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六零清平纪 > 第13节

第13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时代没有七岁不同席的观念,但被当做娃娃一样搬来搬去的,怎么都舒心不了。两个被上学的当事人都不同意,这是暂时不提,反正离暑假开学还有一个月时刻呢。傍晚一家人告辞回家,董太太收拾了一包东西,硬是要让带走。凤天幸推辞不过,只得提着布袋子一家人离开回家。董国强跟他爷爷奶奶讲了一声,硬是牵着馨妍一同回去。

两家本就不远,五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凤家,董国强不愧是熊孩子,里里外外的逛了一边,凤家小巧的院子在他看来特别有意思。凤天幸夫妇都是喜欢小孩子的人,虎头虎脑的男娃娃皮实,发泄不完的精力在凤家玩了一会,硬是要拉着馨妍去找小伙伴们玩去。馨妍有些欲哭无泪,熊孩子根本无视到底她的拒绝,这么大孩子根本没法讲理。

偏董国强跟凤天幸夫妇保证,绝对不让人起欺负馨妍后,每天只要董国强来凤家,就已经主动喊馨妍去玩。在村里没有玩到一块的小伙伴,现在来城里生活,少了眼红和不平的视线,他们都希望馨妍能有自己的小伙伴圈子。董国强也跟找到了新玩具一样,最爱把他的那堆宝物跟馨妍献宝。

弹珠,纸折的方卡,接力棍,小人书……非常有特色的东西,可惜……馨妍一个都不会玩,也没一丝兴趣。好在凤天幸夫妻开始上班,馨妍中午能摆脱熊孩子们,跟着爹爹天天去中医院,摸脉看诊拟药方,这些事情有意义多了。只是馨妍低估了熊孩子和他小伙伴的闹腾劲,家里找不到馨妍,问了原因后带着几个小伙伴去中医院找。

县城说大那是跟镇子比较,其实也就那一条主街。百货大楼跟中医院斜对而立,逮到馨妍拉着人再去百货大楼玩。特权这玩意每个时代都有,熊孩子们都是县委班子家里的孩子,董县长一家独大,下面的也就没有所谓的派别。熊孩子们属于县里的官家子弟,在供销社上班的人,哪个不是关系人际户?不然你以为皇粮是谁便谁都能吃的。

连带着馨妍也被供销社的职员和蔼对待,娘亲初到用品区也缓解了空降的排挤。虽说熊孩子们不懂这些人际,馨妍也没法当做不知道。用已经生疏哄孩子的方式,耐心对待几个小家伙玩。游戏也不在局限于幼稚,在馨妍不经意的点拨下,玩闹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常识和学文。玩和学相结合,能更好的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馨妍毕竟很成功的养大过几个孩子,就算这个年代解放了封建和等级,不讲究没奴仆,丢掉很多礼仪和繁琐的规矩,但不可否知的是,这里的孩子明显比前世所见的心智底。馨妍前世十六岁就大婚,就开始正式管理手底下的嫁妆和奴仆,夫家娘家亲戚所有的人情往礼。哪一样都能做的面面俱到。

两相比较下来,其实有所得却也有损失,但馨妍私以为,一个人出生天地间,比起无忧无虑的单纯童年,早早的学会立事,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秩序和规划。世上不缺机遇,缺的是抓住继续的心态和眼睛。总有人认为,碰壁到头破血流后自然吸取教训,那为何不去努力丰盈自身学识和眼见?要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孩子心性单纯,玩有新意又好玩的游戏,回到自家也没少说馨妍的好。且他们明显比以往懂事的表现,也没少得家里人表扬长大了,对凤家和馨妍的印象和感官都更好。人都是群落动物的,对不熟悉的人和事,都有保持写错距离,私下衡量这个人人品观和道德观。凤家一样被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中的街坊观察着。

馨妍的言行举止,在外人看来处处都是爹娘的言传身教,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衡量的标准,只是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就父母的孝道,对孩子的教养和关爱。就算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两者,但对能做到两者或者之一的人,都会由心觉得可交。无形中凤家慢慢被周围的人接受,街坊邻居不论出于什么缘由,也都对凤家释放善意。

这一直接好感表现的很快很明显,暑假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董国强和他的四个小伙伴们,就没等身后跟着慢步的长辈父母,各自挎着帆布红星书包,熟门熟路的先跑来凤家,嘻哈哈的说找馨妍去报名上学……

