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428节

第428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毕竟除了一后三妃以外,还有一大堆秀女和嫔妾在守活寡。

朱由校刚即位那会儿,皇宫里都是千疮百孔,连自己安危都顾不上,哪还有心思老想着怼炮。

听了刘太妃的话,也是觉得实在对不住那位姑娘。

王氏从全国秀女中脱颖而出,这么优秀,就为了当自己老婆,而自己却让人家在后宫给自己守了五年的活寡。

要是多了,也就算了,偏偏只留下一个,让人家在后宫待着多尴尬,多无地自容。

没说的,朱由校立即给刘太妃回复,说是已经记下这事儿,这个月肯定去宠幸良妃。

收到这个回复,毕竟君无戏言,刘太妃也就不再催了。

一直到三月,皇宫内外都没什么大事,各地的百姓和官员们也是按部就班,自己做自己的事。

直到某一天,山西总督办司的一份密奏,将整个朝廷的注意力都牵扯到了山西。

第五百七十八章:晋商祸国

“进来吧。”

朱由校坐在养心殿上,几个内阁大学士也都被叫来,殿外还是万籁俱寂,灯火暗弱的凌晨。

说实话,这么早从温暖的坤宁宫被窝里起来,朱由校脑袋有点疼,心情也很差。

身处高位多年,早学会了隐藏情感,所以看起来还是一副淡淡的样子,让人捉摸不透。

至于魏广微在内的几名内阁大学士,早起理政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根本没什么感觉。

话说回来,有明一代的官员们,几乎都起床很早。

据说皇子出阁读书时,后世早晨五点左右就要郎朗有声,到了这天启一朝,朱由校觉得实在是不人性,就给朱慈燃放宽了时限。

起码要让自己儿子睡个舒服的好觉,再起来读书不是。

皇帝的声音稍显疲惫,门外恭候了半个多时辰的锦衣卫千户田尔耕闻言,有些忐忑的走了进去。

“陛下,太原总督办司有事启奏。”他说道。

太原总督办司,是整个山西的总督办。

原本设立督办司,只是因为督促收缴运河关税,后来则发展成了一地一置的锦衣卫机构。

各省省府设立总督办司,总督办之下,各州、府、县又有分督办司,一体由京师北镇抚司辖制。

督办司设立以后,主要任务是理清各种地方的苛捐杂税,防止地方官员、藩王胡乱收税。

除此以外,督办司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朝廷处理地方官员遇到急务,往往由皇帝下旨北镇抚司,再由北镇抚司通知当地督办司,这样能做到上通下达。

如米脂知县晏子宾的事,就是朱由校下令许显纯,由督办司经手,在半月内解决了后患。

当然,如果朝廷有什么新的政令下达,督办司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推行政令的急先锋。

当年廷议增收运河关税,就曾导致苏州、杭州等地的督办司被商人蛊惑百姓砸毁。

很多人都以为,砸了督办司衙门,就能阻止朝廷政令的传播,实际上他们错了。

督办司,不过是朱由校身为皇帝,更好掌控地方的一个手段而已,这样的手段,还有更多。

所以听了田尔耕的话,朱由校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山西的事,就是自己这个皇帝一手策划。

说起来还是河套一战虽然获胜,但是军费损失太大,已经对朝廷运转造成影响,所以要把养的猪宰了,做一个资金周转。

这些“猪”,正是晋商。

之前解决了范家,但是三年下来,晋商们依然铤而走险,大发国难财,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宰了好处大大的有。

这次朱由校打算一步到位,彻底解决遗患百年的晋商乱国之事,随即眼色示意继续。

田尔耕见了上头眼色,诺诺禀道:

“回陛下,太原总督办司经察,发现晋商有通敌卖国之嫌,还请陛下明断。”

当这份奏疏被交到朱由校手里时,内阁的阁老们也都各自对视一眼,心中想着皇帝玩这一出的意思。

在场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尽管朱由校表现得再意外,他们也不会完全相信了。

君臣之间,如同官官之列,没有完全的信任。

如果一个皇帝表现出什么态度,连身边的肱骨之臣也会完全相信,甚至没有丝毫的猜测和疑问。

那么毫无疑问,这个皇帝很失败。

在这一点上,朱由校留给这些朝廷重臣的感觉便是典型的伴君如伴虎,你永远猜不到这位皇帝看似高兴的心中,是不是波涛汹涌。

好比这件山西总督办的急奏,一般的官员不会多想,可在内阁的这些老家伙们,心思却十分缜密。

这会不会是老早之前皇帝的安排?

天启五年的内阁,不比万历四十七年,这时候进来的,都有自己的本事。

对于官商一事,个人心中早就明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