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623节

第62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箱子被一个个打开,卫所兵的面孔顿时被吸引住了。

王自用看得愣了,马守应甚至不经意间口水流了一地,勇卫营抬上来的,正是一箱箱的崭新盔甲!

除了盔甲以外,还有锃光瓦亮的铁盔,银光闪闪的佩刀,给火枪手使用的遂发年枪。

这还没完,又是十几个大箱子被抬上来。

这些箱子里,是发给卫所军过冬的新制鸳鸯战袄,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厚,并且增加了铁片,以提供防御力。

“分发下去,朕的兵,不能穿的跟叫花子一样!”朱由校淡淡一笑,大手一挥。

过了约莫大半个时辰,盔甲和刀枪全部分发完毕。

由于新的西安卫所军队是地方官军,所以并没有九边和勇卫营一样全员铁甲的豪华配置。

一名普通卫所兵,在陕西给配的作战甲胄是北方棉甲,过冬所用是新式鸳鸯战袄。

至于兵器,每人会下发一把改良后的腰刀以及新式的长枪。

这些东西,都是在平常不过的标配,但是放在卫所军的眼里,简直就像是家传的宝贝。

王自用抚摸着手上锃亮的腰刀,如获至宝,喃喃道:

“老天爷,老子还从没见过如此锋利的腰刀!”

“还有这盔甲,成新成新的,就给我了?”

第八百五十三章:固原奇案

世人常被情绪左右,即便明知后果,但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会有人在心中将这一点点的生机无限放大,铤而走险。

天启七年六月,陕西新政正式在地方施行的一个半月以后,固原城内火光冲天,军械库轰的一声,被夷为平地。

明初,朱元璋将元朝的开城路(州级)降为开城县,永乐一朝,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练边军带甲数十万备御边防,万国来朝。

及英宗正统年间,历土木堡之变,国力中衰,在北方边境地区全面转入守势,疆域内缩,形势渐趋紧张。

瓦剌也先、蒙古插汉、察哈尔等部经常打着元帝国旗号南下,沿清水河袭攻陕西,苦掠中原。

为更好防备边疆,正统以后,历朝皇帝先后在北方边境设置了九个重镇,号称“九边“,其兵亦号“边军”,以全国精锐著称。

固原,为“九边“重镇之一。

天启二年,经西南大捷、辽东大捷,北方边疆逐形势转好。

庭议增“九边”兵三十万,每岁给饷五百万,以应对北部沙皇俄国及当时愈发壮大的察哈尔林丹汗部,还有虎视眈眈的关外建州女真。

固原作为九边重镇之一,增边兵三万,其中一万二千常驻于固原城内,持续至今。

自从西土默特被灭,察哈尔部被迫北迁,固原由于镇守接近中原,一直都比较安定,甲仗充足,仓秉丰盈。

然而在今日,固原城内的军械库在黑夜时突然间燃气冲天大火,边军将士虽然及时救火,并且疏散民众,军械库依然爆炸。

是时,火光冲天,亮如白昼。

红城堡为固原镇最北便辖区,是漠南进入陕西的长城防御要地。

现任固原总兵郭钦承祖廕,初为诸生,后投笔从戎,应武举召为固原游击,以战功,历官固原北路参将、陕西分守协总兵。

万历四十七年,于红城堡抵御蒙古插汉部小王子寇边有功,斩首三百级,名声大噪,进固原总兵官。

天启三年,郭钦率领固原军一万余人出关参与辽东大战,隶属蓟辽督师朱燮元帐下。

战时,郭钦率领固原军由北侧进军,遭遇建州八贝勒之一的勒尔图,混战取胜,并斩其首。

战后回京参加叙功大典,郭钦遂以二等战功加封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少保。

近日他正前往此处视察,因而逃过一劫。

听说城内生变,郭钦只带了三名亲兵,星夜飞奔,此时尚距固原城有数里之隔,依然能见到天那一头的火光。

郭钦手上不停,马鞭不断扬起又落下。

“快!”

“快!!”

不多时,一行人自南安定门驰入城中,街上已经是满目疮痍,在军械库周边,大部房屋已经坍塌,百姓们惊魂未定的站在街上,哭喊一片。

就连城南,许多房屋也是摇摇欲坠,几道黑烟滚滚腾起,自郭钦提镇固原以来,还从没出现过这种乱子。

再往前去,来到元帅府门前,眼前一幕,更令郭钦震惊。

整个元帅府都被夷为平地,尚有冲天的火光在熊熊燃烧,他翻身下马,不顾亲兵劝阻,一直跑到一片废墟之上。

“人呢?”

“这里的人呢?!”

郭钦站在这片熟悉的废墟上,发了疯似的喊着。

这时候,一名留守城中固原军千总见到大帅回来,踉跄跑来,话中带着哭腔,“大帅!夫人和公子,都被埋在下面了!”

“军械库也被埋了,我带着弟兄们拼了命的用手挖,可还是挖不快,大帅,卑职无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