无语的看着爹爹娘亲笑容可掬的喊人进屋,热情的询问吃饭没。馨妍默默吃完碗里的小米粥,就见面前一只拿着个鸡蛋黑乎乎的手。抬头,董国强咧嘴冲馨妍笑,高兴道:

“妹妹这个鸡蛋给你吃吧,我奶奶早上专门给我煮的。鸡蛋可好吃了,奶奶可是说了,只要我老实去学校不哭不闹,下次太奶奶带来的好吃的全都就给我,不给小姑和小叔,到时分给你吃。”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明明都是熊孩子,馨妍也没真的坚持撇开他们疯玩。他们跟大石村的石爱国一样,脑袋聪明性格机灵又有自己的善恶意识。这样的孩子用心□□,未来不说成就一番大事业,也不会沦落为普通人。像爹爹说的那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一个国家的兴替,都是由少年开始的。

但前提是,这群熊孩子别总无视她的意愿。馨妍暂时没打算上学,不讨厌熊孩子们,却也不想所有时间都被他们给占了。在家里养菜看书,跟爹娘一起去上班,旁观爹爹诊脉看病,比跟他们一起上学,比被人当成稀罕的猴子强多了。反对,馨妍坚持反对,坚持自己年龄小去学校也是同学学习,耽误老师教书育人。

潘国明听后,抬起下巴洋洋得意道:“妹妹不用担心,我娘说了,我小姑就教一年级,我们去她班里,肯定不会有人敢欺负咱们。在说了,有我们在呢,怎么也不会看着你被同学欺负老师罚。”

话落音,门口跟上来的大人就笑着接话道:“我家明子说的对,在孩子他姑班里,一准的能好好看着几个孩子。这个保票我立了,凤大夫这下总能放心了吧。”

凤天幸夫妇赶紧请客人进屋,等都坐下才笑道:“孟母为子三迁,最后就相中了私塾做邻居,可见学校最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孩子才三岁还小……”

不等凤天幸话说完,送孙子报名的董太太接了话:“没事,听强子他爸说,省里的什么,可能城里跟育婴所一样的学校,三岁就能送去上学。有强子他们几个看着,保证没人敢欺负小乖乖。”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事要熬一个通宵……

第33章

一年级的孩子大多都在七八岁**岁左右,董国强跟潘国明同龄,另外三个小伙伴比他们略长一岁,都属于小年龄的学生。不过一年级三班里,年龄最小的是馨妍。教室里有三十五张双人木课桌,并排左右靠墙各一张双人课桌。两边留出过道,中间并排放两张桌子能坐下三四个人,馨妍跟董国强还有潘国明张志军四人,就并排坐第一排中间。

这个位置对馨妍而言,真的是一言难尽。跟老师的办公桌相对而靠,馨妍坐在正中间,左手边董国强右手边潘国明。粉笔灰尘和老师激动时的唾沫,都让馨妍隐忍着不适,不知该怎样避免是好。换位置是不可能了,她个子最矮,不是特意带了加高的凳子,馨妍趴在书桌前绝对只能看到半张脸。

可比起粉笔灰和老师的唾液也,馨妍更愿意只露半张脸,好歹能避开闻粉笔灰,少沾一点唾液沫。只是一年级刚送进学校念书的小孩子,跟猛然被绑绳的小牛一样,犟着角的上倔劲,不是哭就是闹,更甚甚至有胆子特别小的孩子,咬着嘴唇脸颊憋的通红,边哽咽的直打嗝,边用衣袖擦鼻涕眼泪。

城里的孩子并没比村里的孩子干净多少,至少馨妍接触过的小孩子当中,还真的只有董国强和他的小伙伴衣服多几件,每天都干干净净,不会鼻涕邋遢,更不会用衣袖当受怕往脸上糊。不得不承认的是,馨妍真的被一群邋遢孩子给隔应的够呛,连着一个多星期都没什么吃饭的胃口,小脸瘦了一小圈显得眼睛更大更明亮,扑闪着水润的大眼睛看人,很少有人不会想掐一把。

馨妍蔫蔫的趴在桌子上,非常安静的看着班里的学生,要是要是有可能她根本不想来学校。馨妍后悔了,学校教书育人,可她真的受不了这么多的熊孩子。前世馨妍入学,都是家族中特意延请的先生,一起入学的都是族里的姐妹们。或许会有言语上小冲突,最多彼此隐晦嘲讽两句,但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董国强跟比他最少大三岁的孩子动手打架。

