医院找凤馨妍,结果……竟然被凤馨妍给揍了一顿。

两人一样的年龄,凤馨妍比她高,可她可比凤馨妍壮实了两圈。要不是凤馨妍那个卑鄙小人趁人不备,她怎么可能打不过凤馨妍那个小弱鸡。可猜中了开头,就是没猜中结尾,挨了打不说,亲哥跟国强哥还没一个心疼帮她的……

潘国明耸耸肩也没追去,县城就这么大,出不了什么事,转身也朝凤天幸的诊室方向走去。凤家夫妻脾气好,从小就对他们和蔼特别好,他们没少在凤家吃喝玩。知道人生病晕倒,不去看看怎么可能放心,丧心病狂的人毕竟属于少数,正常人的良心都摆在胸口。

诊室内曲红霞已经醒了好一会,靠坐在床头端着搪瓷缸,正憋着气一口喝光温度正好的药。一口闷光了药,苦着脸接过馨妍递来的水,赶紧喝了几口缓和了嘴巴里的苦药味。舒了口气扭头看向屋里的众人,叹气道:

“这段时间就是睡眠不好,其它也没觉得哪里不舒服,真没想到会晕倒。行了,听你的我办理病退,在家里天天养着不出屋了总行了吧。国强和国明都替奶奶作个证,这下你们爷俩不要在拉着脸了行吧?”

凤天幸无奈叹气,过了一辈子的老夫老妻,哪里会不了解彼此:“我们都办了病退,县城里闹哄哄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索性咱们搬回大石村去住。咱们有城里的口粮,回乡下养老总归比县城里清净。”

听到回凤家要搬回农村,董国强和进屋没多久的潘国明都莫名一慌。董国强看了表情平静的馨妍,冲凤天幸脱口而出道:“去乡下住什么都不方便,留在城里不是也一样养老吗,在说了馨妍不是还要念书吗,我爷爷说时局早晚会有变动,这都乱了两三年了,上面应该会有动静,好容易的……不可能让它在动乱起来。”

潘国明也瞄了馨妍一眼,跟董国强一样从凤天幸身上下手,两人太清楚馨妍对父母的在乎,只要是凤家夫妇做的决定,馨妍从没反对过任何意见。潘国明和董国强哪个没跟长辈顶过嘴,可几人相识十年了,从没见馨妍跟爹娘顶过一次嘴,没冲爹娘任性发过一次脾气。能做到这些的人,除了馨妍外他就遇到其他人。

不想馨妍跟着离开,只能从凤家夫妇身上入手。“是呀,村里多不方便啊,县城里也就那几个闹事的几个头头,其他人也都是跟着混事。今天的事情也就是那坏心肠的公报私仇,真的只是巧合罢了。”

凤天幸软和了表情,笑了笑解释道:“又不是不回来,每个月还得回来领口粮呢。等安稳了学校再开学,到时搬回来住让妍儿继续念书也不迟。你们凤奶奶身体经不起折腾了,回村里安静许多草药都能采到,没事还能偷偷上山弄点野物补补。”

董国强脑子反应快,道:“农村里现在集合生产大队,集体干活吃的也是食堂,你们回去只是养老修养,自己吃小锅饭不太合适吧?久了总能引起群众不平衡,说不定还不如在县城里住的清净呢。在说了您要回去采药,我们也没什么事,都能陪着回去帮忙不是嘛。”

凤天幸愣住,一心的事只想着不再县城里住能清净,还真没仔细考虑董国强说的这事。村里人什么心性凤天幸太明白,凤家要真的搬回去住,不用出集体工就,还能小灶吃喝不愁,不出三天就得有事闹腾。人心就是如此,不患寡患不均,心里不平衡,又是这个乱糟糟的势局,说不得静养不成还得受罪。

深深的叹了口气:“是我考虑不周,你们说的对,真要是搬回去了,还不定生什么波折呢。退下来采药哪都能去采。”

潘国明和董国强都笑咪咪的看向馨妍,见馨妍脸上没一丝意外和波动,显然不论好坏都没准备反驳回乡下的提议,两人无奈的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又说了会话,两人动手帮着把人送到凤家,才一步三回头的各回各家去。反正在他们看来,好朋友一家,还是在自己眼皮底下最安全,朋友之外的心思何时能察觉,也可能在时光中慢慢醒神了。

作者有话要说:完成任务了……

第44章

病退办理的很快,两三天的功夫凤天幸就办理完,供销社的主任聪明圆滑,能在反实权派的运动里,保全自身的情况下,还稳坐主任职位没被撤掉,可见手段之厉害。这样的人,除非有利益冲突,否则轻易不会得罪人。在说,曲红霞在百货大楼上班,性格好人缘也不错,病退这种事,犯不着拿乔压着,得罪人不说背后也有董家的面子。

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准,势局不明一天一个政策也没什么好稀奇。对国家抱有希望的人很多,伟大领袖的主席,带领人民坚持抗战,为的是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小人终究只是小人,手段一时能遮天,不代表能遮挡一世。再久的严寒终究会过去,属于人民的春天早晚都会来临,众望所归的期待,时间的罢了。

