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704节

第70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解决办法之一,修路!

修路队是洪承畴重点的保护对象之一,这些修路的专家,会负责根据当地的地理情况,选择从何处开始修建。

就算要修上五年、十年,也必须修出一条直抵大明国内的官道。

这条官道一旦修成,将是利国千秋的大业!

解决办法之二,汉化!

但凡是明军占领的区域,都会立即修建富有大明特色的官府衙门,让当地的人一抬头就能看见大明的旗帜在他们头顶飘扬!

十二万明军,一个人也不回来,全部屯驻在安南境内,用于维护地方秩序。

维持秩序,主要是为了预防因为下一条政策可能给安南造成的激反,因为朱由校要让安南本土的文化消失!

此后,安南不允许再使用他们自己的文字、货币、语言等等,统一都要用大明的。

不会?有官府的人耐心教你。

不想学,也行,把你儿子送到官办的学堂让他学。

不想学,你还骂人?

那对不起了,你得死!

至于说教习汉语的老师,这个简直太简单了,国内那些生员、士子精神充沛得很。

当年支教西南的政策不是很成功吗,这次依样画葫芦来一个支教安南。

有功名在身,来安南支教五年的,回去优先给安排国内官职的缺,想留在安南的,更是可以优先安排支教所在地的官职。

运气好先来的,没准能直接做个安南省的县丞!

把这群人弄出去,也省得他们老是想要遥执朝政,在国内抨击时政了,倒也给朱由校省事!

这种任务,朱由校只有交给老谋深算的洪承畴才放心,所以,老洪还得出去几年。

第九百七十五章:盯上了东南亚

“这个洪承畴…”

几个月后,朱由校坐在西暖阁,将手中的奏疏扔到御案上,笑道:“这个洪承畴,在和朕要钱要人呢。”

王承恩有些害怕,道:“爷,洪大人也许是真的困难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王承恩, 在心中稍微记起魏忠贤。

自己方才的话,若是魏忠贤在身旁,一定就会直接明白,然后私下里办得明明白白。

王承恩能在历史上陪着朱由检上吊殉国,足以证明他对皇家的忠心耿耿,但他的能力,还不足以去完全信任。

这就是老魏的能耐, 姜还是老的辣啊……

朱由校叹了口气,在心里彻底放下了让王承恩去提督东厂的想法,解释说道:“朕没有怪罪洪承畴的意思,朕是在说,这个洪承畴的意思,朕明白。”

“他不缺钱,缺人,但却人钱都要,这是为了让朕放心。”

王承恩一愣,心里知道自己坏了事,但他也不能再说什么了,那只会显得矫情。有些时候在皇帝面前一句话说错,就是天壤之别。

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

朱由校深呼出口气,一字一句的说道:

“传旨,洪承畴收复安南有功,加柱国,封为安南总督, 暂领安南一切军政事宜。”

“安南现有领土, 全部划分为大明之安南行省, 置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划入后军都督府管辖。”

“户部拨款一千五百万两,用于安南各地三司衙门及地方官府的兴建、运作。”

“以阳武候薛廉为定南将军,加太子太保,领兵六万前往安南,负责安南全省的新卫、所军务。”

“以韩爌为安南巡抚,挂兵部侍郎衔,与薛廉同行,负责安南全省之文政事宜。”

说完这些,朱由校特意嘱咐道:“告诉薛廉、韩爌,要与洪承畴挑起安南的担子,昔日王化贞督抚不合导致的后果,要牢记于心!”

王承恩连忙说道:“回皇爷,奴婢全都记下了。”

“下去吧。”

......

这天,朱由校负手站在西暖阁内,看着挂在墙上的东南亚地图,陷入了沉思。

朱由校老是觉得, 自己才三十多岁就达到了如此之高的成就, 不为后世做点什么, 就太可惜了。

做点什么呢?

自然是开疆拓土, 建立世界霸权,给后世打下基础!

但是朱由校随即又叹了口气,略显寂寥的坐回到龙椅上,霸权不是那么好建立的。

世界霸权,也就是想想,能建立一个远东地区的霸权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因为现在的大明,也就本土还比较稳定,马尼拉太远了,那边的人还动不动就暴乱,必须得有一支分舰队待着才能压得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