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512节

第512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阿克巴在位时期,将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扩张了三倍,临终前更是挥军征服德干,在伊斯兰发展史上与波斯的阿巴斯大帝、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齐名。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被公认以“大帝”之名的杰出统治者。

继任者贾汗吉尔,是莫卧儿帝国的第四代皇帝,也就是如今被冠以“世界征服者”之名的莫卧儿皇帝。

贾汗吉尔,被后世认为是莫卧儿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文治武功什么的,朱由校对这家伙所知不多,只是在后世看过一个阿三电影,讲的是贾汗吉尔的多情史。

至于眼下阿三的国力,朱由校虽然持怀疑态度,但也不会过分轻敌。

要知道,现在距离阿克巴在陪都阿格拉去世,也才二十一年光景,现在的莫卧儿帝国,依旧统治着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阿克巴大帝的能耐,朱由校还是清楚的,起码比后世自诩为“千古一帝”的清朝康熙皇帝,要强得多。

莫卧儿能派人来,是连朱由校也没想到的。

至于莫卧儿使臣迪尔库沙,在这种场合如此不遵礼法,与周围安南、东吁、阿瑜陀耶、马拉三邦等小国的使臣,显得格格不入,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在他的眼中,莫卧儿该是与大明同等级的帝国,同为远东霸主一般的存在。

他的身份,自然也不是这些小国臣子所能比的。

朱由校看过来,问道:“你在笑些什么?”

莫卧儿的外交语言是波斯语,在大明宫廷,目前还没有这种人才,但是很巧,神圣罗马帝国的传教士汤若望,也会波斯语。

基本上每次外交场合,朱由校都要把汤若望带在身边,因为这家伙会的外语实在是太多了。

汤若望很快用流利的波斯语翻译过去,迪尔库沙的脸上出现不解,随即说了一堆鸟语。

汤若望翻译道:“陛下,他是在说李氏朝鲜只是小国,不值得大明这样动心思。”

朱由校闻言,侧目看了这位莫卧儿使臣一眼。

莫卧儿不是来朝贡的,是来砸场子的。

第六百九十四章:你真敢出这个门?

“不值得?”

朱由校轻轻一笑,说道:

“那朕来告诉你什么是值得,朝鲜李氏,是大明最忠诚的番国,国号是太祖皇帝御赐,寓意‘朝日鲜明’。”

“朕不仅要帮助朝鲜稳定国政,还要帮他们修路铺桥。”

“这次签订贸易协定,大明会继续恪守祖宗之法,对于朝鲜,不加征任何赋税。”

“说的够不够清楚?”

朱由校说完,看了一眼汤若望。

后者心中惊讶于大明与朝鲜之间的情谊,将原话原封不动地翻译过去,听到这些的迪尔库沙也很是吃惊。

“没想到大明这么大的帝国,居然还会对这种番邦小国如此照顾,在这一点,我大莫卧儿不如大明。”

听了他说的,朱由校神色缓和许多,道:

“大明自古便是这天下间的天朝,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对待真正忠诚的番邦,一向是礼敬有之。”

迪尔库沙说道:“我明白陛下的意思,这次来,也是代表大莫卧儿的皇帝,向大明皇帝纳贡。”

“纳贡?”一旁,魏忠贤笑了:

“莫卧儿在万历一朝,来大明纳贡六次,却实无称臣之名。”说着,他转头过来,毕恭毕敬地道:

“爷,我看这莫卧儿,是在贪图大明厚赠的礼金。”

的确,大明对待来纳贡之国的规矩,是从永乐年间定下的,说白了一句话,无论对方送了些什么,都要千倍、百倍的送回去。

这样做,就是为了显示身为宗主国的大方。

还不仅如此,各个国家使臣来大明京师的往返路费、日常开销,以及居住场所,也都是由大明提供。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无论什么样的国家,都乐意来大明朝贡,因为你沿途是不花钱的,送的东西,也都能得到价值多出数倍的回赠。

而且你来的人越多,大明那边的花销也就越多,可自己得到的却也是越多,就像一场免费的豪华旅行团。

这种拼团游,不来白不来。

对于他们来说,朝贡是一码事,称不称臣,这又是另外一码事。

我来朝贡了,你大明可以把我当做是你的藩国,可在自己国内甚至是国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有力依据的。

自万历十五年后,大明在亚洲地位仍在,可是朝贡体系却已经趋于崩溃,朝廷的财政已经破产,根本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回赠了。

至于眼前的莫卧儿使团,更是来蹭吃蹭喝的常客。

据说在万历一朝,莫卧儿使团不请自来“朝贡”了六次,每一次都是几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而且人数还越来越多。

如今这天启六年,朱由校邀请周边各番邦朝贡,着意重建大明在亚洲的朝贡体系,这个莫卧儿又是不请自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