凤天幸自己并没有办病退,继续在县城里住,一家人都憋在家里也没必要。病退后有口粮够家人吃用,只是终究少了钱财和生活用票的供应。油盐酱醋这些东西,都是需要票才能买到。凤家一直以来都不缺钱,可凤家生活用品的票也不富裕。就算洗澡豆和洗发水馨妍有自己的秘方,可秘方上需要的东西也编不出来。

馨妍看来,娘亲在家里有她照顾,爹爹仍旧低调上班就成。大隐隐于市,处处都低调不出格,跟身边其他人没明显的区别,总归才是最安全的。家里多了一个娘亲在,馨妍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家里人少活不多,馨妍从不让娘亲碰手,有说有聊的解决了家务事,娘俩会把藏起来的纸笔拿出来,在堂屋里一起探讨素描的配色,或者水墨画的浓淡着色。

搁三五天董国强和潘国明他们也会跑来玩,呆上半天再不会在凤家留饭。等凤天幸休班时,两人还会跟着一起骑自行车,载着凤天幸回大石村,采药为主用蒙汗药逮猎物为辅。两人年轻体力好手眼灵活,配上蒙汗药的作用每月一趟的上山,从没空手过。半夜借着月光回县城都已经深更半夜,有意避开,根本不可能会被抓到他们搞社会主义分裂的羊毛。

每次弄回来的猎物,馨妍都会一分为三,他们两个家里也不少人,日子过的都紧凑,这几年城里的荤食,除了农村里上交的任务猪,荤食基本也没其他来源。可任务猪能有多少,一个村也就两头,县级上面还有市里呢,肉真的越来越艰难了。三两只野兔狍子,好歹也是荤腥,家里人多少都能吃上几口解解馋。

至于董国强和潘国明跟家里怎么解释,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馨妍也没心情去关心。馨妍自认心眼并不大,前世今生第一次被指着鼻子骂狐狸精,多新鲜的事。跟董国强和潘国明他们的关系,馨妍自认并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这个世界并没有男女大防,某种程度上来讲,男人和女人之间除了男女之间的那点事,还能有很多其他关系。

友情和同窗之谊,馨妍前世所见的异性有限,除了家中的奴仆之外,只有亲朋和儿孙,相处最久的也只有丈夫和儿子。所以他们两人,可以说是馨妍还算珍惜的友情,不论是感情还是理智,馨妍都从未往其他方面考虑过。她一直都是理智的,招婿的目的已经限制了将来找丈夫人选。不论哪个时代,上门女婿都是被人底看头。

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没有自甘上门的,所以不论是董家,还是潘家都不会允许家里儿孙坐上们女婿。正因为理智的明白不可能的事,又怎么可能做无所谓的事,破坏难得的友谊之情。潘青青和董淑珍莫名其妙的指责,在馨妍看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而且,从潘青青的言语中能知道,灌输她这种思想的人,正是董国强去当兵了的小姑姑。

馨妍对董淑珍的感觉,就像当年对大石村的孙妮儿一样,一样的自以为是,又一样的好像知晓未来一样。要说不同之处就是,孙妮儿除了对她的存在羡慕嫉妒加记恨之外,好像并没有其它跟她有关的记忆。孙妮儿对馨妍的负面情绪,也多是出于不同命运的不甘,因为两人明明一样的被丢人,却因不同的收养人家,而过着天差地别的日子。

董淑珍不同,这种明显的针对,显然不是因为今生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所能产生的。更像是一种经历过之后倾泻的转接恶意,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的通为什么并没见过几次面的人,会会不遗余力的摸黑馨妍的存在。外加潘青青那个没脑子的炮仗出头枪,会如此简单轻易的就把她给卖了除了。

董淑珍的态度影射出的事件就是,在馨妍不知道的地方,她跟董国强还有潘青青之间,一定发生了非常不愉快的事,不在乎男女之间那些你喜欢我她喜欢她的戏码,而且也间接的影响到董淑珍自身利益。也只有牵扯到自身利益,才能让一个人如此痛恨一个与自身无关紧要的人。

想到此馨妍就忍不住摇头,世上最难算计的是人心,一点点的变动,就可能撼动本来的大局势,董淑珍哪来的自信,会觉得所有事情都会按照她的意思发现?真不知道该笑她天真呢,还是该嘲笑她愚蠢。且不说究竟谁是谁非,没发生过的事情,馨妍根本不需要放在心上。但,董家亦或者潘家,除了董国强和潘国明之外,都不过是陌生人罢了。

馨妍相信爹娘也不会有这种念头,人贵在自知。董家因为家世有自己的处世之道和高傲,潘家因为身份也有自己的傲慢。可在馨妍看来,爹娘一样有着属于他们骄傲和高贵,对方看不起凤家的同时,爹娘未必把他们看的多高。否则不会这些年来,一直以平等的姿态来相处。属于爹娘的故事馨妍从不好奇,她只要知道那只是疼她宠她的爹娘就好。