年龄差摆在那里,董国强怎么可能打的过对方。小伙伴们这时候的作用提现出来了,五人一同群殴,又没有功夫护身,一个人就是有三头六臂,群殴之下也只能等着挨揍。架打完结了恨,班主任老师才在其他学生的通报下,慢悠悠的珊珊来迟。潘国明的小姑姑三十岁左右。一头齐耳的短发,园面脸眼皮略显三角眼。

馨妍没见过潘家明的爹爹,不过从他姑姑的面相上能看出,兄妹就算长的不一样,也会有几分相似之处。还好潘家明长相随了他娘更多些。潘老师进了教室,板着脸用教鞭用力的在讲桌上敲了几下。随着两桌的震动飞腾起来的灰尘,馨妍反射性的低头皱眉。潘老师理也没理抹着眼泪的挨揍同学胡刚,笑咪咪的和蔼询问董国强道:

“董国强和潘国明你们两个说说,好好的为什么打架。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想着学习就罢了,以大欺小是万万不被容许的。”

馨妍抬眼扫了扫偏颇意味明显的老师,打架顾然有错,只是小孩子大家的理由多数都是幼稚可笑的。都是孩子随便批评两句就能平息的事,如此一掺和平端的复杂化起来。如果牵扯到双方家庭,董家不用说了,就是潘家粮站站长,也是手握实权的管。这个年代粮站工作,可是最好工作之一。

董国强不能董这些事,但有脾气的熊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打架就打架反正五个打一个,没吃亏还占了不少便宜。就算吃亏了,也没想过找大人出头,他们一群小伙伴就能摆平的事。也因董国强如此心性,就算一直支持跟馨妍发挥熊孩子本性,馨妍也不曾真正厌烦他,只是不喜欢被当做玩具一样的不在罢了。

能在相对优渥的家庭环境下,没被宠坏还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的孩子,都不会是一个惹人厌烦好孩子。比如这次大家,说白了其实也真没什么,一群孩子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人性格皮实过头,想当老大一样的存在,那么就要让班级里的人服他。这个服是不是心服口服没关系,关键是一定要嘴服,当然敢怒不敢言也是一样的。

胡刚已经九岁,是班级里年龄比较大的那一类,大的想压年龄小的学生一头,可小的几个明显都是霸王惯了的主,哪个肯低人一头。所以甭管年纪大的年纪小的,就开始打了起来。刨除人多势众这一点,董国强他们还是都很满意自己的英勇表现。得意的昂着下巴看了眼胡刚,董国强非常有气势的挥手,根本不在意老师明显偏颇。

“没事,我们都闹着玩呢,那哪里是打架,我们明明就是比试呢。现在他输了,就得认我们当老大。”

胡刚抹着眼泪,委屈的憋着想哭的**,明明都是他们以多欺少。可这话他也不敢说,不说他先以大准备欺小,一旁的老师就让他怕的慌。这年头老师打人可疼了,班级里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潘老师没少用小荆条打手心屁股。所以,只能认下董国强的说法。

事情如此发展,董老师显然也没法继续追问下去,只让他们回去坐好,就开始上课了。小学就语数两门功课,语文天天aoe数学一二三,这些东西爹娘还在村里住时,就笼统的教过馨妍。看着不少孩子都在为2+3=几这个算数愁的挠头,就忍不住感叹这些孩子真是晚开窍的让人啼笑皆非。

往日对这个世界学校的向往,也在被无视了意愿报名入学后,也兴趣全无。她对这个世界的人文风貌和史诗好奇也很有兴趣,只是对校园这个地方不太敏感。小学生太闹腾,初中生年龄大了后也不见得就能平静。男女混班年少爱慕,家庭条件不同吃穿用度的不同,都会引来不少的是非。

校园里或许还有不少好玩的趣事,只是不论是趣事,还是学校里能得到的同窗之谊,馨妍对略显接受不能。前世一世的形成的社会主管,和一辈子习惯了的规则,都不是一时半会所能改变的。女人的活动范围,不再仅限于男人的后院,可以走出去同男人一样承担世界的重任。可这个世界哪里有绝对的,远的不说,就说大石村里的赵菊花,她够泼辣够厉害,可男人孙老大死后,不一样又找了个男人过日子。

