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684节

第684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水师属正规战斗编制,漕军则是用来护卫内陆漕运,相当于各地水师的备用兵员。

工部在天启九年元日大朝会上奏称,全国上下,现有漕军十二万八千人,漕船一万有余。

重整水师,首要自然是选择主力战船和辅助战船。

重新设置的龙江、长乐造船厂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理现在还剩下的两处造船厂的海船资料。

永乐一朝,龙江船厂专造远洋战船,而长乐船厂则是辅助其制造用作海运的遮洋船。

不过自嘉靖一朝裁撤至今,大量海船资料都已经丢失,经过近一月的整理,只能找到当年极少的一部分。

现在能找到当年龙江和长乐船厂的图纸不多,有大黄船、小黄船、四百料战座船、二百料战船、一百五十料战船、一百料战船、三板船、浮桥船、四百料巡座船、二百料印巡船、二百料巡沙船、九江式哨船、安庆式哨船、轻浅利便船、金水河渔船、后湖一号楼船、后湖二号楼船、后湖平船、抽分座船、快船、蜈蚣船以及四桅海船和两头船等。

这还仅仅只是当年永乐一朝所造船种时极少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的名称和制造方法,现在都已经彻底消失。

由此可见,大明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不造海船了。

龙江和长乐两处海船船厂,其中以龙江船厂旧址的规模更大,根本不亚于现在全国最大的造船厂清江督造船厂。

尤为重要的是,有一个叫宋安的造船匠居然在龙江船厂的总厂附近,找到了永乐一朝遗留下来宝船厂的地址。

朱由校立刻派东厂去进行战略性保护,经过东厂十几天的探查,发现这个宝船厂的规模竟然相当的大!

第九百四十六章:寻找海图

“这里就是从前的宝船厂?”

锦衣卫都指挥使许显纯走在荒凉的岸边,脸上多少有些唏嘘之色。

他的身后也跟随一批锦衣校尉,只不过这一批人之中,只有他才是有资格穿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的。

闻言,那名叫做宋安的造船匠十分笃定道:“卑职再三确认过,当年用于制造三宝太监下西洋所用宝船就是在此。”

“没想到啊,如此规模的一个船厂,如今竟也荒废了…”许显纯往前走了几步,便再没有任何继续探索的心思了。

“走吧,我们回去。”

他刚说完,忽然想到什么,驻足向一旁道:“宋匠师,听说宝船当年的图纸被刘大夏给烧了?”

许显纯忽然想到,所谓郑和宝船厂,最珍贵的自然是早就遗失的大型宝船海图。

要是能把这个海图找回去献给陛下,可见是大功一件。

宋安闻言,想想说道:“掌使大人,刘大夏烧海图,这些都是传言,未经证实,到底烧没烧,现在也是众说纷纭。”

“只不过自那时候起,海图的的确确未曾再见过了。”

“嗯,原来是这样。”

许显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隐隐觉得有内情,也知道不是那么好找,转而将宝船厂的消息回禀给了宫中。

对于宝船,朱由校实际上也没说是太想要追求这个东西。

毕竟已经是二百来年前的产物了,就算现在花费大代价造出来,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宝船并不是和西方战列舰那样的战舰,这玩意儿从造出来那时候起就不是用于作战的,现在搞出来当运输船也属实没必要。

不过朱由校还是觉得,能找到海图造一艘最好。

郑和宝船毕竟看起来是又高又大,只要能拿到海图,经过军器司的改良,造一艘出来当象征性的旗舰倒也威风。

海战时,对方看见大明水师有这样一艘高大入楼的巨型战船,还没开打就要胆寒几分。

想到这里,朱由校说道:“叫工部尚书冯铨和兵部尚书王洽到西暖阁,朕有话要问他们。”

小阉赶紧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冯铨和王洽两名大臣纷纷赶来,第一件事便是大呼面圣。

朱由校对此早就见怪不怪,摆手示意他们坐下,开门见山的问道:“今日叫二位爱卿来,是想问问当年刘大夏烧毁郑和海图一事。”

两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怎么忽然之间,皇帝又对海图感兴趣了。

不过现在他们也猜得到为什么皇帝单单把他们两人叫过来了,当年郑和海图原存工部,而去找海图的是兵部。

这两件事,来问他们显然是问对人了。

王洽说道:“陛下,宪宗时我兵部遍寻工部而不得海图,据我兵部文册记载,当时在工部搜寻了数天数夜,最终不了了之。”

“也就是说,这海图到底是不是如传闻那般被烧毁了,至今也没个定论?”朱由校蹙眉道。

“回陛下,正是如此。”王洽说完,工部尚书冯铨便道:“臣觉得,刘大夏应该不会烧毁海图。”

“何以见得?”朱由校立即问。

冯铨说道:“我工部也有文册,臣觉得,西洋海图乃国之重器,刘大夏应该是没那个胆子去烧。”

“会不会,是被他藏起来了?”

朱由校一愣,也是突然间想到这个可能性!

要是真烧了郑和带回来的西洋海图,刘大夏怎么可能在历史上如鱼得水,一路高升?

要知道,历史上的成化可不是一个昏庸之主,在朱由校看来,这位低调皇帝甚至比鞑清鼓吹的千古一帝乾隆要强得多了。

刘大夏要是真烧了海图,成化怎么可能不办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