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姝谋 > 第503章 皇后的反击

第503章 皇后的反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后宫中,一片哀嚎。

消息传到咸福宫的时候,皇后满眼的不可置信。

她绝对不相信,今日早上才见过君恒,再回来禀报人就居然不在了,怎么可能?

内侍把前面送过来的证据一一打开,皇后颤抖着手看完。一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咸福宫的主殿里,皇后脚下不稳,倒在地上哭成了泪人。

身边的嬷嬷都劝说不住,皇后哭了一会,丝毫不顾及形象,挣扎着就要从地上爬起来。

“本宫要出宫,本宫要去见见皇儿,本宫不相信,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咸福宫的宫人哪里拦得住,发生了这种事,皇帝也没有说皇后不许出宫,便只能听从安排,派了轿撵过来。

皇后连收拾都没有,出了宫径直奔往恒王府。

此时,恒王府。

恒王的尸身已经运了回来。内务府来指挥着入殓,下人们听从安排,挂上了白幡。

皇后一下马车,见着这入目满眼的白色,一下忍不住哭出声来。

她什么都没有说,她不敢相信君恒已经不在了。

身后的嬷嬷扶着皇后进了恒王府。

恒王府的下人见着皇后来,都恭恭敬敬的跪下,脸上露出悲伤的神色。

管家引着一路到了灵堂,灵堂中放着一具棺椁,下人们低着头一言不发,皇后泪如雨下。

她颤颤巍巍的走向棺椁,一看到里面躺着的人,皇后不可置信的摇头,

“不不不,我的皇儿,不不……”

皇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全,目光死死的盯着前面,随即晕了下去。

恒王府乱做一团。

消息传到御书房的时候,皇帝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后让内务府送了些药材去恒王府给皇后,以此表达对皇后和恒王的看重,二是以此维护皇家的脸面。

还有第三点,是方便皇后做什么。

恒王府,当皇后醒来,已经过了午时了。

当听到宫中来了旨意,说她在恒王府住上几日也无妨的时候,皇后冷笑出声。

她好好的儿子就这么没了,杀人凶手却还在王府里逍遥,这点小恩小惠就想打发了她,她只觉得可笑至极。

听到里间的动静,外面有人说话:

“皇后娘娘醒了吗?”

皇后一听声音,是自家大哥季典,赶忙请人进来。

随后,季典进了屋。

对上皇后的泪眼,季典叹了一气:“恒王的事,我们都听说了,节哀。”

皇后听着这话,一见到娘家人,又是痛哭一番。

哭了好一会儿,才收拾了情绪。

她目光定定地看着季典:

“大哥,是君策杀了恒儿,我们要为恒儿报仇。”

季典听着这话,别开了眼。

他脸上虽然气愤,但到底有一丝犹疑。

今日的事,他都听说了,皇帝把君晟关入了刑部,而把君策关在府里闭门思过,这摆明了就是要保君策一命。

季家已经风雨飘摇,实在是不宜和皇家对上。

主要是君恒已死,若君恒还活着,无论如何季家都要出手。

但君恒已经不在了,活着的人就要为活着的人打算。

皇后看见自家大哥脸上的犹豫,不由得心凉了半截。

她忍住心痛,说道:

“大哥以为,恒儿出事,季家便能保得太平吗?

恒儿都不在了,季家又算得了什么,大哥以为什么都不做,季家便能置身事外吗?”

季典听着这话,有些面色发白。

“妹妹你也别急,事已如此,我们定会想办法,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并不是我们想如何便如何的。”

皇后看季典一副敷衍的态度,痛心疾首。

“大哥信不信?他敢对恒儿这般明目张胆的动手。季家不出半年,定会举族倾覆。

皇后这话吓到了季典,他依旧没有表态,但也知道事情严重,点了点头,

“此事我一定会告知父亲,让父亲定夺。”

季典不好再聊下去,起身告辞。

皇后闭上眼睛,等人走后,才睁开,面色悲痛,眼中全是痛恨。

身边的嬷嬷担忧道,“皇后娘娘可得仔细着自己的身子。”

皇后:“恒儿都没有了,本宫怎么仔细都没用。

需要恒儿和本宫的时候,妹妹侄儿叫的亲近,如今恒儿出事,他们却想做缩头乌龟。

季家早就和恒儿绑定在一起,岂是他们说想脱离便可以脱离的。

嬷嬷不敢应答,只得回道:

“老爷还是心疼娘娘的。”

皇后没有接话,叫来了宫女。

挣扎着起来写了几封信,封了封,让宫女由侍卫护着送了出去。

现在君策被关着,她要做什么也没有人盯着,但是保险起见,还是不肯掉以轻心。

季家享受了他们母子那么多年的好处,如今在事上却想着退缩,她绝对不让。

逼也要逼着他们去。

这仇,他们想报要报,不想报也要报。

斗倒了君策,季家还有一线生机,君策若安然无恙,季家,必死无疑。

做完这些,皇后让人把皇帝送过来的证据,还有大理寺京兆尹的查探记录都看了一遍。

每一样证据都指向君策,她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放过君策,但是她不能。

她看着证据上的那把匕首,和那张沾着鲜血的帕子。悲从中来,一时又泪如雨下。

这张帕子是从君策身上搜出来的,看上面的痕迹,应该是折了袖子,不让袖口沾染血迹。

这上面的血,是君恒的。

皇后抱着帕子痛哭起来。

君恒死的消息,让朝堂炸开了锅,到处都是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

次日的早朝上。

有一半的大臣都在弹劾君策,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从证据上来看,君策嫌疑最大。

有不少人都提议让陶致远彻查此案,必须要个水落石出才是,而不该听信策王的一人之言一面之词,便为案件定了性。

还有另外一半的人,却都在保君策,其中有一部分是明确的策王无罪论。

还有一部分人,是附和的。

有些干脆直接推翻了证据,还有些找各种角度证明策王是被陷害的。

一桩人证物证俱在的命案,死的还是一国皇子,硬生生的成了悬案。

大理寺的查探也陷入了僵局,因为所有的证据都已经查出来了,再多的查无可查。

君策听着这个消息,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这件事很快便能被压下,等他这一回出去,其他的事情也就不足挂齿。

他信心满满,筹谋着以后的事,首先是把李清云和君晟有勾结的事告知皇帝,局面越乱,他才好浑水摸鱼。

而皇后,听到朝堂大部分人保君策,几乎疯魔。

又过了一日,朝堂上开始弹劾君策过往的一些罪证。

从结党营私到罔顾法治包庇陷害……

桩桩有理有据,一件一件,无数宗罪,朝廷掀起轩然大波。

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了许多人,但是案件中却没有严明。

这不是皇后给那些君策一党的人的机会,而是皇后给他们明晃晃的威胁。

若是他们再敢为君策说话,她就有证据让他们不能说话。

皇后十分清楚,自己要斗的是君策,这些小喽啰,以后有的是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