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升官发财死后宫 > 第46节

第4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怪事,陆学廉的女儿,行事作风倒与他分毫不像。”

陆栖鸾不敢再说话,皇帝便转而拍起了小公主背,小公主伏在他膝上哭泣。

“你哭什么?又是三儿惹着你了?”

“我刚刚去看母妃了……父皇,母妃为什么那么偏爱儿子?她为什么不疼我,为什么一点都不愿意给我?是不是像父皇说的那样,不疼我是用心良苦?”

皇帝半阖的眼底笼上一层阴郁之色,淡淡道:“朕是用心良苦,她是愚昧至极。”

“父皇……他走了,是不是以后就没人护着我了?”

陆栖鸾跪在亭外,细细倾听着,本以为皇帝至少会说一声还有他护着女儿,然而——

“是的,以后没有人护着你了。你兄长走了,以后,父皇也会走,你会受欺负、会受朝臣非议,或者被送到很远的地方和亲……”

不是也许,是会。

“……父皇?”殷菡云不可置信地抬头看着他。

“不必怕,只不过因果轮回罢了。你兄长是个不负责任的储君,十多年未灭的少年心性,怎么磨也磨不掉,他那时与父皇说,除了做一国之尊,他去何处都能立足时,我便知此子留不住了。菡云,你和他不同,你还会怕……会怕失去权势的庇佑。”

失去权势,她什么都不是。

公主怔然半晌,道:“我该怎么办?”

皇帝默然,片刻后,起身道:“你便改名吧,菡萏与浮云皆是转瞬即逝,这二字不要了,改名为殷函,赐字玺心。朕知道这对女儿过于苛刻了,可生在皇家,今后……你要学着像个男儿一样活着。”

“……”

陆栖鸾听得难过,又听皇帝忽然唤了她的名字。

“你是枭卫的司阶是吗?”

“臣枭卫府司阶陆栖鸾。”

“辛苦你了,听赵玄圭言,你与此案上主谋,臬阳公世子曾有过故情?”

“臣惭愧。”

皇帝望着亭外渐收的雨幕,道:“眼下你是第一个知道太子被废的朝臣,朕也一样给你两个选择。一是留在朝中,朕把菡云交给你,你做她的女师,二……若你与那臬阳公世子还有情,朕便允你辞官卸任,还会为你二人赐婚,算是给你一点补偿。”

陆栖鸾愕然道:“陛下,可他有罪……”

皇帝摇头笑了笑,道:“到底是年轻,看什么都是非黑即白……你当知,便是朕,也不是一碗清水。臬阳公家教严苛,教出来的人,即便玩弄权术,也不会坏得太过。左右不过换个立场,对女人而言,没什么不好决断的。”

毫无疑问,聂言是会娶她的,女人想要的东西他都会给,美满的婚姻,令人羡慕的家世。

所有人都不会苛责她,这是女人的软弱,甚至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屈服是一种识大体的美德。

但与此同时,他主谋的这起劫狱,那些死掉的人,会永远埋没于尘埃中。

——我已见过你所有的黑暗面,还怎能昧着良心沐于天光之下?

“如何?”皇帝的话语淡淡的,似乎抱着某种莫名的期许。

陆栖鸾僵硬的脊背终于折了下来,额头触地,冰冷的石砖让她沸腾的脑海前所未有地清明,在皇帝渐渐浮出满意的目光下,沉声道——

“臣陆栖鸾,愿为朝廷效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四卷 南岭大寇

第51章 宋小姐的同人本

“陆大人这回又没嫁出去。”

京中茶余饭后的笑料又更新了, 都在传刑部陆大人家的陆小姐……不,现在大家都在叫小陆大人,婚事波折多, 每次相上的郎君, 都叫她给逮进去了。

百姓们传来传去就图个乐子,想那高门千金也有这般烦恼, 嬉笑之余, 谁都没有对她那不正常的升官速度不满。

偶有人不满, 这才二十不到的小姑娘, 都升到五品官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女人怎么能做到这么高的官。

其他人笑嘻嘻地说,人家为国牺牲了姻缘,还不给人升个官儿安慰一下,你这人简直毫无人性。

百姓们看热闹, 便有聪明的文人瞄中了商机, 各种以小陆大人为原型的本子悄然上了各大书斋的书架。一传十十传百,主人公些些越发走了形, 不过小半个月,小陆大人的身世便从遂州乡下来的姑娘变成了菩萨点化过的狐女转世, 哪个人面兽心的贼人见了都一眼荡魂不能自已, 进而乖乖认罪。

不过老陆大人疼闺女, 请巡城衙门的人喝过茶之后,这些本子还没热火起来便销声匿迹了。

朝臣们不关心这些,他们关心的终究是废储之事, 战战兢兢地等许久,年纪大些的老大人们都快扛不住时,东宫里便发了丧。

不是废太子,而是发了丧。

满朝支持太子的臣子们都快疯了,太子废了,他们活动活动可以再立回来,直接发了丧是个什么意思?!

宫里一片静寂,连个装哭的都没有,次日便宣了旨,说太子少年时喜江湖证武,昨夜旧伤复发,一命呜呼去也。

皇帝称病不朝,左相一党还没开始奏请立新太子,便先见到枭卫先从宫里拖出了一车车的尸体,一个不留,都是他们派去扎在东宫里的钉子,顿时一个个吓得都不敢做声了。

国丧做了半个月,枭卫也杀人杀了半个月,待两边都平静下来后,皇帝终于上朝,也没理大臣们旁敲侧击立三皇子为储的奏折,反而颁布了两道莫名其妙的旨意。

第一道旨意,是说过几年公主要择一邻国和亲,但不知道哪国较为合适,今天起跟着垂帘旁听,鸿胪寺每天要把外交的折子递一份给公主过目,好教她和亲后继续为国效力。

大臣们听得莫名其妙,圣旨上说的像是那么回事,但听来听去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第二份旨意让所有大臣们都惊了。

“征东沧侯义子谢端回京袭爵,授中书令右丞相,拜太子少师。”

新太子还未礼便先封太子少师还在其次,东沧侯义子谢端这个人名一出,满朝皆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