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672节

第672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正因为我想要将大金延续下去,让父汗的事业不至于彻底湮灭,我才要回来,带着你们离开!”

多尔衮一口气说了如此多的话,每一句都是铿锵有力,字字句句的打在布木布泰身上、心里。

哲哲深深看了一眼多尔衮,她从今年才刚二十岁的多尔衮身上看到了当年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的天命汗。

看见多尔衮回来,被皇太极遗忘在后宫里的爱新觉罗家的女人们,才是重新找到了主心骨。

哲哲下了一个思虑很久的决定,她说道:“天聪汗已死于萨尔浒,大金不可一日无主,当立新汗!”

“多尔衮为天命汗最喜爱之十四子,少而聪颖,勇武不输巴图鲁,当为新汗。”说着,她环视诸人,冷淡问道:

“你们以为呢?”

多尔衮也是从未想过这件事,他连忙推辞。

“大福晋,这怎么好,我多尔衮不过是败军之将,又无军功,若为大汗,恐怕人心不服。”

哲哲雍容地坐在旁侧,拍了拍多尔衮的腿,将他拉到虎皮的汗位上,说道:“现在只有你是大汗的直系子弟,就算效仿明代宗皇帝,也当为新汗。”

“大金正处在灭国的边缘,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短短几句话之间,多尔衮的心性却是发生了天差地别的改变。

大汗之位,那皇太极弑杀自己亲母阿巴亥,逼其殉葬,为的就是这个位子,此刻离自己近在咫尺,怎能不心动。

多尔衮眼眸微动,他的微表情,早已被布木布泰看在眼里。

大玉儿冷冷一笑:“多尔衮,我本以为你是这天下的真英雄,没想却也是庸俗凡子一个!”

多尔衮望向布木布泰,他对她的感情,十分复杂。

耐不住众人的请求,或者说多尔衮原本也就对这个位子垂涎三尺,无论怎么样,现在的金国,没有比扶他继位更好凝聚人心的办法了。

多尔衮站起来说道:“承蒙诸位福晋,王公贝勒信任,我多尔衮在此立誓,必带领建州躲过明军截杀,顺利北迁!”

“至于日后之事,便等北迁寻一处稳定居所,找寻天聪汗消息,由他带领我们再杀回去,报仇雪耻!”

随后,他转头望向哲哲,深情道:“大福晋,此后一切有我。”

后边的话,自然是托词。

多尔衮亲眼所见,熊廷弼已将杀母仇人皇太极的首级传首辽东,只要能逃出去,一切便是他的。

虽然,现在的金国所剩下的东西不多。

第九百二十七章:踏平赫图阿拉

对整个女真来说,天启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这天夜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熊廷弼自萨尔浒决战后,只下达过两道督师檄令。

第一道:将皇太极传首辽东,随后封验,送入京师呈给天启皇帝。

第二道:倾巢而出,收复失地。

明军发动了二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反攻,士气如虹,杀得昔日以勇力为名的八旗兵个个抱头鼠窜,一泻千里。

金国境内,处处都有田庄的汉人揭竿而起,反抗女真的压迫统治。

十余万明军兵分数路,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高歌猛进,毛文龙的东江军也从朝鲜登陆,以势如破竹的姿态一路北上。

赫图阿拉尚且夜深人静,但是多尔衮的眼眸十分忧虑,他知道,明军距此不远了。

他已经能感受到脚下的石砖在因战马奔腾而微微跳动,听见更远处炮火天,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

等待有时,多尔衮见哲哲从此前皇太极与她的屋子回来,与风卷残云般席卷金银珠宝的众多福晋不同,她只拿着一个小包袱。

不用想,这是与皇太极多年的见证。

哲哲说道:“大玉儿还在屋里…”见多尔衮拔腿便走,叹息又道:“她不愿走,要与老寨共存亡。”

“她说,离了赫图阿拉,大金便再也不是原来的大金了。”

多尔衮脚步顿在屋檐下,看着静谧的宫苑,仰望清冷的明月,全然明白心爱的大玉儿的想法。

冷风徐徐,哲哲一哆嗦,“天越发冷了。”

“炮声也更近了。”多尔衮最后望了一眼屋内,便决然离开,说道:“我们走吧。”

约莫收拾了两个时辰不到,多尔衮便带着余下不多的八旗兵,护着爱新觉罗最后的宗亲们自赫图阿拉城内的贯穿大路上驾马疾驰离开。

眼见爱新觉罗家的人都逃难去了,城中旗人们更连最后一丝侥幸也不剩下,纷纷裹挟着包袱,扔下手头的一切,跟随向北。

......

然而,高歌猛进的明军没有给他们更多撤离的时间。

多尔衮离开后不到半个时辰,远处烟尘滚滚,天空上陡然出现近千颗霰弹,散落成弹丸,呼啸落在赫图阿拉城内。

“砰砰砰砰——”

数千颗弹丸落在城内,好似下了一场陨石雨,将各处的金军工事全都击毁成碎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