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第253节

第253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可是朱由校看着阶下的徐文爵,怎么看都不像是刚死了亲爹亲娘的人。

就连这眼睛周围,也不像是真正伤心过该有的样子。

朱由校打量他半晌,总觉得徐文爵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但也没有直接问,点头说道:

“如此最好。”

“由你们这些勋贵继续帮朕管着金陵、江北的兵权诸卫所,朕也能放心,只是江南大营的事…”

听见皇帝同意了,徐文爵更加高兴,忙抱拳道:

“臣愿为陛下效死,接替父亲,为陛下统领江南大营第三营!”

语落,就连黄得功都望向徐文爵,大大的脑门子画着大大的问号,小公爷刚死了亲爹亲娘,不是应该守孝吗.

“这么心急?”

朱由校笑着问道。

徐文爵没察觉出什么异样,但也是边哭边道:

“陛下,近几日臣常于家痛哭,心如刀割,可是陛下即将北归,南京诸勋贵中除我徐氏外,又没人能统领第三营。”

他犹豫片刻,方才说道:

“臣可以先领第三营,择期再为父母守孝!”

听到这些,朱由校仍旧含笑望着他,只是现在这副笑容中,已是透出了些许异样。

第三百三十三章:南京定制

徐文爵!

这个历史上在南京掌握大权却毫无作为的勋贵之首,第一个出去投降鞑清,怎么就把他给忘了。

朱由校微微起身,目光如电,冲他说道:

“爱卿如此关心国事,朕心甚慰,既然如此,江南大营的第三营就交给你带了,给朕带出一支强军来!”

徐文爵大喜过望,忙垂首自证:

“陛下放心,臣定竭尽全力,带领勋贵为大明镇守江南!”

这次下来,裁革南京六部各院,节省以后的每年开支,这只是一个原因,南京的南直隶,虽然已经分为江北省和金陵省,却也包括了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

到了眼下的天启年间,传说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还不知道,可下来一趟,这里经济发达、贸易繁华,朱由校却是看在眼里。

中原各地,连年的灾荒天启二年还只是开始。

从这天启三年开始,未来的二十几年里,只会愈演愈烈,除了推广番薯种植外,朝廷赖以赈灾、重建的钱袋子、米袋子,还在以金陵为主的南方。

明初设两京,定都北京,以御北元,以南京为留都,控扼江南钱粮,这是朱棣根本上的设想。

从这层意义上讲,在明朝,北京是政治中心,南京是经济中心,所谓的“两京一十三省”,两京是必须排在最前面的。

要想解决戚金所说的问题,这非常简单,裁革六部各院是一回事,南直隶分省是一回事。

要不要取消南直隶的政治地位,这是另外一回事。

金陵设为行在,取消留都地位,到现在也就才一个多月,如果想改回去,这完全来得及。

至于说朝令夕改,朱由校倒是不在乎这个,什么能最大化拿到利益,什么自然就是好的。

要是在乎这个,干脆就不要改革了,墨守成规等死算了。

朱由校嗯了一声,目光转向其他人,淡淡道:

“二位卿家所说,朕思虑再三,深以为然。”

“这样,朕采纳你们的意见,再将金陵设为留都,以后你们可称金陵,也可称南京。”

“其二,恢复金陵省、江北省的南直隶地位,但是六部各院之裁撤,必得执行贯彻。”

“这样一来,两地卫所仍属京卫亲军建制,归五军都督府统辖,兵部职权过重的问题,自然消除。”

“其三,金陵省、江北省的布政使司等有司一体同余省官制,都要保留,但朕打算新在金陵设一个参赞机务院。”

话音落地,百官议论纷纷,王在晋道:

“敢问陛下,这参赞机务院,可是和从前南京参赞机务官及协同守备官的职权相同吗?”

说完,众人全都将目光投射过来,十分好奇。

如果是这样,参赞机务院的排头官员职权就要盖过金陵巡抚和江北巡抚,总领两地军政大权。

这等职权,相当于一省之总督与巡抚的集合,用封疆大吏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这相当于鲜少有过的三地总督,五省督师了。

而且也有个问题,各地总督甚至督师,都只是有事才设,事罢即撤,从不是个常设的官职。

如这次督七镇总兵出关的朱燮元,就只是临时做的督师,到哪里就能管哪里的军政。

一旦战事完毕,朱燮元要么晋升到它地为官,要么直接入京为官,不可能继续做督师。

因为这种东西的职权,在地方上已经相当于“皇帝”了,对一般的文官武将都有先斩后奏之权,就连巡抚这等要职,也有遇事先罢再奏之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