爹娘甚少提及京都的事,但一个人出生生长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亲人和朋友,又怎么可能没有存在的痕迹。老话常说,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爹娘至今都甚少提出生的故乡,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生养他们的故乡。已经没有一丝让他们留恋的地方。会有如此的决绝,也应该是曾经被伤的太深了吧。

平静还算安稳的生活,馨妍十六岁这一年,正好也是爹娘六十六的寿辰,早在年后馨妍就一直在计划着,要给爹娘准备一个寿宴。虽然仍统一票制度,只是去年年底开始,政策有了变动,同董家一样停职调查的实权派,大部分都被恢复的职位。也就说明嚣张一时的红小兵头目,都已经成了过去式的被冷漠搁置。

习惯了威风凛凛嚣张生事的头目,和他们手下心思不正的人当然不死心,只是已经恢复职权,又没少受罪的实权派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在闹事。既然国家恢复了他们的职位,那就表示他们是属于国家认可的官员,而不再是人人喊打的实权派,不再同黑五类的身份一样,被被时代所□□和摒弃。

不肯老实的红小兵,就打到他们老实,俗语一朝天子一朝臣,想破坏社会主义社会的和平,都是阶级敌人。对待朋友春风化雨,对待敌人,就要让他们体验什么是严寒的冰冷。做官的心眼都不会很大,整起人来绝对让人有苦都难言,还说不出人家做的哪里不对。官场的那一套,哪是热血冲头的红小兵们随便就能玩转来的。

凤家没什么亲戚朋友,寿宴也就一家人吃个饭,至于外人,人家不提这事,凤家作为主家也不会往外说。馨妍结合当下的风情,和自己的心意,给爹娘衣服鞋子一人做了一套精致考究,穿出去也不会凸凹的媳妇,寿包寿桃东西有限,加在一起也只凑够了六十六个。在家六菜两汤,堂屋的饭桌摆了满满一桌。

白酒是没有啊,只有馨妍自己酿的三花酒,花香和酒香中和,不会太浓也不会太淡。最主要的是,这样的大喜日子,三花酒曲红霞也一样能喝几杯。十六岁的馨妍,褪去了稚嫩,不论是精致的五官,还是曲线玲珑的身姿,都散发着属于她独特的芬芳和诱惑。馨妍的美不符合这个时代的美,这个时代的人,基本都觉得银盆大脸,且白白胖胖高高壮壮才是美。

就像潘青青那一款的,白净的圆脸,外加胖乎乎有肉感的体型,生儿子的绝佳儿媳妇。这个时代的人讲究实在,白净圆润说明家里条件好,不然哪个能养出这样的女儿。而生儿子,有人才有势,儿子是一个家兴旺的根本。但就算大流如此眼观,也没法否认馨妍的美,帧静温柔如水的精致美。

凤天幸和曲红霞没少私下里感叹,幸好馨妍这几年很少出门,不然不知道多少傻小子在他们家附近逛哒呢,跟馨妍一起长大的几个臭小子,现在也越发的爱往凤家跑。要不是他们从小就爱来玩,周围的街坊都清楚这点,还不知道被传成什么流言蜚语呢。可孩子年纪大了,该避嫌的还是要避嫌。

男孩子无所谓,他们家势摆在那里,流言祸及的终归是女孩。馨妍对他们都没那意思,又一直坚持要招夫,少年小伙那点子情窦初开的心思,也就更加没可能的事了。自家孩子自家疼,凤天幸夫妻都觉得,没有比他们闺女更贴心更好的孩子了。当然更希望女儿得到最好的,女人一辈子说来说去,找一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才一辈子活的舒心。

都是看着长大的好孩子,有些事情却不是他们当事人所能决定的了,牵扯到太多家庭因素。婚姻终归要归于整个大家庭,不和谐的关系,终归受罪的都是做人媳妇的女人。凤天幸喝完馨妍敬的酒,见女儿白皙的双颊因酒精而染上的一抹粉嫩,自豪的同时却又深深叹气。越出色的女人,某种程度而言也越艰难。张了张嘴,不等凤天幸的感叹出口,大门就被砰砰砰的敲响。

看着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熟悉脾气和习惯,光是从敲门声就能判断是谁敲得门。搁下手里的酒盅,凤天幸压下心头的复杂心思,冲馨妍叹气道:

“这几个臭小子,腿挺长,这边刚吃饭那边就来蹭饭了,去开门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眼睛疼……

第45章

“来的刚刚好,凤爷爷凤奶奶,小子几个来给你们祝寿,祝你们二老长命百岁不老松,福如东海水长流。”

董国强笑嘻嘻的拱手说完,就干脆利索的跪地磕了个头。等他提着个盒子过去了,潘国明把提着用油纸包着的烤鸭,顺手递给关门回来的馨妍。屈膝跪地双手抱拳,笑笑说了吉祥祝寿词:“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富满门,祝二老心想事成诸事百顺。”

凤天幸笑呵呵的摆了摆手,冲还没念寿词的三个笑道:“行了行了,一家人坐着吃顿饭罢了,现在破四旧立新规,可不兴这些。快坐下吃饭,还好今天妍儿饭菜准备的多,不然还真不够你们这些臭小子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