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258节

第258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移宫大案后,朱由校借助东林党的权势登临大位,粉碎了后宫政变,改元天启,便就开启了他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治国之路。

三年的时间里,朱由校在内忧外患之中,看着努尔哈赤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一点点做大,看着熊廷弼在辽东艰难支撑。

他体会到了万历皇帝生前的无助,但他不打算就这样一直看着。

终有一日,萨尔浒的失败,要让他打回来!

朱由校在稳固内政,争取改革的时候,努尔哈赤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将范文程的策略继续贯彻到底。

努尔哈赤尽管本人非常不愿意,但还是采纳了范文程攻心之策。

他先后送回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及福余卫首领宰塞,表示支持布占泰继续为乌拉部首领,又娶其妹为妻。

靠着这一手,努尔哈赤降服了乌拉部。

但福余卫的宰塞是个变数,放回去之前,话说的比乌拉部还好听,回去以后立马变脸,斩杀了努尔哈赤的和亲使者。

要不是范文程拦着,这一战努尔哈赤三年前就打了。

其后,努尔哈赤又以暗中联络明朝为由出兵哈达部,擒杀其首领猛格孛罗,彻底兼并其部。

哈达部自此不复存在,哈达氏要么被杀,要么辗转流落关内。

同年,努尔哈赤开始继续蚕食蒙古诸部,并且和嫩江流域的蒙古大部科尔沁联姻。

他重用范文程、宁完我等汉臣,采用蒙古文字,让他们为女真语配上字母,以此来让蒙古人心甘情愿的为其卖命。

对努尔哈赤的这些举动,朱由校一直都只是看着,并没有去真正的管什么,实际上也确实管不了。

直到努尔哈赤出兵福余卫,才是引起了朱由校的重视。

很明显,努尔哈赤在出兵福余卫以前做足了准备,哈达部的覆灭,嫩江流域科尔沁等部向建州的彻底靠拢,这都是他的底牌。

至于朱由校,也是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亲征西南,平定内乱,纵容阉党血洗东林,稳固了朝政,才敢去力保福余卫。

福余卫不是察哈尔这种大部,可他们占据的地理位置却是兵家必争,若失去了福余卫土地,辽东形势将更加艰难。

甚至于,建奴可以如崇祯年间那样没事入寇抢掠一波了,这种后果,朱由校承担不起。

......

此时的库伦部,已经在科尔沁五部联军的打击下兵败,部众四散,就连土地也不剩下一处。

科尔沁五部盟主奥巴,曾随父参与叶赫九部攻建州之战,但现在,他是努尔哈赤的铁杆盟友。

这也是这三年来,努尔哈赤所谓“远交近攻”的结果。

奥巴心里明白,现在的大明朝已经完全不是后金对手,努尔哈赤统一漠南蒙古是迟早之事。

大明未来可能只存有汉地,以外土地,都将归为后金。

归附大金,是他最正确的决定。

库伦部本就在九部攻建州之战中首领被杀,后来更是被努尔哈赤强行吞并土地,早就一蹶不振。

虽然库伦部仍比一般归附福余卫的小部实力要强,可相比于嫩江流域的大部科尔沁来说,不过是个小孩子。

攻灭库伦部微不足道的抵抗后,奥巴兼并了库伦部的驻牧地,纵容部下奸淫杀掠。

五部联军以库伦部昔日的所在为营,安置重兵,掳福余卫的蒙古人为奴,将库伦部女人分发部众,积蓄钱粮,意图一举击败前方唯一有实力的宰塞。

目前为止,科尔沁五部联军在福余卫的战事顺风顺水,鲜有遭遇过什么太大的抵抗。

就连海西女真库伦部,也被他们轻而易举的击溃。

哈剌温山,一条不知名江边,一批穿着皮甲的蒙古人,约莫近百人,正于此处饮马。

格尔巴,昔日海西女真九大部之一库伦部的首领诺颜翰之骄子,如今的库伦部首领“恩赫巴雅尔”。

此刻的他,空有恩赫巴雅尔之名,却一副狼狈模样的坐在江边石块上,用小刀一下下削着木枝,默然不语。

其余逃出生天的库伦部女真人,亦都士气低落,他们都知道,库伦部昔日海西九大部之一的荣光,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

格尔巴与豪格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也知道,库伦部能有昔日荣光,完全是因为明廷扶持海西的政策。

在他心中,从来没有与明廷作对的心思。

可他不明白,一直强大到他需要仰望的大明朝,怎么能在萨尔浒之战败于建州?

若说海西九大部联合依旧败于建州,格尔巴尚觉得情有可原,那么萨尔浒之战明廷的失败,他就完全不懂了。

无论怎么想,那一战明廷都不可能输啊,要是没输,现在的库伦部不会沦落至此,自己依旧是骄傲的恩赫巴雅尔。

可是他输了,连他的主子大明也只能自保,现在的库伦部连科尔沁五部联军都打不赢,更别谈去找努尔哈赤的麻烦了。

曾几何时,库伦部可是连科尔沁都不放在眼里的啊…

格尔巴率领部众拒战不敌科尔沁,被一路追至此处,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还有自己的妻子,尽都不知去向。

怕是现在,已经为科尔沁人所掳,做了他们的奴隶。

和他一样,在此处的这近百部众,他们的妻子儿女一样不知去向,每个人心中都十分担心。

可他们知道,哈剌温山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庇护,出去这里,他们自身难保,又何谈去报仇,找回家人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