女人的地位是提高了,可女人仍旧是需要有男人依靠。馨妍前世今生都只是一个围着娘家婆家儿孙转的小女人,没有对权势和金钱的过多野心和欲念,能做到的也只是让夫君儿子不为家庭琐事费心。这一世也一样,安居乐业爹娘平安康健,自由舒心的日子。她从来没渴望过大富大贵,安然知足珍惜眼前的幸福,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秉性不会随着时光而改变的。

学校说起来离凤家也没多远,在县城主街后面的大巷子里,从凤家走着去学校,也就七八分钟的路程。又有董国强这几个能摸清楚县城路角街巷的熊孩子在,上学放学都结伴,凤天幸夫妇也放心。跟往常一样,被蹦蹦跳跳的董国强他们送到凤家,等馨妍从帆布书包里拿出钥匙,董国强开了门锁,几人跟着一起进屋抬了桌子在堂屋门口,搬了分别坐下掏书包,写着字嘴巴都不忘说话。

不要问什么不回自家写作业,凤天幸除了固定的休息日,天都要早上七点上班,晚上要八点才能下班,曲红霞也差不多上下班时间。就是不忙闲着说闲话,也不能提前离岗。凤家没大人在,没人啰嗦个没完没了,也没有兄姐或者弟弟妹妹们捣乱,边写作业边玩,写完作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还没人打扰。

就是凤家有大人在,他们也不会觉得拘束,凤天幸夫妇都是好性子,不爱对小孩说教。凤家已然成了他们的聚集地。馨妍从最开始的不适,慢慢只能试着去习惯。先去堂屋给他们到了开水瓶里的热茶,等作业写完开水也冷凉了刚好可以。这个时候家家都没什么零食,不是凤家刚来县城俩月不到,没有那个能力弄到票。

院里补种的黄瓜和番茄倒是都吃,照例挑了三根黄瓜,菜厨子里拿了两个渡熟的西红柿,洗干净后用刀切开摆放整齐端到桌子上,也不在费口舌让他们去洗手,也坐下从书包里拿出笔和本子,先把今天的拼音字母写完,在写数学的1+3-2=2的简单数学题。馨妍从上学后就用左手写字,右手写字就是在刻意,也不像刚学写字的小孩,身体和思维的本能反应,不是伪装能成功的。

就算是左手写字,也比几个熊孩子写的上了不少,董国强跟潘国明都勾着脑袋看馨妍没一会功夫写完语文作业,都苦哈哈的皱着脸,握笔的右手都用力小心翼翼的写,力图能让自己的字写的不在像鬼画符。熊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比自己小写字比自己还好看,这是绝对不能装怂的。

等馨妍写完数学作业,几个不肯认怂的熊孩子,嬉皮笑脸的抢走馨妍的数学作业本,一嘴的借鉴借鉴,馨妍就不是惯孩子坏毛病的人。板着脸要回作业本,收拾整齐书包送回自己房间里,出来时从房间里拿出一串串好的高粱竿,高粱竿剪成长短一样的食指长,穿起来用来计数要方便很多,尤其是对初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十以内的加减法比数手指好用。

等都把作业写完收拾好书包,馨妍送走了几人,总算舒了口气踩着凳子把门栓住。去厨房在陶罐里先煮了番薯,杂粮窝窝等会再蒸也不迟。凤天幸夫妇都有工作,凤天幸每月除了五十六块钱的工资外,还有三十多斤的口粮,生活用票也有。曲红霞工资没那么高,每月只有三十八块钱,但因为在百货大楼上班,私底下借着处理残次品,生活用品基本除了用还有余。

就快八月十五中秋节,凤天幸这几天就想着有空闲回一趟大石村,交通不方便只从进城办事的黄成嘴里听到过消息,大石村没有迁村,跟刘家村合并成一个生产队,石长春跟刘家村支书一样担任队长,大石村是生产一队,刘家村是二队的。两个村子都守着原本的地,按照指示就成,跟以往的日子没什么两样。

唯一不一样的就是,石长春强硬的给三个儿子都分了家,。分好家之后,特意问过三个儿子和村里其他人家,结果除了石三家的石爱国不怕苦愿意来往镇上念书外,村里人和石大石二都不愿意花钱有耽搁干活挣公分,不愿意儿子到镇上上学。树大分支是正常是,早分家也免去儿孙多了,儿子儿媳间不可避免的矛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