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682节

第682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东至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的广柔土地,要想形成稳固而有效的统治,所需的何止是数百万军队和百姓。

就算这些难题全都解决了,可是奴儿干都司会给大明带来什么?

奴儿干都司土地虽然广柔,但是资源却稀缺得可怜,大部分都是荒地,唯一有些用处的,只有大量貂皮和野山参、鹿茸。

这些东西,寻常百姓用不起,用来贸易,也没哪个国家会非常需要。

乾纲独断也好,独断专行也罢,总而言之,在朱由校拍板之后,这奴儿干都司是又算收回来了。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怎么管?

经过这么些年的战乱,还有建州蛮夷的荼毒祸害,就算是辽东一带,也变得人烟稀少、百废待兴,更别提遥远的奴儿干都司北部了。

辽军一路向上,兵锋所向,无论当地土著还是逃逸的伪金人员,全都畏惧臣服,倒旗易帜。

然而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现在的奴儿干都司,除了给朱由校带来一个所谓“恢复大一统”的成就以外,几乎是只能起到拖累大明的地步。

针对奴儿干都司的问题,朱由校已经思索了几个昼夜,最后觉得,还是要花费大力气,在当地形成稳固而有效的统治。

这是着眼于长期,奴儿干都司这个地方,朱由校觉得如果自己不去收回来,今后也就这样了。

在自己之后,很难有人花费力气与管这个地方。

如此大的领土,就这样白白便宜了毛子,朱由校不甘心,而且也要为日后我国的版图考虑不是?

“忠贤哪,你说说,奴儿干都司这个地方,要怎么去管?”朱由校背着手,缓缓走回御座边上,喝了一口宫娥刚倒上的温茶,说道:

“朕忽然觉得,是不是朕错了,就不该收回来?”

魏忠贤立刻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说道:“爷,那帮大臣,个个都是看着自己个儿的利益。”

“您却是为了咱大明的万世之后考虑,他们目光短浅,自然看不出来。”

听这话,朱由校来兴趣了,笑着问道:“你知道?”

魏忠贤谄媚道:“其实也好解决,如今国内灾荒严重,土地颗粒无收,即便朝廷也手济不过来。”

“倒不如让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迁徙往奴儿干都司的北部,在那里开垦荒地,由朝廷租赁农具。”

“人多了,慢慢也就繁荣起来了。”

这就是朱由校喜欢和魏忠贤说话的原因,大臣们或为了名声,或为了各自利益,往往是选择顶撞圣颜。

可他却不会,他说的,永远是自己想听的。

“是啊,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朱由校叹了口气,也是颇有些无奈。

如果没有现在即将突破一亿人口大关这个前提,朱由校还真不敢随便接奴儿干都司这个烂摊子。

至于说军队,更好处理了,从内地调呗,然后再招,在满足地方需要之前,兵员质量可以先缓一缓,活人还能叫尿憋死。

管理的方法嘛,倒是可以学一学后世的鞑清,在奴儿干都司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管理地方。

规划暂时也有现成的,裁撤以前那四百来个卫所就够用了。

反正现在的政策说破大天只有一个,仗不能白打,人不能白死,既然奴儿干都司已经收复了,那在这广袤的土地上,说了算的就只能有一个。

强制推行改土归流,不仅是奴儿干都司,西南诸省也要一同进行,现在没有外部的威胁,已经可以大展拳脚了!

不服的就打他们到服,还想自己世袭,学土司那一套的,直接给他们灭了,然后全部落人丁打散发派全国。

现在,朱由校手里拿着刀,自然也要提前准备,让后世之君也是拿刀的人。

第九百四十三章:发展海军

既然说大明此后要参与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如今这个大航海时代下,势必就要大力发展水师。

在天启九年元日后,朱由校开始重视大明水师的战斗力。

在元日举行的大朝会中,做出了一个对未来影响较大的改动。

内阁决定将每年一千万两投入到军器司的费用削减三百万两,这三百万两本该用作研究火器的军费,全都被拨给了各地水师。

这还只是第一年,在第二年,应该还会增加水师的军费。

大明对水师的重视,很快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注意,但他们只能看着,毕竟现在朱由校手里的大明,不缺钱。

话说回来,大明水师已经多年未曾经过较大的变动。

在仁宣之后,水师便再没得到过任何皇帝的青睐,就算是在天启一朝的头十年,朱由校也因为应付边疆的战事而没有顾得上。

在这十年里,大明的水师只有过两次重大的变动。

其一,天启二年,朱由校启用了袁可立作为登莱巡抚,并且每年拨给登莱水师二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任其自由发展。

其二,扩编福建水师,以应对逐渐恶化的沿海形势。但是主要对手也不是西方的舰队,而是那些经常骚扰大明海疆的海寇。

除此以外,接下来的数年里,大明水师没有任何变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