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616节

第616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尹宽脸上的笑容很灿烂,“洪老弟在陕西都司的位置上坐了这么些年,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大伙都知道。”

“陛下要查,那就放开手脚让他去查,真要是查出了什么莫须有罪名,我也一定会朝中上疏明言的。”

“话不投机半句多,告辞!”李正听出来对方根本没有配合之意,简言之,尹宽怂了。

他转身走了几步,见无人挽留,转身道:“都指挥好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您能坐多久。”

“这就不劳烦你们关心了。”尹宽已经是皮笑肉不笑。

......

山西的都司卫所文官武将们,几乎没有几个愿意趟这趟浑水的,原因他们自己心里明白,刀把子握在谁的手里。

山西的卫所改革已经接近尾声,皇帝的威望在山西已经相当高,但凡是个当兵的,就没有不听朝廷号令的。

在这样的地方,能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可是湖广、山东、陕西、河南四省的都司就不一样了,朝廷在这些省份的改革非常有限。

这四省,只有山东和陕西经过初步的改革,湖广和河南,基本上和历史的情况一样发展到现在。

朱由校继位到现在,既没有插手,也没有多问。

原因自然是湖广、云南地处腹地,官军战斗力在北方五省最弱,而且距朝廷中枢又远。

尽管朱由校个人在军队中的威望已经相当高,但是毕竟天高皇帝远,所以官军的归属感也不怎么样。

先行改革没什么必要,朱由校只是象征性免除了这些省份的三饷加派及苛捐杂税。

这些地方的官军,并未受到盔甲军械更新换代的福利,饷银补发了一些,但是考虑到会被贪污大部分,也没发太多。

简言之,湖广和河南两省,在朱由校执政的前八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山东和陕西的存在感也不如山西和畿辅。

陕西都司都指挥使李洪的办法,就是联合其余反对朝廷整顿卫所的都司都指挥使逼宫。

其余北方四省的都司都指挥使,还有江南四个都司的都指挥使,都在这次的奏疏中署名。

奏疏中的内容很简单,卫所乃是洪武皇帝定下的祖制,不可更改,更不可以剥夺卫所文官、武将在地方上的权利。

如果朝廷不立即停止清查卫所军屯及历年军饷这些政策,署名的八省都司都指挥使将集体请辞。

一同请辞的,还有一大批的朝廷文官及地方官吏。

这一消息传出,更是震动了整个大明官场。

如此多的地方要员集体辞职,这很显然会对整个朝廷在地方上的统治造成极大撼动。

自万历四十七年朱由校继位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一个政策,遭受到全国范围文武的集体抵制。

这种波动不亚于一次官场大地震,就连陕西白莲教、江南复社,也都开始上街大肆宣扬,一时间有复起的兆头。

第八百四十三章:畿辅稳固

紫禁城内廷,御花园。

太液池前后,凉亭下,后妃们正在此处一边观赏景色,一边举行宴席,这是再平凡不过的一次皇家宴席。

只是,这次的宴席缺了最重要的一个人。

陕西饥民造反,攻破县衙,天启皇帝御驾当地,叛乱倒是平定了,可这风浪却是比之前更大了。

听说,皇帝到白水城内的当天,不仅造反的饥民首领王二被处死,白水知县孙以智和师爷方洲也被分别夷平三族、诛杀九族。

之所以会有这么严重的处理,不只是县令孙以智、师爷方洲二人催逼百姓,更是因为他们瞒着朝廷,在地方上乱收课税。

要知道,早在七年前改元天启的时候,当今皇帝便已经大赦天下,并且取消了三饷加派,还有地方上并不合法的苛捐杂税。

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更是声声叫好。

可是过去这么多年了,白水县却依旧如前朝万历时一样,课税照收,日夜催逼,官府动用私权,丝毫不给百姓活路。

天启皇帝如此处置,实际上并没有激起什么反对的意见,毕竟,如果就以孙、方两家被诛这样算了,那倒还算是个好结果。

怕的就是有人反对,引起皇帝怀疑,当时地方上的文官武将们,还是指望着皇帝能平乱以后就回宫。

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处置了孙以智、方洲和王二三人以后,天启皇帝紧跟着就做了一件令陕西官员冷汗直冒的大事。

在陕西当了多年巡抚的乔应甲被革去官身,打了八十大板!

这种板子,京里打得不少,打廷臣、打太监、打宫娥,顶多打上三十、五十的,从没有打过八十板这样的事情。

就是武宗要去江南那次,当庭打死了十一位大臣,也没有说谁能挺到八十板再死的。

八十板,还不得把人给打死了?

后妃们都没敢直接聊这件事,许是陛下就想把那个乔应甲打死呢?许是乔应甲罪大恶极,贪赃枉法呢?

好嘛,乔应甲的事算是了了,更多的事却又来了。

紧跟着巡抚,也就是陕西的文政二把手,布政使崔治也被打入督办司大狱治罪,而崔治在下狱以前咬出的那口,彻底搅乱了陕西的官场。

陕西都司的都指挥使李洪被弹劾有侵吞军饷、侵占卫所军屯,以卫所军户为自家佃农等多项罪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