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381节

第381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加上王保克扣军饷,抢夺民财,疏忽治军,蓟州军的军纪开始日益败坏,对他心底的愤恨也就越来越深。

相隔一年,蓟州已经不足以再作为出关精锐而作战,这也是朱由校所不知情的。

毕竟,天下事太多,总不能什么事都盯着。

“什么时候了?”

王保骑在马上,用手指挡了挡甚大的太阳,向家丁问话。

家丁回道:“大帅,七月十九了。”

王保闻讯一惊,想起孙传庭的军规,下意识道:

“这是孙传庭檄令会师的日期吧,我们到何地了,进入大同境内了吗?”

家丁回道:“是大同境内,刚到蔚州,此处距镇城尚有百里,想要抵达,至少还需数日。”

王保一愣,随后将心一横。

“传令,命部队在蔚州扎营,剿剿匪!”

反正也已经晚了,现在去也是受罚,想来逾期不至的应该不是自己一家,这军规多半是说说而已。

就算自己一家,那孙传庭又敢对自己做什么?

自己可是九边蓟州镇的总兵大帅,当今天下,只有天启皇帝对自己有生杀大权,他孙传庭虽然有尚方宝剑,可又算哪一根葱。

至于说剿匪,那是王保灵机一动,想的口实罢了。

蔚州是大同副总兵徐寿辉的辖地,贼匪早已被清剿干净,至于说是剿匪,那是王保动了歪脑筋。

当夜,蔚州境内。

焦山脚下,正有数缕炊烟腾起,却是当地百姓到了埋锅做饭之时,一家正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饭食。

“快跑!”

“官兵杀人了!”

“官兵居然杀人了!!”

外面忽然传进了邻居们惊恐的喊叫,男人一脸纳闷,拿着刚吃两口的饭碗来到门前,看见了他此生难忘的场景。

本应该保护他们的官军,正从山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这批官军一看就不是本地官军,进山以后,逢人便杀,见人就砍,加上蓟州早已换了新式的衣甲,百姓们根本抵挡不住,只能一个个倒在逃跑的路上。

很快,焦山下就血流成河。

王保骑着马,挎着染血的长刀,望着脚下的几百颗人头,冷冷一笑:

“割了首级,拿到镇城向督师报功!”

“到时候就说,这蔚州一带,匪寇甚多,因而耽搁了行程,这才逾期不至,想那孙传庭也不会多说什么。”

第五百一十五章:杀良充功

大同镇城外,官军大营中,正是旌旗飘扬,十数万将要出关作战的精锐兵马汇聚于此。

所说现在没有敌袭的风险,孙传庭依旧采用最谨慎的方法扎营,就是为了给这些骄横跋扈的将帅们一个态度。

颁布军规以后,官军之中风闻四起。

有说孙传庭仗着天启皇帝信任就滥用职权的,也有说孙传庭实在是没事找事,拿着鸡毛当令箭的。

不过孙传庭毕竟不是空头督师,手底下军纪严明的五千秦军,还是令他说出的话很快有些令人信服。

各营的操训也恢复如常,起码现在来看,影响是好的。

尽管心中不满,但这些人精将帅们,还是没有几个人敢于挑战受皇帝平台召见,御赐尚方宝剑之后的孙督师。

现在不是崇祯年间,督师手中的职权还是很大的。

随着期限日益邻近,通州三卫、密云、保定、真定等地的兵马俱都如期而至,这片大营也就热闹起来。

可是有一支兵马却是姗姗来迟,正是九边重镇之一的蓟州镇,蓟州镇的总兵不是什么将门,上一任的总兵王威是个从小兵做起的普通人。

其弟王保,也是跟随王威一路过来,受其兄的荫福,顺风顺水做到了副总兵,王威在辽东战死以后,王保很快晋升为总兵官。

兵部也是考虑到王保为王威之弟,以他继续统领蓟州兵马会很能服众,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新帅到任的不必要麻烦。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崭新的王氏将门很快就会在蓟州出现。

蓟州毕竟是九边重镇之一,九边的九个大帅在大明军界地位都很高,就连一般的地方督抚都不会没事找事去管他们。

很多人都觉得,看来新上任的蓟州总兵官王保,是要替他们会一会孙传庭这个新上任的督师了。

“期限已过了五日,怎么还不见蓟州兵马的影子?”

“不知道,王大帅会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

“拉倒吧,你还不知道蓟州的消息?我有个亲戚今年去蓟州当兵,四个月就逃回来了。”

其余几人分别来自密云和宣府,闻言都显得十分吃惊,赶紧聚在一起八卦,将各自听到的消息说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